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98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包括有壳体、电路板、电池和控制按钮,电路板连接有TYPE‑C端口和若干USB端口,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有MCU控制模块、功率转换电路和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数据传输芯片型号为GL850G。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充电宝中设置数据传输模块,使充电宝的功能更丰富性,不仅支持手机充电和快充协议,而且还支持笔记本电脑充电功能,最重要是还能一边给笔记本电脑充电,一边传输数据,同时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有效。用户除了携带必备办公设备后,只需再带一个充电宝即可,从而可极大地提高移动办公的便捷性。另外,采用数码管精确显示电量,让用户知道剩余电量准确值,以利于使用。

A Multifunctional Charging Treasure with Transmission D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移动电源(即充电宝)。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设备的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但便携式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电池电量不耐用的问题,如智能手机基本上一天一充,为了保持设备随时有电,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同时携带移动电源。然而,目前的充电普遍功能较少。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逐渐习惯于移动办公,经常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以实现无须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越做越薄,前者有的减配了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和减少了电池容量,后者减少电池容量,目的是为更多的高科技部件让位,虽然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但带来了外部传输数据不方便和机器耗电快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人除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还会携带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拓展器和笔记本电源线,但这种做法大大削弱了移动办公的方便性、因为需要携带更多的设备资源,违背了随时随地进行办公的目的,最后变成传统办公,享受不到移动办公带来的好处与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包括有壳体、电路板、电池和控制按钮,电池和电路板设置于壳体中,电路板连接有TYPE‑C端口和若干USB端口,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有MCU控制模块和功率转换电路,功率转换电路连接MCU控制模块,USB端口及TYPE‑C端口分别连接功率转换电路,控制按钮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形成对该充电宝工作模式的切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且数据传输模块与USB端口入TYPE‑C端口双向连接;MCU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HR8P506的控制芯片U9,数据传输模块采用型号为GL850G的数据传输芯片U10,数据传输芯片U10形成TY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包括有壳体、电路板、电池和控制按钮,电池和电路板设置于壳体中,电路板连接有TYPE-C端口和若干USB端口,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有MCU控制模块和功率转换电路,功率转换电路连接MCU控制模块,USB端口及TYPE-C端口分别连接功率转换电路,控制按钮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形成对该充电宝工作模式的切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且数据传输模块与USB端口入TYPE-C端口双向连接;MCU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HR8P506的控制芯片U9,数据传输模块采用型号为GL850G的数据传输芯片U10,数据传输芯片U10形成TYPE-C端口和USB端口间的数据交换的控制机构;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有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两者型号均为SEG7227YMS10,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及各自的外围电路分别形成USB端口的两个USB-A-Hub端口在充电与数据传输模式间切换的控制机构;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的2脚分别经过三极管Q14和三极管Q15与控制芯片U9的32脚连接,线路切换芯片U11的6脚和7脚分别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27脚28脚连接,线路切换芯片U12的6脚和7脚分别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8脚和9脚连接;USB-A-Hub端口的DP\DM脚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DP\DM脚连接时为数据传输模式,而USB-A-Hub端口的DP\DM与功率转换电路连接时为快速充电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有TYPE-C端口的功率转换电路,其采用型号为SC8802的功率转换芯片U15,功率转换芯片U15连接有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功率MOS管Q3、功率MOS管Q4及电感L1,其中电感L1的一端连接于功率MOS管Q2与功率MOS管Q3之间,同时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4脚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于功率MOS管Q1与功率MOS管Q4之间,同时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8脚连接;功率MOS管Q2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3脚连接,功率MOS管Q3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5脚连接,功率MOS管Q1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9脚连接,功率MOS管Q4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7脚连接;TYPE-C端口的接口J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17脚连接;功率转换芯片U15与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功率MOS管Q3、功率MOS管Q4及电感L1配合完成功率的转换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疆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