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54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穿戴部件,穿戴部件包括呈U型结构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和控制板,控制板上设置有开机键和模式键,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两个分别与第一连接部的两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间隔凸设有两个与控制板连接的导电弹片,第二连接部和导电弹片位于第一连接部的同侧;加载有量子能量的贴片,贴片包括胶粘层、附着在胶粘层上的磁粉层以及两个电极;贴片贴在使用者额部且穿戴部件穿戴在该使用者头上之后,两个导电弹片与两个电极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可睡前使用,通过将脉冲波、磁粉和量子能量三者相结合,可以有效改善人的睡眠,达到利于人体健康的目的。

An Intelligent Wear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本技术涉及可用于穿戴的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人晚上为什么一定要睡觉?中医认为,人只有进入深睡眠的时候,脑电波才和整个宇宙的能量波频次相等,这种能量才会进入人的身体,生发养气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所以,人睡觉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把车开进停车场的过程,而是把整个身体开进保养修理厂充电加油的过程。人作为自然的产物,身体体内振动的频次如果与大自然不和谐,就容易导致失眠或疾病。而那些长期被头痛困扰、患有忧郁症以及精神紧张的人群,失眠问题非常严重,长此以往,身体能获得的能量越来越少,反过来又影响睡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身体越来越差。为了改善睡眠,人们不得不去寻医问药,但是效果较差,而且难以根治。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改善睡眠的穿戴设备,该类穿戴设备可以直接穿戴在头上并与额部相贴合,通过检测使用者的心率和脑电波来播放不同的音乐,以实现改善睡眠的目的。然而该类穿戴设备是在使用者睡觉的时候使用,因此难免会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影响使用者的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睡前使用的智能穿戴设备,可有效改善使用者的睡眠。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穿戴部件,所述穿戴部件包括呈U型结构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开机键和模式键,通过按压所述模式键可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档位并可在功率增加模式、功率限制模式和功率下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间隔凸设有两个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导电弹片,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导电弹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同侧;加载有量子能量的贴片,所述贴片包括基层、粘接在所述基层上的胶粘层、附着在所述胶粘层上的磁粉层以及位于所述基层与所述胶粘层之间的两个电极,两个所述电极间隔设置,所述基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电极外露的通孔;所述贴片贴在使用者额部且所述穿戴部件穿戴在该使用者头上之后,两个所述导电弹片与两个所述电极一一抵接。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电流ADC采集装置,当所述电流ADC采集装置采集到智能穿戴设备的负载电流突然下降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入休眠状态。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蜂鸣器,按压所述模式键时可触发所述蜂鸣器发出警示信号。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贴片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设于所述基层远离所述胶粘层的一侧并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的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部可插入所述限位槽中并与所述限位槽卡接,以使两个所述导电弹片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一一接触。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中间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部沿竖直方向的厚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连接部为可伸缩结构。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孔,所述中间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通过弹性部件可伸缩安装于所述导孔内并可通过紧固件固定。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与使用者头部接触的一侧安装有可拆卸的防挤压层。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可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控制板的安装空间。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扣合时,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形成一个呈台阶型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耳柱和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柱远离所述连接耳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连接耳板的外周凸出于所述连接耳柱的外周;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耳帽,所述连接耳帽包括耳帽本体和开设于所述耳帽本体上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具有供所述连接耳板穿过的第一开口和供所述连接耳柱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贴片上设置磁粉层和加载量子能量,穿戴部件上的导电弹片与贴片上的电极接触导电后可以产生脉冲波,脉冲波磁粉和量子能量三者相结合,可以有效改善人的睡眠,从而达到利于人体健康的目的。本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睡前使用,相比于其他的必须睡眠中使用的穿戴设备而言,不会因为穿戴不舒适而反过来影响使用者的睡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流程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功率模式切换流程图。图1至4中:10、壳体;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限位槽;14、防挤压层;15、中间连接部;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卡接孔;104、卡接柱;105、孔盖;106、第一连接耳;107、第二连接耳;20、电源模块;30、控制板;31、开机键;32、模式键;33、导电弹片;34、电源信号灯;35、档位信号灯;40、标签;50、连接耳;51、连接耳柱;52、连接耳板;60、连接耳帽;61、耳帽本体;62、连接槽;100、贴片;110、基层;120、胶粘层;130、电极;140、保护膜层;150、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部件,所述穿戴部件包括呈U型结构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开机键和模式键,通过按压所述模式键可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档位并可在功率增加模式、功率限制模式和功率下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间隔凸设有两个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导电弹片,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导电弹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同侧;加载有量子能量的贴片,所述贴片包括基层、粘接在所述基层上的胶粘层、附着在所述胶粘层上的磁粉层以及位于所述基层与所述胶粘层之间的两个电极,两个所述电极间隔设置,所述基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电极外露的通孔;所述贴片贴在使用者额部且所述穿戴部件穿戴在该使用者头上之后,两个所述导电弹片与两个所述电极一一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部件,所述穿戴部件包括呈U型结构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开机键和模式键,通过按压所述模式键可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档位并可在功率增加模式、功率限制模式和功率下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间隔凸设有两个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导电弹片,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导电弹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同侧;加载有量子能量的贴片,所述贴片包括基层、粘接在所述基层上的胶粘层、附着在所述胶粘层上的磁粉层以及位于所述基层与所述胶粘层之间的两个电极,两个所述电极间隔设置,所述基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电极外露的通孔;所述贴片贴在使用者额部且所述穿戴部件穿戴在该使用者头上之后,两个所述导电弹片与两个所述电极一一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电流ADC采集装置,当所述电流ADC采集装置采集到智能穿戴设备的负载电流突然下降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入休眠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蜂鸣器,按压所述模式键时可触发所述蜂鸣器发出警示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设于所述基层远离所述胶粘层的一侧并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的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部可插入所述限位槽中并与所述限位槽卡接,以使两个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贤梅
申请(专利权)人:贝乐广州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