一种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39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农业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其包括:驱动装置、放线装置、控制装置、手动主轴锁紧装置、支撑装置和落蔓磁粉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变速箱、传动链条和主轴,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一侧通过所述传动链条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安装所述放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小绕线器、吊杆、落蔓绳、吊蔓钩、传动轮、固定杆和配重、大绕线器,所述主轴上固定安装所述大绕线器、小绕线器。该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不仅能够自动进行落蔓、自动控制落蔓的下落距离,而且能够实现在配重作用下驱动电机耗能最小的功能,节省人力和能源消耗,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器械
,具体为一种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温室作物生长过程中,藤蔓类作物需要定期落蔓来增长生产周期,增加作物产量,一般温室藤蔓类作物每年需十多次落蔓。目前,现有的落蔓装置比较简易,不仅不能实现作物的整体落蔓,而且也不方便对落蔓高度进行精确控制。因此,温室种植户仍主要以人工落蔓方式为主,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落蔓控制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不仅能够自动进行落蔓、自动控制落蔓的下落距离,而且能够实现在配重作用下驱动电机耗能最小的功能,节省人力和能源消耗,方便实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其包括:驱动装置、放线装置、控制装置、手动主轴锁紧装置、支撑装置和落蔓磁粉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变速箱、传动链条和主轴,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一侧通过所述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安装所述放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小绕线器、吊杆、落蔓绳、吊蔓钩、传动轮、固定杆和配重、大绕线器,所述主轴上固定安装所述小绕线器、大绕线器,所述小绕线器连接所述落蔓绳,所述落蔓绳穿过所述传动轮和吊蔓钩,所述吊蔓钩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螺栓固定连接吊杆,所述吊杆固定连接顶梁,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传动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模块、通信模块、手持控制终端、监测执行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供电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分析控制模块,所述分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所述分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手持控制终端、所述监测执行模块。所述监测执行模块包括微控制器、扭矩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落蔓磁粉控制器,所述扭矩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位移传感器位于所述配重下方,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主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手动主轴锁紧装置包括制动轮、制动带、手动制动手柄和锁紧机构,所述制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所述制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带,所述制动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手动制动手柄,所述手动制动手柄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和轴承,所述支撑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所述轴承,所述轴承连接所述主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落蔓时,落蔓绳因作物及果实重量向下移动,带动落蔓绳运动,落蔓绳带动小绕线器、主轴、大绕线器旋转,使得配重被吊起。在落蔓过程中,扭矩传感器判断主轴扭矩方向,当秧蔓初期未结果或者结果较轻时,配重作用在主轴上的扭矩大于秧蔓及果实对主轴产生的扭矩,此时扭矩朝向配重一侧,扭矩传感器将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随着秧蔓与果实生长,配重作用在主轴上的扭矩小于秧蔓及果实对主轴产生的扭矩,且能克服摩擦力实现自由落蔓时,驱动电机可以不启动,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下落距离,并将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启动落蔓磁粉控制器控制秧蔓下落速度与距离。该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不仅能够自动进行落蔓、自动控制落蔓的下落距离,而且能够实现在配重作用下驱动电机耗能最小的功能,节省人力和能源消耗,方便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主控模块的系统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监测执行模块的系统框图;图中:100驱动装置、110驱动电机、120变速箱、130传动链条、140主轴、200放线装置、210小绕线器、220吊杆、230落蔓绳、240吊蔓钩、250传动轮、260固定杆、270配重、280大绕线器、281开合手柄、282锁紧棘轮、283绕线轮、300控制装置、310主控模块、311供电模块、312分析控制模块、313存储模块、314显示模块、320通信模块、330手持控制终端、340监测执行模块、341微控制器、342扭矩传感器、343位移传感器、400手动主轴锁紧装置、410制动轮、420制动带、430手动制动手柄、440锁紧机构、500支撑装置、510支撑座、520轴承、600落蔓磁粉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不仅能够自动进行落蔓、自动控制落蔓的下落距离,而且能够实现在配重作用下驱动电机耗能最小的功能,节省人力和能源消耗,方便实用。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包括:驱动装置100、放线装置200、控制装置300、手动主轴锁紧装置400、支撑装置500和落蔓磁粉控制器600;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驱动装置100包括驱动电机110、变速箱120、传动链条130和主轴140,驱动电机110的一侧固定连接变速箱120,变速箱120的一侧通过传动链条130连接主轴140,具体的,驱动电机110的一侧通过联轴器连接变速箱120,变速箱120的一侧通过传动链条130传动连啮合连接主轴140,驱动电机110用于旋转带动变速箱120内的旋转件旋转,变速箱120用于带动传动链条130旋转并调整速度,传动链条130用于带动主轴140旋转,同时避免主轴140旋转过快,主轴140用于固定放线装置200,同时带动小绕线器210与大绕线器280旋转;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放线装置200包括小绕线器210、吊杆220、落蔓绳230、吊蔓钩240、传动轮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00)、放线装置(200)、控制装置(300)、手动主轴锁紧装置(400)、支撑装置(500)和落蔓磁粉控制器(600),所述驱动装置(100)包括驱动电机(110)、变速箱(120)、传动链条(130)、主轴(140),所述驱动电机(1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120),所述变速箱(120)的一侧通过所述传动链条(130)连接所述主轴(140),所述主轴(140)上固定安装所述放线装置(200),所述放线装置(200)包括小绕线器(210)、吊杆(220)、落蔓绳(230)、吊蔓钩(240)、传动轮(250)、固定杆(260)和配重(270)、大绕线器(280),所述主轴(140)上固定安装所述小绕线器(210)、大绕线器(280),所述小绕线器(210)连接所述落蔓绳(230),所述落蔓绳(230)穿过所述传动轮(250)和吊蔓钩(240),所述吊蔓钩(24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60),所述固定杆(260)上端固定连接吊杆(220),所述吊杆(220)固定连接顶梁,所述固定杆(260)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传动轮(250)。所述驱动装置(100)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控制装置(300),所述控制装置(300)包括主控模块(310)、通信模块(320)、手持控制终端(330)、监测执行模块(340),所述主控模块(310)包括供电模块(311)、分析控制模块(312)、存储模块(313)和显示模块(314),所述供电模块(311)电性连接所述分析控制模块(312),所述分析控制模块(312)电性连接所述存储模块(313)和所述显示模块(314),所述分析控制模块(312)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320),所述通信模块(320)电性连接所述手持控制终端(330)、所述监测执行模块(340),所述监测执行模块(340)包括微控制器(341)、扭矩传感器(342)和位移传感器(343),所述微控制器(341)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00)和所述落蔓磁粉控制器(600),所述扭矩传感器(342)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120),所述位移传感器(343)位于所述配重(270)下方,所述微控制器(341)电性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342)和所述位移传感器(343),所述主轴(140)均匀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5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秧蔓的整体自动落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00)、放线装置(200)、控制装置(300)、手动主轴锁紧装置(400)、支撑装置(500)和落蔓磁粉控制器(600),所述驱动装置(100)包括驱动电机(110)、变速箱(120)、传动链条(130)、主轴(140),所述驱动电机(1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120),所述变速箱(120)的一侧通过所述传动链条(130)连接所述主轴(140),所述主轴(140)上固定安装所述放线装置(200),所述放线装置(200)包括小绕线器(210)、吊杆(220)、落蔓绳(230)、吊蔓钩(240)、传动轮(250)、固定杆(260)和配重(270)、大绕线器(280),所述主轴(140)上固定安装所述小绕线器(210)、大绕线器(280),所述小绕线器(210)连接所述落蔓绳(230),所述落蔓绳(230)穿过所述传动轮(250)和吊蔓钩(240),所述吊蔓钩(24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60),所述固定杆(260)上端固定连接吊杆(220),所述吊杆(220)固定连接顶梁,所述固定杆(260)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传动轮(250)。所述驱动装置(100)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控制装置(300),所述控制装置(300)包括主控模块(310)、通信模块(320)、手持控制终端(330)、监测执行模块(340),所述主控模块(310)包括供电模块(311)、分析控制模块(312)、存储模块(313)和显示模块(314),所述供电模块(311)电性连接所述分析控制模块(312),所述分析控制模块(312)电性连接所述存储模块(313)和所述显示模块(314),所述分析控制模块(312)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32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宇亮陈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