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光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92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光导。光导可以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第二光导,其设置在第一光导的外侧并配置为引导光。

Optical Conductivity of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光导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8年3月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25873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光导。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车辆的光导,其配置为均匀地照亮整个光导区域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技术介绍
通常,在车辆中设置有配置为照亮车辆行进方向的照明装置,以在车辆夜间行驶时确保车辆前方的视野,确定障碍物和行人,并通知在同一道路上正在行驶的其他车辆和使用者。根据最近热点设计的趋势,这种照明装置已经开发成具有不同的形式以增强车辆外部的美感,并且具体地,如下的照明装置最近已广泛应用于车辆,该照明装置的光导配置为反射从光源接收的光,以在不直接曝露光源的情况下展现间接照明效果。光导主要附接到设置在车辆前侧的前照灯的遮光板的前边缘部分,以改善车辆外部的美感。这里,光导是提供用于均匀地散射和漫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路径的组件。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是点光源,配置为发射具有方向性的光,并设置在光导的侧表面处,从LED光源入射的光通过光导而转换成面光源,然后被射出。因此,光导可以在不直接曝露发射光的LED光源的情况下展现间接照明效果,并且光导的间接照明效果用于改善美感。因此,根据最近美学效果成为热点的趋势以及车辆的车灯装置的照明和信号功能,光导被应用于车辆的车灯装置。图1A至图1C是应用传统光导的车辆的车灯装置的模拟图,其中图1A为照明区域W的前视图,图1B和图1C分别为沿着车辆的车灯装置中的A-A线和B-B线截取的照明区域W的截面图。参考图1A至图1C,示出了沿着车辆的车灯装置中的A-A线和B-B线截取的照明区域W的前视图和截面图,光源15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以发射光,其中印刷电路板可以控制光源15的打开或关闭,并且光源15可以是LED。引导部分10可以引导从光源15发射的光并以预定的长度延伸,并且引导部分10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或多边形的横截面形状。因此,从光源15发射的光沿着引导部分10被引导然后被发射,并且设置有无效部分20以防止热点。然而,在从光源15发射的光沿着引导部10被引导的同时,由于光的损耗而产生暗部分。因此,由于光的损耗而形成的暗部分导致光导的亮度降低,因此辨识度下降,从而存在光敏度变差的问题。此外,由于设置了无效部分以防止热点,因此结构复杂,从而存在工作时间和成本增加以及功耗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所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背景的理解,而不视为确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该信息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光导,其配置为改进光导结构的设计自由度并防止光的损耗以在阻止暗部分产生的同时使照明均匀。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可以通过以下描述理解,并且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而变得明显。此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优点可以通过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及其组合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光导可以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以及第二光导,其设置在第一光导的外侧并配置为引导光。光源可以包括第一光源和与第一光源相邻设置的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同时打开或关闭。第一光导可以包括:第一入射部分;曲面部分,其从第一入射部分延伸;以及第一发射部分,其从曲面部分延伸。第二光导可以包括:第二入射部分;主体,其从第二入射部分延伸;侧壁,其设置在主体内侧;以及第二发射部分,其设置在主体的端部。第一漫射孔可以形成在主体处。第一漫射孔可以在平面上具有倒置的漏斗结构。具有凸形形状的凸起部分可以形成在第一漫射孔的发射表面上。凸起部分可以设置在光源的第二光源的光轴上。第二漫射孔可以形成在主体处。第二漫射孔可以在平面的上具有倒置的漏斗结构。漫射光学元件可以设置在第二漫射孔处。第二光导的第二发射部分的高度可以对应于第一光导的直径。第二光导的第二发射部分的高度可以对应于第一光导的高度。曲面部分的曲率范围可以在直径的2到10倍的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光导可以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第二光导,其设置在第一光导的外侧并配置为引导光;以及第三光导,其设置在基于光导的前表面而竖直面向第一光导的位置处并配置为引导光。第一光导可以包括:第一入射部分;第一曲面部分,其从第一入射部分延伸;以及第一发射部分,其从曲面部分延伸。第二光导可以包括:第二入射部分;主体,其从第二入射部分延伸;侧壁,其设置在主体的两侧处;以及第二发射部分,其设置在主体的端部;其中,第一漫射孔和第二漫射孔可以形成在主体处。第三光导可以包括:第三入射部分;第三曲面部分,其从第三入射部分延伸;以及第三发射部分,其从第二曲面部分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光导可以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第二光导,其设置在第一光导的外侧并配置为引导光;以及第三光导,其设置在基于光导的前表面而横向面向第一光导的位置处并配置为引导光。第一光导可以包括:第一入射部分;第一曲面部分,其从第一入射部分延伸;以及第一发射部分,其从曲面部分延伸。第二光导可以包括:第二入射部分;主体,其从第二入射部分延伸;侧壁,其位于主体内侧;以及第二发射部分,其设置在主体的端部;其中,第一漫射孔和第二漫射孔可以形成在主体中。第三光导可以包括:第三入射部分;第三曲面部分,其从第三入射部分延伸;以及第三发射部分,其从第三曲面部分延伸。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图1A至图1C是配置用于应用传统光导的车辆的车灯装置的模拟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导的模拟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2的光导的发射路径的模拟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2的光导的发射路径的另一模拟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4的光导的漫射孔的发射路径的模拟图。图6A和图6B是比较在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导的第一漫射孔之前和之后的情况的模拟图。图7A至图7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导的模拟图。图8A至图8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导的模拟图。应当理解,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而是呈现各种特征的简化表示,以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进行说明。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附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案,其示例在附图以下描述中示出。尽管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可以理解本说明书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仅覆盖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包括各种替代的实施方案、修改的实施方案、等价的或其它的实施方案,所述实施方案包含由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中。提供下面描述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导装置,其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接合至所述光源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第二光导,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导的外侧并接合至所述光源以引导光。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05 KR 10-2018-00258731.一种光导装置,其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接合至所述光源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第二光导,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导的外侧并接合至所述光源以引导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换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其接合至所述第一光导;第二光源,其接合至所述第二光导并与所述第一光源相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同时打开或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导包括:第一入射部分,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光源的光;曲面部分,其从所述第一入射部分延伸;和第一发射部分,其从所述曲面部分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导包括:第二入射部分,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主体,其从所述第二入射部分延伸;侧壁,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侧以将所述第一光导和所述第二光导分开;第二发射部分,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第一漫射孔形成在主体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漫射孔在所述光导装置的截面上具有倒置的漏斗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凸起部分具有凸形形状,形成在所述第一漫射孔的发射表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凸起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光源的第二光源的光轴上。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第二漫射孔形成在主体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一漫射孔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二漫射孔之间的距离。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漫射孔在所述光导装置的截面上具有倒置的漏斗结构。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漫射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漫射孔处。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导的第二发射部分的高度对应于所述第一光导的直径。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导的第二发射部分的高度对应于所述第一光导的高度。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曲面部分的曲率范围在其直径的2至10倍的范围内。17.一种光导装置,其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接合至所述光源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东勋李载训郑承教朴光烈李守正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SL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