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少华专利>正文

一种肢体外伤承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947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外伤承重装置,包括管柱、滑槽、隔板、挡条、卡槽、滑块、安装槽、定位器、底座、支柱、弧形板、弹性带,所述管柱为矩形体,所述管柱内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管柱顶面贯穿,所述滑槽中部有隔板隔开,所述管柱顶面两端设有挡条,所述管柱顶面开有多个等距的矩形卡槽,所述滑块与管柱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一端设有安装槽,另一端设有底座,所述定位器连接于安装槽内,所述底座顶部垂直设有支柱,所述支柱顶部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固定有两根弹性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便患处的肢体放置,使伤口悬空,不易使伤口感染恶化。

A load-bearing device for extremity inju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外伤承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伤承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肢体外伤承重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肢体受到磕碰或咬伤后,会出现皮肤损坏的情况,经过药水涂抹消毒后伤口不能与物体接触,而肢体悬空容易疲倦,体力也无法坚持较长时间,需要绷带辅助,而在休息或睡觉时绷带无法较好的保护伤口,需要专门的肢体承重装置将患处与床体隔开,避免伤口感染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外伤承重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肢体外伤承重装置,包括管柱、滑槽、隔板、挡条、卡槽、滑块、安装槽、定位器、底座、支柱、弧形板、弹性带,所述管柱为矩形体,所述管柱内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管柱顶面贯穿,所述滑槽中部有隔板隔开,所述管柱顶面两端设有挡条,所述管柱顶面开有多个等距的矩形卡槽,所述滑块与管柱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一端设有安装槽,另一端设有底座,所述定位器连接于安装槽内,所述底座顶部垂直设有支柱,所述支柱顶部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固定有两根弹性带。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滑槽与滑块同为等腰梯形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定位器包括卡柱、扶板,所述卡柱一端通过圆柱销与安装槽铰接,所述卡柱与卡槽扣接,所述卡柱的长度大于卡槽长度,所述卡柱另一端设有厚度小于卡柱的扶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设有两个弧形板,用以防止受伤肢体,且弧形板内固定有弹性带,不易与肢体发生刮擦、磕碰,使肢体感到舒适,并且使患处悬空不易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接触,减小了伤口感染几率,伤口不易恶化,根据伤口大小,滑动滑槽内的滑块,调节两弧形板间的距离,且通过定位器固定弧形板位置,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管柱外观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滑块与底座和弧形板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定位器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柱,2、滑槽,3、隔板,4、挡条,5、卡槽,6、滑块,7、安装槽,8、定位器,9、底座,10、支柱,11、弧形板,12、弹性带,13、卡柱,14、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4所示,一种肢体外伤承重装置,包括管柱1、滑槽2、隔板3、挡条4、卡槽5、滑块6、安装槽7、定位器8、底座9、支柱10、弧形板11、弹性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1为矩形体,所述管柱1内部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与管柱1顶面贯穿,所述滑槽2中部有隔板3隔开,所述管柱1顶面两端设有挡条4,所述管柱1顶面开有多个等距的矩形卡槽5,所述滑块6与管柱1两侧的滑槽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6一端设有安装槽7,另一端设有底座9,所述定位器8连接于安装槽7内,所述底座9顶部垂直设有支柱10,所述支柱10顶部固定有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内固定有两根弹性带12。所述自由调节两弧形板11间的距离,实用性能增强。所述滑槽2与滑块6同为等腰梯形结构,滑块6不易从滑槽2内脱出。所述定位器8包括卡柱13、扶板14,所述卡柱13一端通过圆柱销与安装槽7铰接,所述卡柱13与卡槽5扣接,所述卡柱13的长度大于卡槽15长度,所述卡柱13另一端设有厚度小于卡柱13的扶板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所述将受伤肢体放于弧形板11的弹性带12上,将伤口置于两弧形板11之间,根据舒适度和伤口大小滑动滑块6,调节两弧形板11间的距离,通过定位器8固定滑块6位置,避免伤口与外界物体接触发生感染恶化。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外伤承重装置,包括管柱(1)、滑槽(2)、隔板(3)、挡条(4)、卡槽(5)、滑块(6)、安装槽(7)、定位器(8)、底座(9)、支柱(10)、弧形板(11)、弹性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1)为矩形体,所述管柱(1)内部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与管柱(1)顶面贯穿,所述滑槽(2)中部有隔板(3)隔开,所述管柱(1)顶面两端设有挡条(4),所述管柱(1)顶面开有多个等距的矩形卡槽(5),所述滑块(6)与管柱(1)两侧的滑槽(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6)一端设有安装槽(7),另一端设有底座(9),所述定位器(8)连接于安装槽(7)内,所述底座(9)顶部垂直设有支柱(10),所述支柱(10)顶部固定有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内固定有两根弹性带(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外伤承重装置,包括管柱(1)、滑槽(2)、隔板(3)、挡条(4)、卡槽(5)、滑块(6)、安装槽(7)、定位器(8)、底座(9)、支柱(10)、弧形板(11)、弹性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1)为矩形体,所述管柱(1)内部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与管柱(1)顶面贯穿,所述滑槽(2)中部有隔板(3)隔开,所述管柱(1)顶面两端设有挡条(4),所述管柱(1)顶面开有多个等距的矩形卡槽(5),所述滑块(6)与管柱(1)两侧的滑槽(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6)一端设有安装槽(7),另一端设有底座(9),所述定位器(8)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少华卢妙郝茂芝
申请(专利权)人:章少华卢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