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23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半圆球形,其前端设有帽檐,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帽檐的上部外表面镶嵌固定照明灯开关,其上方设有打磨面罩;所述弧形连接条的左侧上方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高度比弧形连接条向上抬起的高度高,其后部连接安装电池组;所述内壳的后部通过隔块与外壳连接;所述隔块与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内活动放入防毒面具,且其后部连接封条布;外壳的中部前后两侧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过渡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部镶嵌安装有信号接收器,其下部连接耳罩;所述耳罩设有两个,沿外壳前后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时的需求,实用性较强。

A Multifunctional Safety Cap for Underground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
本技术涉及安全帽,具体是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由于地下综合管廊是密闭空间,在里面工作随时面临危险,通过佩戴的劳保,保护作业,应急作业,最常见的为安全帽,而现有的安全帽的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使用时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问题的要求,同时对信号的接收和成员之间的沟通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故需要使用新的安全帽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半圆球形,其前端设有帽檐,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帽檐的上部外表面镶嵌固定照明灯开关,其上方设有打磨面罩;所述打磨面罩呈圆弧型,由透明塑料制成,其上端连接固定弧形连接条;所述弧形连接条的左侧上方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高度比弧形连接条向上抬起的高度高,其后部连接安装电池组;外壳的内部提供泡沫连接块连接固定内壳;所述内壳的后部通过隔块与外壳连接;所述隔块与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内活动放入防毒面具,且其后部连接封条布;所述封条布的后端连接固定在外壳的左侧内壁上,右端缝入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粘接在内壳的左侧内壁上;外壳的中部前后两侧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过渡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部镶嵌安装有信号接收器,其下部连接耳罩;所述耳罩设有两个,沿外壳前后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连接条沿外壳的弧形布置,其前后两端通过连接扣连接在外壳的壁中;所述连接扣与外壳过盈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组镶嵌固定在外壳的壁中,其前部接入充电接口,与照明灯开关串联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毒面具的型号为3M320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号接收器采用TDX-328X型号,电性连接伸缩天线和麦克风。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天线镶嵌连接固定在外壳的中部外表面内。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麦克风通过麦克风支杆连接固定在连接板的右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安全帽的前部安装的打磨面罩,可以在下拉时有效的保护使用者的面部,同时照明灯提供在环境光源不够时的额外光源,而在后部设置的隐藏式的防毒面具,不仅不会占用壳体的空间,而且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取出保护使用者,同时由于安装伸缩天线和信号接收器,有助于增强使用者对信号的接收能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时的需求,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中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中存放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打磨面罩,2-照明灯开关,3-帽檐,4-弧形连接条,5-照明灯,6-充电接口,7-电池组,8-外壳,9-内壳,10-泡沫连接块,11-伸缩天线,12-隔块,13-防毒面具,14-存放腔,15-封条布,16-魔术贴,17-连接板,18-信号接收器,19-耳罩,20-麦克风支杆,21-麦克风,22-连接扣,23-过渡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外壳8;所述外壳8为半圆球形,其前端设有帽檐3,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帽檐3的上部外表面镶嵌固定照明灯开关2,其上方设有打磨面罩1;所述打磨面罩1呈圆弧型,由透明塑料制成,其上端连接固定弧形连接条4,用于保护脸部;所述弧形连接条4沿外壳8的弧形布置,其前后两端通过连接扣22连接在外壳8的壁中;所述连接扣22与外壳8过盈连接,使得打磨面罩1能向上掀起时固定住;弧形连接条4的左侧上方设有照明灯5;所述照明灯5的高度比弧形连接条4向上抬起的高度高,其后部连接安装电池组7,在接通电源时为使用者提供照明作用;所述电池组7镶嵌固定在外壳8的壁中,其前部接入充电接口6,与照明灯开关2串联连接,为照明灯5接入电流使用;外壳8的内部提供泡沫连接块10连接固定内壳9;所述内壳9的后部通过隔块12与外壳8连接,让使用者戴在头上使用;所述隔块12与外壳8和内壳9之间形成存放腔14;所述存放腔14内活动放入防毒面具13,且其后部连接封条布15;所述防毒面具13的型号为3M3200,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供使用者佩戴使用;所述封条布15的后端连接固定在外壳8的左侧内壁上,右端缝入魔术贴16,用于将防毒面具13封入在存放腔14内,同时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佩戴;所述魔术贴16粘接在内壳9的左侧内壁上,平时将存放腔14封住,紧急情况下方便取出防毒面具13,使用方便;外壳8的中部前后两侧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过渡连接板23;所述过渡连接板23的下方固定连接板17,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所述连接板17内部镶嵌安装有信号接收器18,其下部连接耳罩19;所述信号接收器18采用TDX-328X型号,电性连接伸缩天线11和麦克风21,接收处理广播信号,同时方便各使用者之间的通信;所述伸缩天线11镶嵌连接固定在外壳8的中部外表面内,增加信号接收能力;所述麦克风21通过麦克风支杆20连接固定在连接板17的右侧壁上;所述耳罩19设有两个,沿外壳8前后对称分布,覆盖到使用者的耳朵上,接听信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使用时,将外壳8和内壳9戴在头上,将耳罩19覆盖到耳朵上,当环境的光源不够时,使用照明灯开关2打开照明灯5,进行照明工作,而当需要防护面部时,向下拉动打磨面罩1到面部前方,保护面部,不需要时再向上抬起,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打开封条布15,从存放腔14内抽出防毒面具13戴上使用;正常情况下通过耳罩19接收信息,并且通过麦克风21进行沟通。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为半圆球形,其前端设有帽檐(3),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帽檐(3)的上部外表面镶嵌固定照明灯开关(2),其上方设有打磨面罩(1);所述打磨面罩(1)呈圆弧型,由透明塑料制成,其上端连接固定弧形连接条(4);所述弧形连接条(4)的左侧上方设有照明灯(5);所述照明灯(5)的高度比弧形连接条(4)向上抬起的高度高,其后部连接安装电池组(7);外壳(8)的内部提供泡沫连接块(10)连接固定内壳(9);所述内壳(9)的后部通过隔块(12)与外壳(8)连接;所述隔块(12)与外壳(8)和内壳(9)之间形成存放腔(14);所述存放腔(14)内活动放入防毒面具(13),且其后部连接封条布(15);所述封条布(15)的后端连接固定在外壳(8)的左侧内壁上,右端缝入魔术贴(16);所述魔术贴(16)粘接在内壳(9)的左侧内壁上;外壳(8)的中部前后两侧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过渡连接板(23);所述过渡连接板(23)的下方固定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内部镶嵌安装有信号接收器(18),其下部连接耳罩(19);所述耳罩(19)设有两个,沿外壳(8)前后对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为半圆球形,其前端设有帽檐(3),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帽檐(3)的上部外表面镶嵌固定照明灯开关(2),其上方设有打磨面罩(1);所述打磨面罩(1)呈圆弧型,由透明塑料制成,其上端连接固定弧形连接条(4);所述弧形连接条(4)的左侧上方设有照明灯(5);所述照明灯(5)的高度比弧形连接条(4)向上抬起的高度高,其后部连接安装电池组(7);外壳(8)的内部提供泡沫连接块(10)连接固定内壳(9);所述内壳(9)的后部通过隔块(12)与外壳(8)连接;所述隔块(12)与外壳(8)和内壳(9)之间形成存放腔(14);所述存放腔(14)内活动放入防毒面具(13),且其后部连接封条布(15);所述封条布(15)的后端连接固定在外壳(8)的左侧内壁上,右端缝入魔术贴(16);所述魔术贴(16)粘接在内壳(9)的左侧内壁上;外壳(8)的中部前后两侧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过渡连接板(23);所述过渡连接板(23)的下方固定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内部镶嵌安装有信号接收器(18),其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强肖必成薛博陈雍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通广达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