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924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有机‑无机杂化硅聚合物溶胶的合成;(2)稀释杂化硅聚合物溶胶;(3)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4)盐酸蒸汽修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溶剂流散沉积技术结合低温盐酸蒸汽后修饰的方法,制备得到了技术尺度上可扩大的杂化硅TFC膜。

Preparation of a porous organic support/microporous hybrid silicon composite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领域,尤其是涉及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桥接二氧化硅是由硅网络中不同的有机桥接基团组成的一类新兴的纳米多孔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物化及结构特性,如孔径、柔韧性、表面润湿性和化学稳定性,已成为气液与液体分离膜的候选材料。传统的杂化硅膜大多是制作在在多孔平板或管状陶瓷支架上,昂贵的陶瓷支撑体、复杂的制造工艺和制膜的低重现性继续限制着它们的大规模工业化制造,而多孔有机支撑体以其低廉的成本、优良的性能和高的可加工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以有机撑体支撑的杂化硅TFC膜的制备方法得到了一些报道。例如,使用热扩展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溶胶-凝胶旋涂法,将有机-无机二氧化硅材料沉积到多孔有机撑体上。然而,等离子体沉积过程对器件和制备条件要求极高,而且杂化硅中的有机组分会被氧化降解,这削弱了杂化硅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溶胶-凝胶旋涂工艺由于不能制备大面积的膜,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应用。针对当前杂化硅复合膜合成方法的不足,我们采用一种溶剂流散沉积方法,结合低温盐酸蒸汽修饰,制备了多孔有机撑体支撑的杂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有机‑无机杂化硅聚合物溶胶的合成:将倍半硅氧烷单体与醇溶剂混合,进行水浴加热,在连续搅拌的条件下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浓盐酸,反应完成得到杂化硅聚合物溶胶;(2)稀释杂化硅聚合物溶胶:将所述的杂化硅聚合物溶胶冷却,按不同倍半硅氧烷单体浓度,将所述的杂化硅聚合物溶胶加入醇溶剂进行稀释;(3)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将多孔有机撑体固定在不锈钢板上,将已稀释的杂化硅聚合物溶胶沉积在有机撑体上,溶胶干燥后,形成薄膜,将薄膜加热固化,即得到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4)盐酸蒸汽修饰:将步骤(3)中得到的多孔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有机-无机杂化硅聚合物溶胶的合成:将倍半硅氧烷单体与醇溶剂混合,进行水浴加热,在连续搅拌的条件下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浓盐酸,反应完成得到杂化硅聚合物溶胶;(2)稀释杂化硅聚合物溶胶:将所述的杂化硅聚合物溶胶冷却,按不同倍半硅氧烷单体浓度,将所述的杂化硅聚合物溶胶加入醇溶剂进行稀释;(3)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将多孔有机撑体固定在不锈钢板上,将已稀释的杂化硅聚合物溶胶沉积在有机撑体上,溶胶干燥后,形成薄膜,将薄膜加热固化,即得到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4)盐酸蒸汽修饰:将步骤(3)中得到的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进行盐酸蒸汽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倍半硅氧烷单体为桥联结构的硅源前驱体,所述的桥联结构的硅源前驱体为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烯、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炔、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或巯基丁二酸功能化修饰的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的倍半硅氧烷单体为桥联结构的硅源前驱体,所述的桥联结构的硅源前驱体为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烯、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炔或巯基丁二酸功能化修饰的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有机撑体/微孔杂化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倍半硅氧烷单体、去离子水和盐酸的摩尔比为1:(5-240):(0.01-0.5);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倍半硅氧烷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耿浩李亚楠郑雅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