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及具有其的净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及具有其的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高节水大通量净水机是当前净水机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大通量净水机的泵体的振动噪音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净水机的噪音体验。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减振脚垫进行减振,然而减振脚垫+连接紧固件的减振方式对泵体振动的衰减效果有限,仍然有较大的振动传递到壳体,壳体的辐射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所述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减小了泵体到壳体在轴向和径向上的振动传递,有利于改善壳体的辐射噪音。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的净水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上端形成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泵体的相对两侧;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设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接头设在所述出水口处;壳体,所述泵体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适于所述进水接头穿过的第一通孔、适于所述出水接头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上端形成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形成在所述泵体的周壁上,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泵体的相对两侧;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设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接头设在所述出水口处;壳体,所述泵体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适于所述进水接头穿过的第一通孔、适于所述出水接头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设在所述泵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呈板状的第一减震本体和设在所述第一减震本体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环绕所述第一减震本体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减震本体位于所述壳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上端形成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形成在所述泵体的周壁上,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泵体的相对两侧;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设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接头设在所述出水口处;壳体,所述泵体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适于所述进水接头穿过的第一通孔、适于所述出水接头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设在所述泵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呈板状的第一减震本体和设在所述第一减震本体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环绕所述第一减震本体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减震本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底壁和所述泵体的底面之间,所述连接套套设在所述泵体的外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本体的底面形成有多个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呈筒形且套设在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所述第二减震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减震件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具有间隙,和/或在所述泵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减震件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具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件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为长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件包括第二减震本体和设在所述第二减震本体的周向端面上的环形凸台,所述第二减震本体与所述环形凸台之间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包括内径不同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减震本体配合,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环形凸台配合,所述第二台阶面适于与所述第一台阶面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件的邻近所述泵体的端面上形成有减震孔,所述减震孔为盲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减震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减震孔沿所述第二减震件的周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李杨敏,左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