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28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包括桌面、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置于桌面与夹持机构之间,升降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桌面下端面、夹持机构的上端面通过转动组连接,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缸,转动组包括固定座、套装在固定座外圈的轴承以及套装在轴承外圈的连接壳,连接壳与升降机构的侧端活动铰接,由上至下贯穿连接壳、轴承至固定座设有螺栓,连接壳围绕轴承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桌面水平方向任意角度转动、提高使用舒适度的优点。

A Rotating Standing and Sitting Dual-purpose Office Lift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
技术介绍
:现代办公人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作业,会引起诸如颈椎病、坐骨神经痛之类的疾病。医学专家们建议这些操作人员应该避免长时间的久坐,以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但由于工作紧张,这些操作人员很难抽时间站起来放松一下。如果能够站起来也可以操作电脑的话,可谓是一举两得,也就是既不延误工作,又改变了长时间坐的姿势,因此越来越多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现有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解决了现有长时间久坐的的缺陷,实现站与坐的交替使用,但是现有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存在如下缺点:1、无法实现桌面的角度转动,尤其对于那种夹持在外部平台的升降桌来说,桌面只能上下升降却无法实现水平方向的任意转动,相对降低了使用舒适度;2、传统的办公升降桌要摆放在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尺寸有所要求,桌面比较大于升降桌的尺寸,无法满足小桌子人群的使用;3、键盘托板的与桌面的连接方式较为固定,使用舒适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桌面水平方向任意角度转动、提高使用舒适度的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包括桌面、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置于桌面与夹持机构之间,升降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桌面下端面、夹持机构的上端面通过转动组连接,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缸,转动组包括固定座、套装在固定座外圈的轴承以及套装在轴承外圈的连接壳,连接壳与升降机构的侧端活动铰接,由上至下贯穿连接壳、轴承至固定座设有螺栓,连接壳围绕轴承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座靠近升降机构的端面设有固定环板,固定环板套装在固定座的外侧,置于下方的固定座与夹持机构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置于上方的固定座与桌面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连接壳包括套装在轴承外圈的圆筒部以及置于圆筒部一端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截面为圆弧状结构,上下设置的两个连接壳的连接部开口方向相向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升降机构还包括一前一后平行设置的前臂、后臂以及置于桌面下方的把手,把手与驱动缸通过钢丝绳连接,前臂与后臂相向设置且内部具有容驱动缸嵌入的空腔,前臂、后臂的上下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两个连接壳前后端活动铰接,前臂的下端与对应的连接壳之间设有铰接轴,驱动缸的上端与后臂的内侧壁连接且该端靠近桌面设置,驱动缸的下端与铰接轴连接且该端靠近夹持机构设置,前臂与后臂的外侧套装有U型状套壳。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夹持机构包括与置于下方的转动组连接的横板以及置于横板侧端下方垂直设置的竖板,竖板的内侧设有连接板,贯穿连接板设有竖直设置的夹持杆,夹持杆的上端设有夹紧块,夹持杆的下端设有拧紧把手。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桌面下方设有键盘托板,键盘托板与桌面下端面通过滑动组连接且键盘托板随着滑动组在桌面下方前后移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键盘托板包括放置键盘的水平板以及置于水平板后侧的倾斜板,倾斜板的上端高于水平板设置且倾斜板的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插板,水平板与倾斜板的宽度一致,插板水平插入滑动组设置且在滑动组内前后移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滑动组包括置于桌面下端面的C型轨道,C型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插板的移动方向一致,插板水平插入C型轨道设置,同时插板的下方螺纹连接有拧紧螺母,拧紧螺母的上端竖直贯穿插板且靠近C型轨道的内侧面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升降机构置于桌面与夹持机构之间并通过转动组铰接连接,转动组的轴承带动连接壳转动,连接壳与升降机构连接,实现升降机构上端与下端水平方向任意角度的转动,提高使用舒适度,采用夹持机构则无需要求外部桌面平台的尺寸大小,满足小桌子人群的使用。2、固定环板套装在固定座的外侧,同时又与夹持机构、桌面连接,固定环板的设置起到稳固固定座的作用,加大了与夹持机构、桌面的接触面积,使升降机构与夹持机构、桌面的连接更加稳固。3、连接壳包括圆筒部以及连接部,圆筒部便于与轴承连接,而连接部为圆弧状结构,且上下两个连接部的开口相向设置,便于连接部与升降机构连接。4、升降机构包括前臂与后臂,驱动缸置于前臂与后臂之间,保护驱动缸,同时驱动缸的伸缩则实现前臂与后臂的上下升降,U型状套壳的设置起到放置驱动缸、前臂、后臂直接裸露在外部,提高产品的美观性。5、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杆、夹紧块、拧紧把手,可将整个升降桌加持在外部的平台上,且夹持稳固,拆卸方便。6、键盘托板通过滑动组实现前后方向的移动,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使用需求,而拧紧螺母的设置起到固定或拆卸插板与C型轨道的作用,若使用者不想使用键盘托板,则可拧松拧紧螺母将键盘托板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的转动组的拆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的键盘托板与滑动组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1-桌面、2-驱动缸、3-固定座、4-轴承、5-连接壳、6-螺栓、7-固定环板、8-圆筒部、9-连接部、10-前臂、11-后臂、12-把手、13-铰接轴、14-套壳、15-横板、16-竖板、17-连接板、18-夹持杆、19-夹紧块、20-拧紧把手、21-水平板、22-倾斜板、23-插板、24-C型轨道、25-拧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桌面1、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置于桌面1与夹持机构之间,升降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桌面1下端面、夹持机构的上端面通过转动组连接,如图2、图3所示,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缸2,转动组包括固定座3、套装在固定座3外圈的轴承4以及套装在轴承4外圈的连接壳5,连接壳5与升降机构的侧端活动铰接,由上至下贯穿连接壳5、轴承4至固定座3设有螺栓6,连接壳5围绕轴承4转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升降机构置于桌面与夹持机构之间并通过转动组铰接连接,转动组的轴承4带动连接壳5转动,连接壳5与升降机构连接,实现升降机构上端与下端水平方向任意角度的转动,提高使用舒适度,采用夹持机构则无需要求外部桌面平台的尺寸大小,满足小桌子人群的使用。进一步的,固定座3靠近升降机构的端面设有固定环板7,固定环板7套装在固定座3的外侧,置于下方的固定座3与夹持机构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置于上方的固定座3与桌面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固定环板7套装在固定座3的外侧,同时又与夹持机构、桌面1连接,固定环板7的设置起到稳固固定座3的作用,加大了与夹持机构、桌面1的接触面积,使升降机构与夹持机构、桌面1的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的,连接壳5包括套装在轴承4外圈的圆筒部8以及置于圆筒部8一端的连接部9,连接部9的截面为圆弧状结构,上下设置的两个连接壳5的连接部9开口方向相向设置,圆筒部8便于与轴承4连接,而连接部9为圆弧状结构,且上下两个连接部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面、夹持机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置于桌面与夹持机构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桌面下端面、夹持机构的上端面通过转动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缸,所述转动组包括固定座、套装在固定座外圈的轴承以及套装在轴承外圈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与升降机构的侧端活动铰接,由上至下贯穿连接壳、轴承至固定座设有螺栓,所述连接壳围绕轴承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面、夹持机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置于桌面与夹持机构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桌面下端面、夹持机构的上端面通过转动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缸,所述转动组包括固定座、套装在固定座外圈的轴承以及套装在轴承外圈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与升降机构的侧端活动铰接,由上至下贯穿连接壳、轴承至固定座设有螺栓,所述连接壳围绕轴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靠近升降机构的端面设有固定环板,所述固定环板套装在固定座的外侧,置于下方的固定座与夹持机构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置于上方的固定座与桌面的下端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包括套装在轴承外圈的圆筒部以及置于圆筒部一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截面为圆弧状结构,上下设置的两个连接壳的连接部开口方向相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可旋转的站坐两用办公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一前一后平行设置的前臂、后臂以及置于桌面下方的把手,所述把手与驱动缸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前臂与后臂相向设置且内部具有容驱动缸嵌入的空腔,所述前臂、后臂的上下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两个连接壳前后端活动铰接,所述前臂的下端与对应的连接壳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久正人体工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