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954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包括:环形输水暗渠、集水坑、抽水泵、连通管、集水凹槽、不透水盖板、泵送管、过滤端头,所述环形输水暗渠包括外壁、填充物、过滤管道、透水孔,所述集水坑通过连通管与环形输水暗渠相连,所述抽水泵分别放置在集水坑和集水凹槽中,所述集水凹槽直接与环形输水暗渠相连,所述不透水盖板和过滤端头均位于环形输水暗渠和集水凹槽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地下水位线和污染源之间设计了环形输水暗渠,改变了污染源周围的水流方向,控制了污染物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而向四周扩散,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传统防控法方工程量小、工时短,耗费人工和材料成本低,对地下污染源的防控效果好。

A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Mine Waste 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防控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
技术介绍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诸多采矿活动如矿坑排水、矿石及废石堆所产生的淋滤水、矿山工业和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造成各种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氯化合物,燃料油,机油,二恶英或重金属如镉,铅,铜,锌,镍,铬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常年沉积,使得污染源下沉至地下水位线以下,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这些污染物从土壤颗粒间隙中随着地下水的扩散到周边的土体、水体和空气中,严重危害矿山的土壤环境和矿区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对于这类土壤污染物的处理方法有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其中对于低于地下水位线下的土壤污染主要采用原位修复技术中的水洗处理法,通常在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前和处理过程中常采用的防控手段是物理隔离,即在污染区域的外边缘设计防止扩散的壁板,将大量的钢板桩连续的推入地下,这种污染防控方法不仅提高土壤修复所需的总成本,同时施工复杂,工程量较大,耗时较长,且不能及时的对地下污染源进行有效防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包括:环形输水暗渠、集水坑、抽水泵、连通管、集水凹槽、不透水盖板、泵送管、过滤端头,所述环形输水暗渠包括外壁、填充物、过滤管道、透水孔,所述集水坑通过连通管与环形输水暗渠相连,所述抽水泵分别放置在集水坑和集水凹槽中,所述集水凹槽直接与环形输水暗渠相连,所述不透水盖板和过滤端头均位于环形输水暗渠和集水凹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包括:环形输水暗渠、集水坑、抽水泵、连通管、集水凹槽、不透水盖板、泵送管、过滤端头,所述环形输水暗渠包括外壁、填充物、过滤管道、透水孔,所述集水坑通过连通管与环形输水暗渠相连,所述抽水泵分别放置在集水坑和集水凹槽中,所述集水凹槽直接与环形输水暗渠相连,所述不透水盖板和过滤端头均位于环形输水暗渠和集水凹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水暗渠设置于土壤一定深度,位于污染地的地下水位线下方,污染区域上方,整体与土壤表面保持水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水暗渠的水平投影为多边形,横截面为矩形,具体投影形状根据污染区域的形状来设计,保证将污染区域被包围在环形输水暗渠内部,且污染区域边缘距离多边形临近边的最短垂直距离为5m~10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材质为透水混凝土或透水砖砌成,透水系数为0.8mm/s~15mm/s,孔隙率为25%~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由吸附颗粒和砾石组成,其中吸附颗粒和砾石按照体积比为(1-3):5进行均匀混合,砾石的粒径为5cm~10cm,起到支撑和过滤的作用,吸附颗粒的粒径为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雅楠高树龙王酉宁赵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