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光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922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光导。光导可以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第二光导,其设置在第一光导的外侧并配置为引导光。

Optical Conductivity of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光导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8年3月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25873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光导。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车辆的光导,其配置为均匀地照亮整个光导区域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技术介绍
通常,在车辆中设置有配置为照亮车辆行进方向的照明装置,以在车辆夜间行驶时确保车辆前方的视野,确定障碍物和行人,并通知在同一道路上正在行驶的其他车辆和使用者。根据最近热点设计的趋势,这种照明装置已经开发成具有不同的形式以增强车辆外部的美感,并且具体地,如下的照明装置最近已广泛应用于车辆,该照明装置的光导配置为反射从光源接收的光,以在不直接曝露光源的情况下展现间接照明效果。光导主要附接到设置在车辆前侧的前照灯的遮光板的前边缘部分,以改善车辆外部的美感。这里,光导是提供用于均匀地散射和漫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路径的组件。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是点光源,配置为发射具有方向性的光,并设置在光导的侧表面处,从LED光源入射的光通过光导而转换成面光源,然后被射出。因此,光导可以在不直接曝露发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导装置,其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接合至所述光源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第二光导,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导的外侧并接合至所述光源以引导光。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05 KR 10-2018-00258731.一种光导装置,其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接合至所述光源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的光;第二光导,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导的外侧并接合至所述光源以引导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换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其接合至所述第一光导;第二光源,其接合至所述第二光导并与所述第一光源相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同时打开或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导包括:第一入射部分,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光源的光;曲面部分,其从所述第一入射部分延伸;和第一发射部分,其从所述曲面部分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导包括:第二入射部分,其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主体,其从所述第二入射部分延伸;侧壁,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侧以将所述第一光导和所述第二光导分开;第二发射部分,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第一漫射孔形成在主体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漫射孔在所述光导装置的截面上具有倒置的漏斗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凸起部分具有凸形形状,形成在所述第一漫射孔的发射表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凸起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光源的第二光源的光轴上。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第二漫射孔形成在主体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一漫射孔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二漫射孔之间的距离。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漫射孔在所述光导装置的截面上具有倒置的漏斗结构。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漫射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漫射孔处。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导的第二发射部分的高度对应于所述第一光导的直径。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导的第二发射部分的高度对应于所述第一光导的高度。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导装置,其中,所述曲面部分的曲率范围在其直径的2至10倍的范围内。17.一种光导装置,其包括:光源,其配置为发射光;第一光导,其接合至所述光源并配置为引导从光源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东勋李载训郑承教朴光烈李守正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SL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