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防雷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95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防雷配电箱,包括避雷接收端、散热孔和避雷箱体,所述避雷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固定箱,所述内固定箱的外部设置有内绝缘橡胶层,所述内绝缘橡胶层的外部设置有外固定箱,所述外固定箱的外部设置有外绝缘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内绝缘橡胶层和外绝缘橡胶层双层绝缘,使外部打雷闪电不会与避雷箱体内部元器件通电接触,金属接收头接收闪电电流,通过导电线传导,从接地端传输到底面,使打雷闪电不会造成避雷箱体内部元器件的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避雷箱体两侧设置散热孔,一侧的散热孔进风,另一侧的散热孔排风,空气流通,有效提高避雷箱体内部的散热,提高元器件使用寿命。

An Integrated Lightning Protection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防雷配电箱
本技术属于配电箱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防雷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提高动力配电箱的操作可靠性,是创优质工程的目标。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一体化防雷配电箱防雷效果差,影响正常的使用,同时配电箱的散热不理想,影响元器件的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防雷配电箱,具有防雷效果好,散热理想,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防雷配电箱,包括避雷接收端(1)、散热孔(8)和避雷箱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箱体(9)的内部设置有内固定箱(6),所述内固定箱(6)的外部设置有内绝缘橡胶层(4),所述内绝缘橡胶层(4)的外部设置有外固定箱(3),所述外固定箱(3)的外部设置有外绝缘橡胶层(2),所述外绝缘橡胶层(2)的上端设置有避雷接收端(1),所述外绝缘橡胶层(2)的下端设置有接地端(5),所述内固定箱(6)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避雷箱体(9)的两侧均匀设置有散热孔(8);所述避雷接收端(1)包括绝缘筒(11)、金属接收头(12)和导电线(13),其中,所述外绝缘橡胶层(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防雷配电箱,包括避雷接收端(1)、散热孔(8)和避雷箱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箱体(9)的内部设置有内固定箱(6),所述内固定箱(6)的外部设置有内绝缘橡胶层(4),所述内绝缘橡胶层(4)的外部设置有外固定箱(3),所述外固定箱(3)的外部设置有外绝缘橡胶层(2),所述外绝缘橡胶层(2)的上端设置有避雷接收端(1),所述外绝缘橡胶层(2)的下端设置有接地端(5),所述内固定箱(6)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避雷箱体(9)的两侧均匀设置有散热孔(8);所述避雷接收端(1)包括绝缘筒(11)、金属接收头(12)和导电线(13),其中,所述外绝缘橡胶层(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绝缘筒(11),所述绝缘筒(11)的上端设置有金属接收头(12),所述金属接收头(12)的下端设置有导电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彬杨占森宋礼明韩生帮张全东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航天安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