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微载体细胞培养的原位传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9728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微载体细胞培养的原位传代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三维微载体细胞培养的原位传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种子微载体接入新的微载体;所述种子微载体为培养有待传代细胞的微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避免了传统二维细胞的消化传代,既可减少消化液对细胞的损伤,又可省去消化传代等繁琐的操作过程,因此在大规模培养扩增时会节省相当的人力物力,并且可获取高质量细胞。节省时间,细胞消化下来再接种到需要时间操作,而此传代方式会省去操作时间。选择原位传代,不需要用到消化液等试剂耗材,精简过程、降低成本。

A method of in situ passage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microcarrier cell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维微载体细胞培养的原位传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微载体细胞培养的原位传代方法。
技术介绍
在细胞培养扩增过程中,细胞传代是一个关键步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细胞不断分裂,培养器皿表面逐渐长满细胞,细胞之间相互接触会发生接触性抑制,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因此需要将细胞收集再分成若干份,重新接种到若干个培养器皿内,以提供更多的培养表面,再进行培养。这一程序常称为传代或传代培养。对于贴壁细胞,无论采取二维培养或三维培养,传统意义的细胞传代需要将细胞从培养器皿的基底上(比如培养瓶、培养皿)收获下来(称为消化)之后再接种到新的培养器皿里进行传代。常用的消化方法主要有酶消化法、离子螯合剂、物理法和冷冻法。其中最常用的是酶消化法。酶消化的方法受消化液的种类、配制时间、加入培养瓶中的量、细胞类型、密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化过程中还需实时观察细胞的状态避免造成过度消化,否则对细胞损害很大。同样的,离子螯合剂、物理法(即直接吹打或用细胞刮子将干细胞刮下来)、冷冻法都对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现有的三维细胞传代,大多使用胰酶等消化细胞的试剂进行细胞的消化传代,将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维微载体细胞培养的原位传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种子微载体接入新的微载体;所述种子微载体为培养有待传代细胞的微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微载体细胞培养的原位传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种子微载体接入新的微载体;所述种子微载体为培养有待传代细胞的微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微载体中的细胞密度为1万-100万细胞/mg微载体;进一步地,所述种子微载体中的细胞密度为12万-50万细胞/mg微载体或者15万-50万细胞/mg微载体;和/或所述种子微载体与所述新的微载体的比例为0.0002-200mg种子微载体/mg新的微载体;进一步地,所述种子微载体与所述新的微载体的比例为1-3mg种子微载体/20mg新的微载体或2-6.7mg种子微载体/100mg新的微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基于三维细胞微载体培养的动态原位传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制备新的微载体悬液:将新的微载体置于内置叶轮细胞培养瓶中,按照1~2000μL:1mg微载体的比例加入细胞培养基,静置或搅拌0h以上,得到所述新的微载体悬液;(A2)制备种子微载体悬液:所述种子微载体中的细胞密度为1万-100万细胞/mg微载体,用细胞培养基将所述种子微载体重悬至0.1-50mg/mL,得所述种子微载体悬液;(A3)接种:将(A2)中制备的所述种子微载体悬液混入(A1)装有所述新的微载体悬液的所述内置叶轮细胞培养瓶中,所述种子微载体与所述新的微载体的比例为0.0002-200mg种子微载体/mg新的微载体,加入细胞培养基调整微载体与培养基的比例至1mg:1~1000μL,将所述内置叶轮细胞培养瓶置于搅拌器上并放入培养箱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0至100小时;(A4)培养:继续搅拌,完成所述动态原位传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基于三维细胞微载体培养的静态原位传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B1)制备种子微载体悬液:所述种子微载体中的细胞密度为1万-100万细胞/mg微载体,用细胞培养基将所述种子微载体重悬至0.1-50mg/mL,得所述种子微载体悬液;(B2)接种: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晓君刘伟张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