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电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91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吊车、绞磨机、电动葫芦之类的装置上的失电制动器。包括:磁轭,磁轭的腔体中央延设有凸台,凸台中央具弹簧孔,基部配设调整螺钉,磁轭的腔壁偏下部有衔铁座圈,偏上部有一组定位突缘,定位突缘与衔铁座圈间构成有电磁线圈座腔;一电磁线圈,设在电磁线圈座腔中,电磁线圈的出线端与电源电路连接;一弹簧,一端容纳于弹簧孔中,与调整螺钉接触,另端伸展于弹簧孔外;一衔铁,于磁轭的腔体内,与弹簧接触,衔铁的一侧中央具凹腔,四周设凹槽,凹槽与定位突缘配合;一摩擦片,叠置于衔铁上,中央具连轴块孔;一连轴块,置于连轴块孔中,中央和侧部分别开设有轴孔和固定螺钉孔,固定螺钉孔上配设固定螺钉。结构简单,利于加工和装配;制动面大,制动效果得以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失电制动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吊车、绞磨机、电动葫芦之类的装置上的失电制动器。
技术介绍
在已有技术中,对于吊车、绞磨机、电动葫芦之类的装置上均千篇一律地采用抱闸式制动器,这种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46469Y所披露的常开常闭双功能制动器,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71524Y所揭示的液压抱闸块式制动器。尤其是,对于电动葫芦吊运装置或称吊车采用抱闸式似乎显得更没有必要,因为,由于电动葫芦吊运装置所针对的吊运物的吨位往往较小,装置本身的功率也较小。周知,抱闸式制动器的结构普遍较为复杂,而且似乎也是难以简化的。上述提及的两项专利中的前者,由基座、支承结构总成、推动器、一对杠杆、连接件、一对制动臂、一对弹簧座、一对弹簧、间隙调整机构、设在推动器与制动臂之间的支承结构总成、设在一对制动臂上方的用于使制动器呈常开状态的传动机构等;后者,包括油箱、液压缸、主支臂、弹簧、一对副支臂、拉杆、底架、闸皮架和闸皮。制造此类结构的制动器不仅所耗取的材料甚多、加工周期长、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烦琐,而且抱闸块式制动器的制动效果也是并不理想的,因为其并不能体现出与减速机的制动轮全方位抱合,而是仅由两枚闸瓦的对应部位(分)与制动轮发生作用,因此抱合面积小、制动速度和效果欠佳,缺乏安全性。申请人在提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还检验了中国专利号ZL93237869.3公开的失电制动器和检验了同样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的申请号分别为200520078128.6(电磁制动器)和200520140270.9(改进结构的电磁制动器)结构,虽然略有借鉴之处,但是,由于这种制动器的适用对象是纺织机械,应用领域的针对性较强,因此若将其直接或稍许更改,则是无法满足应用于吊车、电动葫芦、绞磨机之类的装置上的使用要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零部件数目少、加工安装调试保养工作量小、可有效地扩大制动面而确保安全的失电制动器。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失电制动器,它包括磁轭1,该磁轭1的腔体中央部位延设有凸台11,凸台11中央具有一弹簧孔111,对应于弹簧孔111的基部配设有一调整螺钉112,磁轭1的腔体的腔壁偏下部窄缩成有衔铁座圈14,腔壁偏上部以间布状态地延设有一组定位突缘13,定位突缘13与衔铁座圈14之间构成有电磁线圈座腔12;一电磁线圈2,设在所述的电磁线圈座腔12中,电磁线圈2的出线端21穿过预设在磁轭1所对应于电磁线圈座腔12部位处的引出孔15后与电源电路连接;一弹簧3,一端容纳于弹簧孔111中,并与调整螺钉112接触,另一端伸展于弹簧孔111外;一衔铁4,座落于磁轭1的腔体内,与弹簧3接触,衔铁4的一侧中央具凹腔41,四周间设有凹槽42,凹槽42与定位突缘13相配合;一摩擦片5,叠置于衔铁4上,中央具连轴块孔51;一连轴块6,设置于连轴块孔51中,中央和侧部分别开设有轴孔62和与轴孔62贯通的固定螺钉孔61,固定螺钉孔61上配设有固定螺钉6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轭1的外壁延设有安装固定突缘16,安装固定突缘16上开设有固定孔161,固定孔161上配设有螺钉16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装固定突缘16至少有三个,彼此等间距分布。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定位座圈14的上平面大体上与凸台11的顶面相平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定位突缘13的数量至少有三个,彼此等间距分布,所述的衔铁4上的凹槽42的数量与定位突缘13的数量相等,间距与定位突缘13之间的间距相一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定位突缘13的宽度和厚度是与凹槽42的槽深和槽高相一致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凹腔41的形状为盆形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轴块孔51的孔形为矩形孔,孔的大小与连轴块6相适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矩形孔为正方形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轴块6为矩形块,所述的矩形块为正方体。本专利技术推荐的失电制动器仅由六个部件,因此结构不复杂,十分有利于加工和装配;可通过摩擦片5的一侧表面与吊车、绞磨机、电动葫芦之类的制动轮整体接触,因此制动面大,制动效果得以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组装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磁轭1整体上呈圆筒形,磁轭1的腔体中央的凸台11和腔体的腔壁下半部的衔铁座圈14及腔体的腔壁上半部的定位突缘13还有外壁上的安装固定突缘16均随磁轭1成形时一体成形。图中,虽然给出了四个定位突缘13和四个安装固定突缘16,但是并不受此之限,如果五个或六个,那么也是可取的,依据实际情况,优选的数量为3-6个,而且最好将定位突缘13与安装固定突缘16安排在一起,或称安排在彼此对应的位置上。电磁线圈2恰好容纳在凸台11与衔铁座圈14的壁体之间所形成的电磁线圈座腔12内,电磁线圈2的一对出线端21通过开设在磁轭1上的引出孔15而引至电源电路连接。弹簧3的一端位于凸台11中央的弹簧孔111中,由于弹簧孔111的底部形成有台阶1111(见图2),因此,配设在弹簧孔111基部的调整螺钉112可由该台阶1111限位,顺或逆旋调整螺钉112,能使弹簧3的作用力改变,也就是说调整螺钉112是用来调整弹簧3的作用力的,弹簧3的另一端伸展在弹簧孔111外。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衔铁4的右侧面中央凹设成有一个盆形的凹腔41,一方面,该盆形的凹腔41可用于补偿摩擦片5中央的相应的凸起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凹腔41的背面构成为突起部分,而该突起部分的表面又恰好能与凸台11的表面相贴接触,并且与弹簧3相接触,从而使衔铁4的四周部位不与电磁线圈2直接接触。衔铁4的四周所间布的凹槽42的数量应当是与定位突缘13的数量相等的,而且,优选地将定位突缘13加工成略成燕尾突缘,与之相配地将凹槽42加工成燕尾凹槽,这样能使衔铁4在磁轭1的腔体内的设置体现出较为极致的效果。如前述,对凹槽42的槽深、槽宽应当是与定位突缘13的厚度、宽度相一致的。摩擦片5叠置于衔铁4上,材料最好采用耐磨胶木,正方体的连轴块6嵌入于摩擦片5上的同样为正方形的连轴块孔51中。有必要说明,连轴块孔51的大小应与连轴块6相一致。连轴块6中央的轴孔62是用来供与吊车、绞磨机、电动葫芦之类的动力机构的减速机8之制动轴81(见图2)连结的。申请人结合图2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该图示意了电动葫芦吊运装置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7和与电机7相配接的减速机8以及与减速机8配接的绞盘9,减速机8的制动轴81伸至于连轴块6上的轴孔62中,并用固定螺钉611支固,从而完成了动力机构与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当电动葫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由于电磁线圈2得电,衔铁4克服弹簧3的作用力而被吸合,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摩擦片5与减速机8的壁体82之间产生间隙,即摩擦片5不与减速机8的壁体82相接触;而一旦工作结束或者在工作过程中突遇停电,那么,电磁线圈2失电,先前被压缩着的弹簧3回复,推动衔铁4,由衔铁4压迫摩擦片5朝着壁体82速即位移,使摩擦片5的表面贴紧于减速机8的壁体82的一侧表面,完成制动。上述实施例虽然仅举及了电动葫芦吊运装置,但由于工矿企业、码头之类的场所使用的各种吊车以及电力施工用的绞磨机等的应用状况是雷同的,因此申请人不再予以赘述。总之,本专利技术变传统的抱闸式制动器为失电制动器,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得以由上述说明所印证。权利要求1.一种失电制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失电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磁轭(1),该磁轭(1)的腔体中央部位延设有凸台(11),凸台(11)中央具有一弹簧孔(111),对应于弹簧孔(111)的基部配设有一调整螺钉(112),磁轭(1)的腔体的腔壁偏下部窄缩成有衔铁座圈(14),腔壁偏上部以间布状态地延设有一组定位突缘(13),定位突缘(13)与衔铁座圈(14)之间构成有电磁线圈座腔(12);一电磁线圈(2),设在所述的电磁线圈座腔(12)中,电磁线圈(2)的出线端(21)穿过预设在磁轭(1)所对应于电磁线圈座腔(12)部位处的引出孔(15)后与电源电路连接;一弹簧(3),一端容纳于弹簧孔(111)中,并与调整螺钉(112)接触,另一端伸展于弹簧孔(111)外;一衔铁(4),座落于磁轭(1)的腔体内,与弹簧(3)接触,衔铁(4)的一侧中央具凹腔(41),四周间设有凹槽(42),凹槽(42)与定位突缘(13)相配合;一摩擦片(5),叠置于衔铁(4)上,中央具连轴块孔(51);一连轴块(6),设置于连轴块孔(51)中,中央和侧部分别开设有轴孔(62)和与轴孔(62)贯通的固定螺钉孔(61),固定螺钉孔(61)上配设有固定螺钉(6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平章建明蔡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美益电磁控制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