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8775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检系统,通过第一摄像头对乘客拍照,获取乘客脸部信息,再通过控制器,将获取的乘客脸部信息与数据库的脸部信息对比,得到识别结果。如果脸部信息比对成功,此时,该乘客可携带自己的背包直接通过安检门;如果信息比对失败,此时,安检人员需要对该乘客进行人工安检或者安检人员要求该乘客将背包放回行李安检机。如此,通过识别装置,快速识别乘客类型,准确定位比对成功乘客,使之快速通过安检门,而无需在安检门通道处排队,这样,极大缓解了安检门通道拥挤现象。

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检系统
本技术涉及安检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安检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轨道交通站厅入口都会有一套安检系统,包含安检门、行李安检机等。其中安检门检测旅客是否带金属等危险品,行李安检机检测旅客箱包是否带危险品。同时,安检系统通常还会配备3名以上的安检人员,以对旅客进行人工安检。对于城市地铁乘客很大部分都是背包上班族,这些乘客通常每天固定往复在几个站点之间,且所携带的东西通常为上班所需物品。因此,为了减缓安检门通道处的拥堵压力,对于这部分乘客应该只需通过安检门,而无需将背包放入行李安检机。然而,目前的安检系统无法准确识别这部分乘客,因此,很难实现这些乘客只需通过安检门,同时,很难解决安检门通道处的拥堵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检系统,它能够有效识别旅客。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检系统,包括:机柜;与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位于所述安检门的一侧,所述识别装置包括机柜、第一摄像头、控制器及显示器,所述第一摄像头装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第一摄像头用于捕捉乘客脸部信息;所述控制器装设在所述机柜内,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乘客脸部信息与数据库的脸部信息对比;所述显示器装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识别结果。上述的安检系统,通过第一摄像头对乘客拍照,获取乘客脸部信息,再通过控制器,将获取的乘客脸部信息与数据库的脸部信息对比,得到识别结果。如果脸部信息比对成功,此时,该乘客可携带自己的背包直接通过安检门;如果信息比对失败,此时,安检人员需要对该乘客进行人工安检或者安检人员要求该乘客将背包放回行李安检机。如此,通过识别装置,快速识别乘客类型,准确定位比对成功乘客,使之快速通过安检门,而无需在安检门通道处排队,这样,极大缓解了安检门通道拥挤现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装设在所述机柜上,且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下方,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识别装置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转动装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显示器装设在所述转动轴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识别装置还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装设在所述机柜一侧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柜另一侧面上设有补光灯安装位;所述补光灯安装位处设有补光灯堵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柜包括柜体与装设在柜体上的支撑件,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上背向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一侧面上设有摄像头安装位;所述摄像头安装位处设有摄像头堵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上背向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摄像头,所述安检门为两个,所述识别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安检门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可打开的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识别装置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识别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机柜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安检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识别装置,110、机柜,111、柜体,1111、第一门体,1112、第二门体,112、支撑件,1121、补光灯堵板,1122、摄像头堵板,113、支撑座,120、第一摄像头,130、显示器,131、指示灯,132、第一安装孔,133、第二安装孔,140、控制器,150、第二摄像头,160、转动轴,170、补光灯,180、电源器件,200、安检门,300、行李安检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3及图5,一种安检系统,包括:安检门200与识别装置100。识别装置100位于安检门200的一侧,识别装置100包括机柜110、第一摄像头120、显示器130及控制器140。第一摄像头120装设在机柜110上,第一摄像头120用于捕捉乘客脸部信息。控制器140装设在机柜110内。第一摄像头120与控制器140电性连接。控制器140用于将乘客脸部信息与数据库的脸部信息对比。显示器130装设在机柜110上,显示器130与控制器140电性连接,显示器140用于显示识别信息。上述的安检系统,通过第一摄像头120对乘客拍照,获取乘客脸部信息,再通过控制器140,将获取的乘客脸部信息与数据库的脸部信息对比,得到识别结果。如果脸部信息比对成功,此时,该乘客可携带自己的背包直接通过安检门;如果信息比对失败,此时,安检人员需要对该乘客进行人工安检或者安检人员要求该乘客将背包放回行李安检机。如此,通过识别装置100,快速识别乘客类型,准确定位比对成功的乘客,使之快速通过安检门200,而无需在安检门200通道处排队,这样,极大缓解了安检门200通道拥挤现象。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安检系统还包括行李安检机300。如果脸部信息比对成功,显示器130则显示该乘客为常乘客,此时,该乘客可携带自己的背包直接通过安检门200;如果脸部信息比对失败,显示器130则显示该乘客不是常乘客,此时,安检人员需要对该乘客进行人工安检或者安检人员要求该乘客将背包放回行李安检机300。其中,常乘客可定义为在预设时间内通过安检门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乘客。进一步地,识别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摄像头150。第二摄像头150装设在机柜110上,且第二摄像头150位于第一摄像头120的下方,第二摄像头150与控制器140电性连接。由此可知,识别装置100通过两个摄像头对乘客脸部信息进行捕捉,极大提高了乘客信息获取的成功率。同时,第二摄像头150位于第一摄像头120下方,即,第二摄像头150与第一摄像头120拍摄的角度不同,如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摄像头150能够有效捕捉低头使用手机或者低头阅读的乘客脸部信息,而无需乘客重新抬头并调整角度,这样,极大提高了识别装置100的识别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乘客进站速度。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120与第二摄像头150所捕捉的脸部信息会通过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检门;与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位于所述安检门的一侧,所述识别装置包括机柜、第一摄像头、控制器及显示器,所述第一摄像头装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第一摄像头用于捕捉乘客脸部信息;所述控制器装设在所述机柜内,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乘客脸部信息与数据库的脸部信息对比;所述显示器装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识别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检门;与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位于所述安检门的一侧,所述识别装置包括机柜、第一摄像头、控制器及显示器,所述第一摄像头装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第一摄像头用于捕捉乘客脸部信息;所述控制器装设在所述机柜内,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乘客脸部信息与数据库的脸部信息对比;所述显示器装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识别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装设在所述机柜上,且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下方,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转动装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显示器装设在所述转动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上设有指示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兴曾庆宁杨浩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