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导管及导引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导管及导引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用导管为了避免在穿刺入口处时卡在血管壁外侧或撕裂血管壁造成大出血,将导管体的横截面制作为与导管横截面之间的夹角较小的斜面,以便于在穿刺入血管时能够滑畅、不损伤血管壁的同时也可以顺利刺入血管。但此时,导管体的横截面不能起到支撑血管壁的作用,极易在血管拐弯处和/或静脉管壁塌陷时被“贴壁”,发生血管或导管壁堵塞或不完全堵塞。如果在进行血液、药物或营养物质的输送的,可能会因血管或导管堵塞造成输送通道不畅通,妨碍治疗进行。如果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可能会因血流量下降造成CRRT运行停机、阻碍治疗进行。单腔导管、双腔导管、多腔导管均存在血管壁塌陷“贴壁”现象。比如,随着血液透析治疗的不断深入研究及临床实践发现,采用双腔导管进行治疗比单腔导管效果更好。但现有的双腔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双腔导管在血管穿刺时,导管体的横截面外形的端口,会在穿刺入口处时卡在血管壁外侧或撕裂血管壁造成大出血。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在穿刺入口处时卡在血管壁外侧或撕裂血管壁造成大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体和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导管体内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导管体插入血管的导引芯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8 CN 20182115033661.一种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体和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导管体内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导管体插入血管的导引芯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管外部、过渡连接部和尾部,所述管外部露出于所述第一导管体外,所述过渡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管体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外部的外轮廓为流线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过渡连接部的宽度,所述管外部沿所述第一导管体横截面方向的长度为9-11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芯装置还包括用于手持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尾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为环状、柱形、圆形或锥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芯装置与所述第一导管体为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芯装置与所述第一导管体通过医用胶实现可拆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体的纵截面与所述第一导管体的横截面沿导引芯装置延伸方向的夹角为45度到135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小于90度。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导管还包括第二导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