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10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凸面,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光阑,设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滤光片,设置于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该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相机)的普及,加上社交、视频、直播类软件的流行,人们对于摄影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摄像镜头已经成为了电子设备的标配,摄像镜头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近年来,随着设计水平、制造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像镜头不断地向着体积小、重量轻以及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然而,专利技术人在对现有摄像镜头的研究中发现,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像质的要求逐步提高,使用的芯片尺寸会相应加大,导致摄像镜头的体积也会随之加大,这使得镜头在保证成像品质的同时难以继续向小型化的方向迈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学镜头,具有小型化和成像品质高的优点。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凸面,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均为非球面镜片,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1<f12/f345<0;其中,f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345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进一步的,上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0.8<CT2-i/CT2<1.2;0.8<CT3-i/CT3<1.2;其中,CT2-i和CT3-i分别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任意位置处法线方向的厚度,CT2和CT3分别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进一步的,上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0<f1/f<1;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进一步的,上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3<f5/f<6;其中,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进一步的,上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3<(R7+R8)/(R7-R8)<0;其中,R7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8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进一步的,上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15<R9/f5<30;其中,R9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进一步的,上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0<Td/ImgH<2;其中,Td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镜头在成像面上的半像高。进一步的,上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进一步的,上述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分别具有负光焦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光学镜头以及用于将所述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通过合理的搭配各透镜之间的镜片形状与光焦度组合,有效的减小了光学镜头整体的尺寸大小,且在小型化的同时实现了高清晰的成像效果,具有小型化和成像品质高的优点,其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摄像体验。同时,将光阑置于第二透镜之后,降低了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敏感度,便于加工生产。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1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1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图1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附图标记: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ST-光阑;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G-滤光片;P-成像面;S1-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S3-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S5-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S7-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S9-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S11-滤光片的物侧表面;S12-滤光片的像侧表面;100-光学镜头;200-成像元件;1000-成像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该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100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光阑ST、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第五透镜L5、滤光片G。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表面S1为凸面,像侧表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表面S4为凹面。光阑ST设置于第二透镜L2之后,有效降低了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的敏感度,便于加工生产。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表面S5为凹面,像侧表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表面S7为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凸面,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镜片,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1<f12/f345<0;0.8<CT2‑i/CT2<1.2;0.8<CT3‑i/CT3<1.2;其中,f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345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CT2‑i和CT3‑i分别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任意位置处法线方向的厚度,CT2和CT3分别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凸面,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镜片,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1<f12/f345<0;0.8<CT2-i/CT2<1.2;0.8<CT3-i/CT3<1.2;其中,f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345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CT2-i和CT3-i分别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任意位置处法线方向的厚度,CT2和CT3分别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条件式:0<f1/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田刘绪明曾昊杰曾吉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