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芸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951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包括:主体、电热丝、调温开关、电源插头、输液管、魔术贴、固定环;所述主体侧视为圆环状;所述电热丝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调温开关设置在电热丝的一侧,且调温开关与电热丝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插头设置在调温开关的一侧,且电源插头与调温开关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所述输液管设置在主体的上部;所述魔术贴设置在主体的上侧,且魔术贴与主体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环设置在主体两侧,且固定环与主体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通过对现有辅助输液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具有能够加热药液、固定输液管、且结构简单易携带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pediatric in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能够加热药液的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以用于给患者注射,但是在现有的注射过程中,多数仅通过将输液瓶置于高处,然后通过输液管对患者进行注射,其具有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药液的储存原因,在冬季时药液温度较低,在对患者进行注射时,容易因为药液的温度过低使患者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且易引发不良反应;2、在对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注射时,由于其活泼好动,极易导致输液管产生拉动,造成针口处的身体损伤。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及固定输液管功能的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冬季时药液温度较低,在对患者进行注射时,容易使患者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且易引发不良反应,在对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注射时,由于其活泼好动,极易导致输液管产生拉动,造成针口处的身体损伤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包括:主体、电热丝、调温开关、电源插头、输液管、魔术贴、固定环、套筒、支撑垫、卡箍、连接板、弹力带;所述主体侧视为圆环状;所述电热丝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调温开关设置在电热丝的一侧,且调温开关与电热丝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插头设置在调温开关的一侧,且电源插头与调温开关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所述输液管设置在主体的上部;所述魔术贴设置在主体的上侧,且魔术贴与主体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环设置在主体两侧,且固定环与主体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主体包括套筒、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设置在套筒的侧部,且支撑垫与套筒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环包括:卡箍、连接板、弹力带;所述卡箍设置在连接板的上侧,且卡箍与连接板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弹力带设置在连接板的两侧,且弹力带与连接板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所述支撑垫共设置有两处,且该两处支撑垫呈对称设置在套筒两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所述魔术贴的一侧与主体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魔术贴的另一侧与主体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所述固定环共设置有两处,且该两处固定环呈对称设置在两处支撑垫的上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所述两处支撑垫侧视结构为半圆环状,且该两处支撑垫为下半圆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所述主体的材质为舒适绒材质,且主体的上部设置有一处凹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所述固定环的卡箍为塑料材质,且固定环的连接板为硅胶材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加热丝的固定用主体,使该装置可对患者手臂进保温,且可以固定患者的手臂,防止儿童在输液时手臂产生大幅度的移动造成针口处损伤。2、本技术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置两处具有卡箍的固定环,在患者进行输液时,输液管可通过两处卡箍略微卡紧,防止输液管被扯动造成针口处损伤。3、本技术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通过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一处凹槽,用于放置输液管,从而对输液管进行加热,避免因药液温度过低使患者产生不舒适感,且主体材质为舒适绒材质,使该装置便于携带存放。4、本技术通过对现有辅助输液装置的改进,具有能够加热药液、固定输液管、且结构简单易携带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点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电热丝2、调温开关3、电源插头4、输液管5、魔术贴6、固定环7、套筒101、支撑垫102、卡箍701、连接板702、弹力带7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电热丝2、调温开关3、电源插头4、输液管5、魔术贴6、固定环7、套筒101、支撑垫102、卡箍701、连接板702、弹力带703;主体1侧视为圆环状;电热丝2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调温开关3设置在电热丝2的一侧,且调温开关3与电热丝2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电源插头4设置在调温开关3的一侧,且电源插头4与调温开关3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输液管5设置在主体1的上部;魔术贴6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且魔术贴6与主体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固定环7设置在主体1两侧,且固定环7与主体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主体1包括套筒101、支撑垫102;支撑垫102设置在套筒101的侧部,且支撑垫102与套筒10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固定环7包括:卡箍701、连接板702、弹力带703;卡箍701设置在连接板702的上侧,且卡箍701与连接板702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弹力带703设置在连接板702的两侧,且弹力带703与连接板702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具体的,如图一所示,支撑垫102共设置有两处,且该两处支撑垫102呈对称设置在套筒101两侧,用于在输液时支撑手臂。具体的,如图四所示,魔术贴6的一侧与主体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魔术贴6的另一侧与主体1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用于固定输液管。具体的,如图一所示,固定环7共设置有两处,且该两处固定环7呈对称设置在两处支撑垫102的上侧,用于固定输液管。具体的,两处支撑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其具有能够加热药液,固定输液管的优点;包括:主体(1)、电热丝(2)、调温开关(3)、电源插头(4)、输液管(5)、魔术贴(6)、固定环(7)、套筒(101)、支撑垫(102)、卡箍(701)、连接板(702)、弹力带(703);所述主体(1)侧视为圆环状;所述电热丝(2)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调温开关(3)设置在电热丝(2)的一侧,且调温开关(3)与电热丝(2)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插头(4)设置在调温开关(3)的一侧,且电源插头(4)与调温开关(3)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所述输液管(5)设置在主体(1)的上部;所述魔术贴(6)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且魔术贴(6)与主体(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环(7)设置在主体(1)两侧,且固定环(7)与主体(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主体(1)包括套筒(101)、支撑垫(102);所述支撑垫(102)设置在套筒(101)的侧部,且支撑垫(102)与套筒(10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环(7)包括:卡箍(701)、连接板(702)、弹力带(703);所述卡箍(701)设置在连接板(702)的上侧,且卡箍(701)与连接板(702)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弹力带(703)设置在连接板(702)的两侧,且弹力带(703)与连接板(702)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儿科输液用辅助装置,其具有能够加热药液,固定输液管的优点;包括:主体(1)、电热丝(2)、调温开关(3)、电源插头(4)、输液管(5)、魔术贴(6)、固定环(7)、套筒(101)、支撑垫(102)、卡箍(701)、连接板(702)、弹力带(703);所述主体(1)侧视为圆环状;所述电热丝(2)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调温开关(3)设置在电热丝(2)的一侧,且调温开关(3)与电热丝(2)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插头(4)设置在调温开关(3)的一侧,且电源插头(4)与调温开关(3)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所述输液管(5)设置在主体(1)的上部;所述魔术贴(6)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且魔术贴(6)与主体(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环(7)设置在主体(1)两侧,且固定环(7)与主体(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主体(1)包括套筒(101)、支撑垫(102);所述支撑垫(102)设置在套筒(101)的侧部,且支撑垫(102)与套筒(101)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环(7)包括:卡箍(701)、连接板(702)、弹力带(703);所述卡箍(701)设置在连接板(702)的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芸何远利
申请(专利权)人:邓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