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苗培养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32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种植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幼苗培养架。包括支撑框架和升降平台装置,升降平台装置以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支撑框架上设置竖直方向的升降轨装置;升降平台装置包括平台底板以及安装在平台底板底部的手轮调节装置和升降机构,手轮调节装置、升降机构、升降轨装置依次活动相连。平台底板上设置用于固定滑块的滑块固定架,支撑框架上设置竖直方向用于和滑块配合安装的导轨。滑块的前侧设置螺纹孔,在滑块螺纹孔内安装紧固手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幼苗培养架,可自由调节物架高度,便于重型盆栽的搬运,还可以用于调节每格物架的高度,以适应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高度变化。

A Seedling Cultur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苗培养架
本技术涉及种植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幼苗培养架。
技术介绍
对于高价值的植物,为避免室外天气的影响,可能会移植到室内进行人工栽培,因此往往会用到大量的物架,现有的物架一般单单采用固定框架结构,对于大型的盆栽,搬运很费力气,尤其搬运到高处。当植物生产一段时间后,植物生长过高,就必须得更换更高的物架,此时又得搬运,很费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幼苗培养架。一种幼苗培养架,包括支撑框架,其特点是,还包括升降平台装置,升降平台装置以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支撑框架上设置竖直方向的升降轨装置;升降平台装置包括平台底板以及安装在平台底板底部的手轮调节装置和升降机构,手轮调节装置、升降机构、升降轨装置依次活动相连。可便于对于较重的盆栽的高层搬运。还可以通过各层的盆栽植物生长高度,调节物架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平台底板上设置用于固定滑块的滑块固定架,支撑框架上设置竖直方向用于和滑块配合安装的导轨。便于升降平台装置上下升降运动,避免方向倾斜。优选的,所述手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平台底板底部的调节装置盒套以及可沿轴向旋转的前后方向的安装在调节装置盒套上的调节手轮。手轮调节装置设计到支撑框架前侧,并随平台底板一起上下移动,可以方便调节。优选的,所述的手轮调节装置还包括可沿轴向旋转的驱动主轴,在调节手轮固定第一蜗杆,在驱动主轴上安装与第一蜗杆相互啮合的第一蜗轮;或者在驱动主轴、调节手轮上安装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的啮合或者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使得相互交叉的调节手轮和驱动主轴传动。另外,通过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的啮合,由于蜗轮蜗杆的自锁属性,只能由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蜗轮转动,可以避免反转。优选的,所述升降轨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框架上的轨道固定架以及固定在轨道固定架上的定位轨道。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外壳、上部压力轴承、第二蜗轮、下部压力轴承和内螺纹圆筒,固定外壳固定在平台底板的底部,固定外壳的上下两端面设置通孔,上部压力轴承、第二蜗轮、下部压力轴承依次由上至下的叠加安装固定外壳内,内螺纹圆筒穿过下部压力轴承内圆和固定外壳下端通孔固定在第二蜗轮的下端面上;所述的定位轨道为与内螺纹圆筒相互配合的丝杆;驱动主轴两端安装与第二蜗轮相互啮合的第二蜗杆。通过上部压力轴承、第二蜗轮、下部压力轴承的组合使用,使得第二蜗轮可自由旋转,通过内螺纹圆筒与第二蜗轮固定连接,优选焊接,使得内螺纹圆筒与第二蜗轮同步转动。优选的,所述驱动主轴两端分别安装齿轮;所述的定位轨道为与驱动主轴上齿轮相互配合上下方向设置的长齿条。通过驱动主轴上齿轮与支撑框架上齿条轨道的配合,也可以实现升降平台装置沿长齿条上下运动。优选的,所述的滑块的前侧设置螺纹孔,在滑块螺纹孔内安装紧固手轮。通过紧固手轮紧固升降平台装置,从而实现升降平台装置长时间可靠的固定,防止意外滑落。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将支撑框架分成数列的竖杆,在前后相同列的竖杆之间设置用于挡光的隔板和用于支撑固定的前后连接杆,前后侧的竖杆分别通过前后侧的上下横梁固定,在后侧相邻竖杆之间设置后部加强横梁。通过隔板将各列的物架隔开,在使用时,可以对各物架给予不同的光照或水分,便于单独培养,互不影响。每列物架内安装数件升降平台装置数量可根据培养幼苗的高度决定,幼苗越短,意味着每层所需的物架高度也越短,此时可以安装多件升降平台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幼苗培养架,可自由调节物架高度,便于重型盆栽的搬运,还可以用于调节每格物架的高度,以适应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高度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上视结构斜视图。图2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下视结构斜视图。图3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框架结构斜视图。图4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升级平台结构上视斜视图。图5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升级平台结构下视斜视图。图6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升级平台结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升级平台结构仰视图。图8是图6的A-A视图。图9是图6的B-B视图。图10是图7的C-C视图。其中:1-支撑框架;2-升降平台装置;11-竖杆;12-横梁;13-前后连接杆;14-后部加强横梁;15-隔板;16-升降轨装置;17-导轨;21-平台底板;22-滑块;23-手轮调节装置;24-升降机构;161-轨道固定架;162-定位轨道;211-轨道槽口;212-滑块固定架;221-紧固手轮;231-调节装置盒套;232-调节手轮;233-驱动主轴;241-固定外壳;242-上部压力轴承;243-第二蜗轮;244-下部压力轴承;245-内螺纹圆筒;2311-加强筋板;2312-第二蜗杆支撑板;2321-第一蜗杆;2331-第一蜗轮;2332-第二蜗杆;2333-竖直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上视结构斜视图。图2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下视结构斜视图。图4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升级平台结构上视斜视图。一种幼苗培养架,包括支撑框架1和升降平台装置2,升降平台装置2以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支撑框架1上设置竖直方向的升降轨装置16。升降平台装置2包括平台底板21以及安装在平台底板21底部的手轮调节装置23和升降机构24,手轮调节装置23、升降机构24、升降轨装置16依次活动相连。本专利通过调节手轮调节装置23,来依次带动升降机构24沿着升降轨装置16上下移动。进而与升降机构24固定相连的升降平台装置2可以沿着升降轨装置16上下移动。实现升降平台装置2的高度调节。一方面,对于较重的盆栽,不方便搬到高层,可以先通过手轮调节装置23将高层的升降平台装置2放下来,放好重型盆栽后,就可以通过手轮调节装置23将升降平台装置2提升。另一方面,当各层的盆栽植物长高后,物架的高度不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本申请可以通过手轮调节装置23调节各层的高度,从而避免更换物架的麻烦。所述平台底板21上设置用于固定滑块22的滑块固定架212,支撑框架1上设置竖直方向用于和滑块22配合安装的导轨17。一般支撑框架1内有多列物架,可以在每个物架内设置两根或四根竖向的导轨17,用于保证升降平台装置2的受力平衡,避免方向倾斜,导致滑块22和导轨17运行时卡死。实施例2如图5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升级平台结构下视斜视图。图7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升级平台结构仰视图。图10是图7的C-C视图。进一步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手轮调节装置23包括固定在平台底板21底部的调节装置盒套231以及可沿轴向旋转的前后方向的安装在调节装置盒套231上的调节手轮232。通过前后设置调节手轮232以手动操作升降平台装置2的升降,当使用调节手轮232调节时,手轮调节装置23随平台底板21一起上下移动,人在支撑框架1前侧,可以方便调节。实施例3如图5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升级平台结构下视斜视图。图7是本技术幼苗培养架的升级平台结构仰视图。图8是图6的A-A视图。图9是图6的B-B视图。进一步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的手轮调节装置23还包括可沿轴向旋转的驱动主轴233,在调节手轮232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苗培养架,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平台装置(2),升降平台装置(2)以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支撑框架(1)上设置竖直方向的升降轨装置(16);升降平台装置(2)包括平台底板(21)以及安装在平台底板(21)底部的手轮调节装置(23)和升降机构(24),手轮调节装置(23)、升降机构(24)、升降轨装置(16)依次活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苗培养架,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平台装置(2),升降平台装置(2)以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支撑框架(1)上;支撑框架(1)上设置竖直方向的升降轨装置(16);升降平台装置(2)包括平台底板(21)以及安装在平台底板(21)底部的手轮调节装置(23)和升降机构(24),手轮调节装置(23)、升降机构(24)、升降轨装置(16)依次活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底板(21)上设置用于固定滑块(22)的滑块固定架(212),支撑框架(1)上设置竖直方向用于和滑块(22)配合安装的导轨(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苗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调节装置(23)包括固定在平台底板(21)底部的调节装置盒套(231)以及可沿轴向旋转的前后方向的安装在调节装置盒套(231)上的调节手轮(2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幼苗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轮调节装置(23)还包括可沿轴向旋转的驱动主轴(233),在调节手轮(232)固定第一蜗杆(2321),在驱动主轴(233)上安装与第一蜗杆(2321)相互啮合的第一蜗轮(2331);或者在驱动主轴(233)、调节手轮(232)上安装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幼苗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轨装置(16)包括固定在支撑框架(1)上的轨道固定架(161)以及固定在轨道固定架(161)上的定位轨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向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坤联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