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助力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485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康复助力架车,包括助力架、球铰型输液架、弹力轮、转椅和把手,所述助力架上设有输液座、托板、座板和扶手架,所述球铰型输液架包括球铰座和输液杆,所述球铰座的一侧设有空球体,所述输液杆上设有球体,所述输液杆通过球体和空球体的配合安装在球铰座上,所述输液杆的一端设有重力块,所述球铰座的另一侧设有回转柱,所述输液座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球铰型输液架通过回转柱和定位孔的配合安装在助力架上,所述扶手架上设有套管,所述把手套设在套管内,所述弹力轮包括导向轮、导向轮架和弹簧,该康复助力架车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适合推广。

A Rehabilitation Boo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助力架车
本技术是一种康复助力架车,属于康复助力机械

技术介绍
针对术后的病人,适当的康复锻炼是必备的一道诊疗方案,术后的病人,由于术后创口还未完全愈合,康复训练可以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平时我们所常见的术后锻炼过程中,通常采用简单的辅助工具来协助患者锻炼,但是我们常见的辅助工具有以下缺陷:1、结构简单,通常为单一钢架或是简单结构的推车来协助,由于这些器具较为沉重,需要患者付出很大的力度来移动辅助器具,同时简单的推车不具有刹车功能,容易造成患者摔倒,这样以来容易使创口开裂影响恢复,2、普通的钢架辅助工具上的输液架,在患者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冲击现象,进而容易导致输液瓶剧烈晃动,容易脱离输液架,3、普通的辅助钢架没有临时休息的座椅,在患者需要休息时需要到指定地点休息,进而对患者造成诸多不便,而且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康复助力架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康复助力架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合理,实用性高,适合推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康复助力架车,包括助力架、球铰型输液架、弹力轮、转椅、把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助力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架(1)、球铰型输液架(2)、弹力轮(3)、转椅(4)、把手(5)和手驱动组合轮(26),所述助力架(1)上设有输液座(6)、托板(7)、座板(8)和扶手架(9),所述球铰型输液架(2)包括球铰座(10)和输液杆(11),所述球铰座(10)的一侧设有空球体(12),所述输液杆(11)上设有球体(13),所述输液杆(11)通过球体(13)和空球体(12)的配合安装在球铰座(10)上,所述输液杆(11)的一端设有重力块(14),所述球铰座(10)的另一侧设有回转柱(15),所述输液座(6)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球铰型输液架(2)通过回转柱(15)和定位孔的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助力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架(1)、球铰型输液架(2)、弹力轮(3)、转椅(4)、把手(5)和手驱动组合轮(26),所述助力架(1)上设有输液座(6)、托板(7)、座板(8)和扶手架(9),所述球铰型输液架(2)包括球铰座(10)和输液杆(11),所述球铰座(10)的一侧设有空球体(12),所述输液杆(11)上设有球体(13),所述输液杆(11)通过球体(13)和空球体(12)的配合安装在球铰座(10)上,所述输液杆(11)的一端设有重力块(14),所述球铰座(10)的另一侧设有回转柱(15),所述输液座(6)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球铰型输液架(2)通过回转柱(15)和定位孔的配合安装在助力架(1)上,所述扶手架(9)上设有套管(16),所述把手(5)套设在套管(16)内,所述弹力轮(3)包括导向轮(17)、导向轮架(18)和弹簧(19),所述导向轮架(18)的一端设有回转销(20),所述导向轮(17)上设有回转孔,所述导向轮(17)通过回转孔和回转销(20)的配合安装在导向轮架(18)上,所述导向轮架(18)上设有立柱(21),所述弹簧(19)套设在立柱(21)上,所述座板(8)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弹力轮(3)通过立柱(21)和导向孔的配合安装在助力架(1)上,所述转椅(4)的底部设有圆柱(22),所述托板(7)上设有圆套管(23),所述转椅(4)通过圆柱(22)和圆套管(23)的配合安装在助力架(1)上,所述手驱动组合轮(26)包括固定架(27)、手驱动轮(28)和过渡轮(29),所述固定架(27)上设有转轴一(30)和转轴二(31),所述手驱动轮(28)套设在转轴一(30)上,所述过渡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慧乔莉娜王惠君禹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