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212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在防爆盖中嵌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伸入外壳内且位于油浸剂内,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连接循环泵的控制端和电磁阀的控制端,所述循环泵、电磁阀、外壳外缘设置的循环管路和油箱串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循环管路中的油液的低速或高速流动,将外壳处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电容单元发出的热量,这种主动式的散热保证了电容器的安全工作。

An External Circulatio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Oil-immersed Compensation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容结构改进
,尤其是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油浸电容用于交流电力系统中组装功率因数补偿柜、就地补偿装置等,其结构是:包括外壳、电容单元、防爆盖和极板,外壳上端扣装防爆盖,防爆盖下方的外壳内设置电容单元,电容单元的两个极板穿过防爆盖上的绝缘套后与接线端连接,外壳和电容单元之间填充油浸剂。油浸电容具有损耗小、良好自愈性、安全可靠的优点,但长期满负荷运行时,其内仍然存在过热的问题,尤其是内部的防爆片未正常工作时,还会出现因过热而爆炸的问题,导致设备的损坏和电力系统的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内部工作状态并通过主动循环的方式进行制冷的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包括外壳、电容单元、防爆盖和极板,外壳上端扣装防爆盖,防爆盖下方的外壳内设置电容单元,电容单元的两个极板穿过防爆盖上的绝缘套后与接线端连接,外壳和电容单元之间填充油浸剂,其特征在于:在防爆盖中嵌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伸入外壳内且位于油浸剂内,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连接循环泵的控制端和电磁阀的控制端,所述循环泵、电磁阀、外壳外缘设置的循环管路和油箱串联连接。再有,在电容单元中嵌装一个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再有,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流动段和连接段,在外壳的中部的前端和后端对称设置两个流动段,该两个流动段的一端连通所述油箱,该两个流动段的另一端通过外壳一侧表面设置的连接段与上方的外壳前端和后端对称设置的另两个流动段的一端连通,该另两个流动段的另一端通过外壳另一侧表面设置的连接段与外壳上方的第三个流动段的另一端连通,该第三个流动段的一端与电磁阀连通。再有,在流动段外缘设置有散热翅片。再有,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手持终端和控制中心。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在防爆盖内、电容单元内分别嵌装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还连接电磁阀控制端、循环泵控制端,外壳表面设置的循环管路的进口与油箱连通,循环管路的出口通过电磁阀、循环泵和油箱连通。正常工作时,循环管路内的油液低速流动,而控制单元自动检测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并进行比较,当超出一定值后,提高油液的流动速度,提高热量的传导,使外壳处的温度降低到安全值后再恢复正常的低速流动,由此为外壳内的油浸剂提供了主动式的散热,保证了电容器的安全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横向截面图;图4是图1的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如图1、2、3、4所示,包括外壳7、电容单元12、防爆盖1和极板11,外壳上端扣装防爆盖,防爆盖下方的外壳内设置电容单元,电容单元的两个极板穿过防爆盖上的绝缘套3后与接线端2连接,外壳和电容单元之间填充液体的油浸剂13,本技术的创新在于:在防爆盖中嵌装有温度传感器5,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伸入外壳内且位于油浸剂内,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连接循环泵的控制端和电磁阀的控制端,循环泵、电磁阀、外壳外缘设置的循环管路和油箱串联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电容单元中如图2所示的嵌装一个温度传感器5,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循环管路如图1、3所示的包括流动段6和连接段9,在外壳的中部的前端和后端对称设置两个流动段(图1的最下方),该两个流动段的一端为进口10(图1的左侧)且连通油箱的回油口,该两个流动段的另一端通过外壳一侧表面设置的连接段(图1的右侧)与上方的外壳前端和后端对称设置的另两个流动段(图1的中间)的一端连通,该另两个流动段的另一端通过外壳另一侧表面设置的连接段(图1的左侧)与外壳上方的第三个流动段(图1的最上方)的另一端连通,该第三个流动段的一端出口8与电磁阀连通,电磁阀通过循环泵连通邮箱的出油口。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在流动段外缘设置有散热翅片4。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手持终端和控制中心。本技术的使用过程是:正常工作时,循环管路内的油液低速流动,而控制单元自动检测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并进行比较,当超出一定值后,调整电磁阀的开度以及循环泵的速度,提高油液的流动速度,提高热量的传导,使外壳处的温度降低到安全值后再恢复正常的低速流动,本技术中,通过循环管路中的油液的低速或高速流动,将外壳处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电容单元发出的热量,这种主动式的散热保证了电容器的安全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包括外壳、电容单元、防爆盖和极板,外壳上端扣装防爆盖,防爆盖下方的外壳内设置电容单元,电容单元的两个极板穿过防爆盖上的绝缘套后与接线端连接,外壳和电容单元之间填充油浸剂,其特征在于:在防爆盖中嵌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伸入外壳内且位于油浸剂内,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连接循环泵的控制端和电磁阀的控制端,所述循环泵、电磁阀、外壳外缘设置的循环管路和油箱串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包括外壳、电容单元、防爆盖和极板,外壳上端扣装防爆盖,防爆盖下方的外壳内设置电容单元,电容单元的两个极板穿过防爆盖上的绝缘套后与接线端连接,外壳和电容单元之间填充油浸剂,其特征在于:在防爆盖中嵌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伸入外壳内且位于油浸剂内,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连接循环泵的控制端和电磁阀的控制端,所述循环泵、电磁阀、外壳外缘设置的循环管路和油箱串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补偿电容器外循环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容单元中嵌装一个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郑卓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威斯康电能补偿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