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97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包括外筒体(2)、内筒体(3)和盘管组件(5),所述外筒体(2)套设在所述内筒体(3)的外侧,所述盘管组件(5)套设在所述外筒体(2)和所述内筒体(3)之间,所述外筒体(2)的底端设置有烟气入口(1),所述外筒体(2)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出口(9),锅炉烟气从所述烟气入口(1)进入所述外筒体(2)内与所述盘管组件(5)内流动的水进行热量交换而降温后由所述烟气出口(9)排出到烟道,所述锅炉烟气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盘管组件(5)内水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同时大大减少焊接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且占地面积少。

A condensed economizer for boiler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省煤器,尤其是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
技术介绍
省煤器(英文名称Economizer)是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下部用于回收所排烟的余热的一种装置,将锅炉给水加热成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的受热面,由于它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降低了烟气的排烟温度,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所以称之为省煤器。省煤器主要是适用于工业,也逐渐普及到农业以及一些相关产业商业上。现有的锅炉省煤器一般采用鳍片管或蛇形管,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但结构比较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锅炉省煤器一般采用鳍片管或蛇形管,结构比较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2)、内筒体(3)和盘管组件(5),所述外筒体(2)套设在所述内筒体(3)的外侧,所述盘管组件(5)套设在所述外筒体(2)和所述内筒体(3)之间,所述外筒体(2)的底端设置有烟气入口(1),所述外筒体(2)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出口(9),锅炉烟气从所述烟气入口(1)进入所述外筒体(2)内与所述盘管组件(5)内流动的水进行热量交换而降温后由所述烟气出口(9)排出到烟道,所述锅炉烟气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盘管组件(5)内水的流动方向相反。该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采用盘管,在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同时大大减少焊接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少。(2)本技术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盘管组件内的工质流动方向和锅炉烟气流向是逆向,增大了各水平面的温差,进一步提高了传热效率。(3)本技术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的外筒体盖与外筒体可拆卸连接,盘管组件套设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支撑支架上,便于更换或维修。(4)本技术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的底板为中间底的圆锥形,便于冷凝水从底板中央的冷凝水排放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的示意图;图2:本技术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的横切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烟气入口;2-外筒体;3-内筒体;4-封头;5-盘管组件;6-进水口集箱;7-出水口集箱;8-冷凝水排放口;9-烟气出口;10-支撑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包括外筒体2、内筒体3和盘管组件5。外筒体2套设在内筒体3的外侧,外筒体2的上端盖设有外筒体盖,外筒体盖的中部开设有烟气出口9,外筒体2的下端被中间低周边高的圆锥形底板密封,圆锥形底板的中央最低处开设有冷凝水排放口8,圆锥形底板的下侧设置有四条用于支撑外筒体2的支撑腿,外筒体2的侧壁底端开设有烟气入口1,烟气入口1的上端高度低于内筒体3的底面高度。进一步,所述盘管组件(5)由数个半径不同的螺旋状的盘管套设捆扎而成,所述各盘管之间均留有供所述锅炉烟气通过的间隙以增大热交换效率,每根所述管盘螺旋结构的上下层之间也留有空隙以增大热交换效率。进一步,所述内筒体(3)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外筒体(2)的底部高度,所述内筒体(3)的底部外缘与所述外筒体(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盘管组件(5)且用于固定所述内筒体(3)的支撑支架(10),所述支撑支架(10)上设有供所述锅炉烟气通过的孔隙。进一步,所述盘管组件(5)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各盘管内注水的进水口集箱(6),所述盘管组件(5)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所述各盘管内的水流出的出水口集箱(7),所述进水口集箱(6)的上端与锅炉给水端连通,所述进水口集箱(6)的下端与所述各盘管的上端口连通,所述出水口集箱(7)的上端与所述各盘管的下端口连通,所述出水口集箱(7)的下端与锅炉进水端连通。进一步,所述内筒体(3)的上端口盖设有用于阻止所述锅炉烟气在所述内筒体(3)内流动的封头(4),使得所述锅炉烟气不能从所述内筒体(3)的上端口通过,仅在所述外筒体(2)内侧壁和所述内筒体(3)外侧壁之间流动。进一步,所述封头(4)为圆锥形,便于所述锅炉烟气在所述封头(4)的底部形成冷凝水后滴落。进一步,外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烟气入口(1)设置在所述外筒体(2)的底端侧面。进一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冷凝水排放口(8)。进一步,所述底板为中间低周边高的圆锥形,所述冷凝水排放口(8)开设在所述圆锥形底板的最低处。进一步,所述外筒体(2)的顶端可拆卸的设置有外筒体盖,所述烟气出口(9)开设在所述外筒体盖的中部。内筒体3的上端口处盖设有用于阻止锅炉烟气流通的中间高周边低的封头4,使得进入内筒体3的锅炉烟气不能流动,锅炉烟气只能在外筒体2和内筒体3之间流动。内筒体3的下端外缘与外筒体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盘管组件5且用于固定内筒体3的支撑支架10。盘管组件5套设在外筒体2和内筒体3之间,且架设在支撑支架10上。盘管组件5由数个半径不同的螺旋状的盘管套设后通过钢筋捆扎而成,各盘管之间均留有供锅炉烟气通过的间隙。各盘管的上端口均与进水口集箱6的下端连通,各盘管的下端口均与出水口集箱7的上端连通,进水口集箱6的上端与锅炉给水端连通,出水口集箱7的下端与锅炉进水端连通。使用时,锅炉给水从进水口集箱6的上端口进入盘管组件5的各盘管管道内向下流动,吸收省煤器内锅炉烟气的热量后汇集于出水口集箱7进入锅炉。锅炉烟气从烟气入口1进入外筒体2和内筒体3之间向上流动,充分冲刷各盘管受热面,然后经烟气出口9排放到烟道。盘管内的工质流动方向和锅炉烟气流动方向为逆向,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省煤器内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后从冷凝水排放口8排放到外部。更换或者维修时,将外筒体盖打开,将盘管组件5从外筒体2和内筒体3之间抽出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2)、内筒体(3)和盘管组件(5),所述外筒体(2)套设在所述内筒体(3)的外侧,所述盘管组件(5)套设在所述外筒体(2)和所述内筒体(3)之间,所述外筒体(2)的底端设置有烟气入口(1),所述外筒体(2)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出口(9),锅炉烟气从所述烟气入口(1)进入所述外筒体(2)内与所述盘管组件(5)内流动的水进行热量交换而降温后由所述烟气出口(9)排出到烟道,所述锅炉烟气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盘管组件(5)内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2)、内筒体(3)和盘管组件(5),所述外筒体(2)套设在所述内筒体(3)的外侧,所述盘管组件(5)套设在所述外筒体(2)和所述内筒体(3)之间,所述外筒体(2)的底端设置有烟气入口(1),所述外筒体(2)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出口(9),锅炉烟气从所述烟气入口(1)进入所述外筒体(2)内与所述盘管组件(5)内流动的水进行热量交换而降温后由所述烟气出口(9)排出到烟道,所述锅炉烟气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盘管组件(5)内水的流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组件(5)由数个半径不同的螺旋状的盘管套设捆扎而成,所述各盘管之间均留有供所述锅炉烟气通过的间隙以增大热交换效率,每根管盘螺旋结构的上下层之间也留有空隙以增大热交换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3)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外筒体(2)的底部高度,所述内筒体(3)的底部外缘与所述外筒体(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盘管组件(5)且用于固定所述内筒体(3)的支撑支架(10),所述支撑支架(10)上设有供所述锅炉烟气通过的孔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组件(5)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各盘管内注水的进水口集箱(6),所述盘管组件(5)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艺花刘忠赫赵冀哲王冲代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富士特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