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科整形用手术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47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伤科整形用手术台,包括固定导轨、床板、隔菌机构、床架和移动床体,所述床架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板上方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导轨,两个所述固定导轨上安装有隔菌机构,所述隔菌机构包括无菌保护罩、导向板、移动床体、调温烤灯和扶手,床板上表面的右端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横向安装在床板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双轴电机前后两侧的床板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移动床体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轴电机、齿轮和齿条,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床位的转移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同时在转移过程中运动十分不平稳导致造成二次伤害问题。

An Operating Table for Plastic Surgery in Burn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科整形用手术台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烧伤科整形用手术台。
技术介绍
烧伤整形是指在烧伤后的整形修复。烧创伤后畸形表现为组织缺损、移位或增生。临床表现轻者累及外观的美容、严重者往往导致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烧伤整形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原则上,对于组织移位者,采用组织复位术;组织过多者,应采用组织切除术;组织缺损者,应采用组织移植术,在烧伤整形的手术中,手术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不足:(1)现有技术在手术后不能保证患者的手术位置处于无菌的环境导致康复效果差;(2)现有技术在进行床位的转移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同时在转移过程中运动十分不平稳导致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烧伤科整形用手术台,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床位的转移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同时在转移过程中运动十分不平稳导致造成二次伤害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科整形用手术台,包括固定导轨、床板、隔菌机构、床架和移动床体,所述床架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板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科整形用手术台,包括固定导轨(1)、床板(2)、隔菌机构(3)、床架(6)和移动床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6)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床板(2),所述床板(2)上方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导轨(1),两个所述固定导轨(1)上安装有隔菌机构(3),所述隔菌机构(3)包括无菌保护罩(9)、导向板(7)、移动床体(12)、调温烤灯(8)和扶手(10),所述移动床体(12)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板(7),两个所述导向板(7)安装在固定导轨(1)上,所述移动床体(12)上表面的前后两侧位置上开设有滑槽(11),两个所述滑槽(11)设置在靠近固定导轨(1)一侧,所述无菌保护罩(9)安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科整形用手术台,包括固定导轨(1)、床板(2)、隔菌机构(3)、床架(6)和移动床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6)的上方位置上安装有床板(2),所述床板(2)上方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导轨(1),两个所述固定导轨(1)上安装有隔菌机构(3),所述隔菌机构(3)包括无菌保护罩(9)、导向板(7)、移动床体(12)、调温烤灯(8)和扶手(10),所述移动床体(12)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板(7),两个所述导向板(7)安装在固定导轨(1)上,所述移动床体(12)上表面的前后两侧位置上开设有滑槽(11),两个所述滑槽(11)设置在靠近固定导轨(1)一侧,所述无菌保护罩(9)安装在滑槽(11)内部,且无菌保护罩(9)与滑槽(1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床板(2)上表面的右端安装有双轴电机(16),所述双轴电机(16)横向安装在床板(2)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双轴电机(16)前后两侧的床板(2)上安装有主动轮(15),两个所述主动轮(15)通过转轴与床板(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2)左端的前后两侧位置上对称安装有从动轮(18),两个所述从动轮(18)通过转轴与床板(2)之间转动连接,且从动轮(18)与床板(2)之间的转轴上安装有齿轮(14),所述床板(2)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炯波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