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04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包括耳机主体、通电导线、副出音口、导体和定型软管,所述耳机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形变导线,且形变导线的外端连接有通电导线,所述耳机主体上安装有转动圈,且转动圈的外侧固定有定位钩,所述耳机主体的前端安装有胶质塞头,且胶质塞头的内侧设置有副出音口,所述耳机主体的外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圈,所述通电导线的内部设置有导体,且导体的外侧连接有定型软管,并且定型软管的外侧包裹有软橡胶外套。该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可以通过定位钩与耳朵耳甲腔的连接,将耳机主体固定在耳朵上,保证该耳机使用状态的稳定,也使该耳机符合人体工学,降低该耳机使用时的不适。

An Ergonomic Ear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
,具体为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
技术介绍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目前耳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种类样式也非常多,但是一些耳机在使用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有的耳机结构不符合人体工学,会导致耳机在使用时状态不稳定,或者使用不舒服,进而会影响到耳机使用的体验。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有的耳机结构不符合人体工学,会导致耳机在使用时状态不稳定,或者使用不舒服,进而会影响到耳机使用体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包括耳机主体、通电导线、副出音口、导体和定型软管,所述耳机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形变导线,且形变导线的外端连接有通电导线,所述耳机主体上安装有转动圈,且转动圈的外侧固定有定位钩,所述耳机主体的前端安装有胶质塞头,且胶质塞头的内侧设置有副出音口,所述耳机主体的外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圈,所述通电导线的内部设置有导体,且导体的外侧连接有定型软管,并且定型软管的外侧包裹有软橡胶外套。优选的,所述形变导线由导体、定型软管和软橡胶外套组成,且软橡胶外套融接在通电导线和定型软管上。优选的,所述转动圈为圆环形结构,且转动圈通过卡槽嵌入耳机主体的外侧,并且转动圈在卡槽内为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定位钩的外形为弧形结构,且定位钩与转动圈之间为一体化结构,并且转动圈和定位钩均为软橡胶材料。优选的,所述副出音口开设在胶质塞头内侧的耳机主体上,且副出音口在耳机主体上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1)在装置上设置有定位钩,可以通过定位钩与耳朵耳甲腔的连接,将耳机主体固定在耳朵上,进而保证了该耳机使用状态的稳定,也使该耳机符合人体工学,从而降低该耳机使用时的不适;(2)在定位钩和耳机主体之间设置有转动圈,可以通过转动圈使定位钩在耳机主体上转动,从而能够使该耳机再调节使用方位时,仍能够通过定位钩与耳朵耳甲腔的连接,将耳机主体固定在耳朵上,提高了该耳机的使用性能;(3)在该耳机主体上设置有形变导线,形变导线可以通过定型软管进行随意的定型弯曲,以方便将该耳机挂在耳朵上,提高了该耳机使用状态的稳定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耳机主体与转动圈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软橡胶外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耳机主体;2、形变导线;3、通电导线;4、转动圈;5、定位钩;6、副出音口;7、胶质塞头;8、卡槽;9、导体;10、定型软管;11、软橡胶外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形变导线2、通电导线3、转动圈4、定位钩5、副出音口6、胶质塞头7、卡槽8、导体9、定型软管10和软橡胶外套11,耳机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形变导线2,且形变导线2的外端连接有通电导线3,耳机主体1上安装有转动圈4,且转动圈4的外侧固定有定位钩5,耳机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胶质塞头7,且胶质塞头7的内侧设置有副出音口6,耳机主体1的外侧开设有卡槽8,且卡槽8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圈4,通电导线3的内部设置有导体9,且导体9的外侧连接有定型软管10,并且定型软管10的外侧包裹有软橡胶外套11。形变导线2由导体9、定型软管10和软橡胶外套11组成,且软橡胶外套11融接在通电导线3和定型软管10上,可以通过形变导线2的随意定型,以方便将该耳机挂在耳朵上,提高了该耳机使用状态的稳定性能,也提高了形变导线2使用的舒适、正常。转动圈4为圆环形结构,且转动圈4通过卡槽8嵌入耳机主体1的外侧,并且转动圈4在卡槽8内为转动结构,可以方便调节定位钩5的位置进而方便多方位的固定该耳机,增加了该耳机的使用功能。定位钩5的外形为弧形结构,且定位钩5与转动圈4之间为一体化结构,并且转动圈4和定位钩5均为软橡胶材料,可以保证定位钩5工作状态的稳定,也保证了定位钩5的使用舒适性。副出音口6开设在胶质塞头7内侧的耳机主体1上,且副出音口6在耳机主体1上对称设置,可以保证该耳机的出音效果,降低对耳朵的压迫感,提高了该耳机使用的舒适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时,首先要确定该耳机的使用方位,如果是将形变导线2和通电导线3下垂式使用时,要先调节定位钩5在耳机主体1上的位置,可以通过扭转耳机主体1上的转动圈4,使转动圈4在耳机主体1上的卡槽8内转动,便可以调节定位钩5在耳机主体1上的位置,使定位钩5能够正常使用,当定位钩5的位置调节好后,可以将胶质塞头7塞入耳道内,同时将定位钩5塞入耳甲腔内,便可以通过定位钩5将耳机主体1稳定在耳朵上,保证了该耳机使用状态的稳定;如果是将形变导线2和通电导线3绕在耳朵上使用时,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调节定位钩5的位置,使定位钩5既能够正常的卡在耳甲腔内,又可以使耳机主体1的下侧上翘,以方便形变导线2和通电导线3绕在耳朵上,在耳机主体1通过定位钩5稳定处于耳朵上后,可以将形变导线2进行弯曲,形变导线2在弯曲时,在定型软管10的作用下,会进行定型的弯曲,从而能够使形变导线2以弯曲状态挂在耳朵上,同时软橡胶外套11还可以提高形变导线2的使用舒适性,按照上述方式,便可以进一步的加强该耳机在耳朵上的固定效果,以上便是该耳机的使用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例如耳机主体1、通电导线3、副出音口6、导体9和定型软管10,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通电导线(3)、副出音口(6)、导体(9)和定型软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形变导线(2),且形变导线(2)的外端连接有通电导线(3),所述耳机主体(1)上安装有转动圈(4),且转动圈(4)的外侧固定有定位钩(5),所述耳机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胶质塞头(7),且胶质塞头(7)的内侧设置有副出音口(6),所述耳机主体(1)的外侧开设有卡槽(8),且卡槽(8)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圈(4),所述通电导线(3)的内部设置有导体(9),且导体(9)的外侧连接有定型软管(10),并且定型软管(10)的外侧包裹有软橡胶外套(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通电导线(3)、副出音口(6)、导体(9)和定型软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形变导线(2),且形变导线(2)的外端连接有通电导线(3),所述耳机主体(1)上安装有转动圈(4),且转动圈(4)的外侧固定有定位钩(5),所述耳机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胶质塞头(7),且胶质塞头(7)的内侧设置有副出音口(6),所述耳机主体(1)的外侧开设有卡槽(8),且卡槽(8)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圈(4),所述通电导线(3)的内部设置有导体(9),且导体(9)的外侧连接有定型软管(10),并且定型软管(10)的外侧包裹有软橡胶外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工学入耳结构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艳羽王三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昕宸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