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834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包括缓冲池,所述缓冲池为砖混结构,所述缓冲池的前侧设有缓冲池出水口,所述缓冲池的侧面设有缓冲池入水口,所述缓冲池出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缓冲池入水口的竖直高度;所述缓冲池入水口上设有栅栏结构,所述缓冲池出水口上设有滤网结构。本装置先通过栅栏结构进行第一重粗过滤,第一重粗过滤去除体量较大的杂物,然后通过滤网结构进行第二重细过滤,第二重细过滤去除体量较小的杂物,且尼龙滤网可以有效防治观赏池里游鱼进入出水口。同时,过滤装置便于杂物的集中清理,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管道,堵塞排水管道。

A Landscape Pool Intak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个公园建有景观池,主要用于观赏游鱼、植物等,为实现环保和节约用水目的,观赏池基本采用水处理后循环应用。在当前的水循环应用中,较多的观赏池,采用将观赏池中的水通过出水管道,直接排除,进入水处理循环系统,这些经常在排水口,因采用直接在出水口放置滤网,防止游鱼或垃圾等进入管道,这种方法经常导致排水不足,导致观赏池水位升高。或将滤网去除,直接流入出水管道,这样处理,结果发生堵塞或游鱼进入管道的现象。因此,需要设置一种装置,既能够保证水量适宜,又能够避免管道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包括缓冲池,所述缓冲池为砖混结构,所述缓冲池的前侧设有缓冲池出水口,所述缓冲池的侧面设有缓冲池入水口,所述缓冲池出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缓冲池入水口的竖直高度;所述缓冲池入水口上设有栅栏结构,所述缓冲池出水口上设有滤网结构;所述滤网结构包括方形钢筋框架和尼龙滤网,所述尼龙滤网设置于所述方形钢筋框架内,所述方形钢筋框架的上部设有提绳,所述方形钢筋框架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缓冲池出水口的两侧设有滑道,所述滑槽与滑道相匹配。进一步,所述缓冲池从池底砌筑,所述缓冲池的整体结构为方形。进一步,所述缓冲池顶部设有木制栅栏结构式盖板。进一步,所述栅栏结构包括固定板和栅栏板,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栅栏板竖直设置,所述栅栏板通过焊接连接固定于固定板上。进一步,所述栅栏板为钢筋材料,所述栅栏板的间隙为2-3cm。进一步,所述缓冲池入水口和缓冲池出水口的规格直径均为30cm。进一步,所述缓冲池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进一步,所述尼龙滤网的孔径为0.5-1cm。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本装置先通过栅栏结构进行第一重粗过滤,第一重粗过滤去除体量较大的杂物,然后通过滤网结构进行第二重细过滤,第二重细过滤去除体量较小的杂物,且尼龙滤网可以有效防治观赏池里游鱼进入出水口。同时,过滤装置便于杂物的集中清理,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管道,堵塞排水管道。另外通过将缓冲池出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缓冲池入水口的竖直高度,使缓冲池入水口的水进入到缓冲池内先进行沉淀,使缓冲池上部的水流经过自然沉降后再由缓冲池出水口流出,减少了杂质进入到排水管道的数量,保证了整个观赏池水处理循环的正常运作。本技术满足稳定性、整体性和安全性需求,使用简单,施工成本低,便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滤网结构与滑道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栅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木制栅栏结构式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缓冲池;2-缓冲池出水口;3-缓冲池入水口;4-滤网结构;5-栅栏结构;6-方形钢筋框架;7-尼龙滤网;8-提绳;9-滑道;10-木制栅栏结构式盖板;11-固定板;12-栅栏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包括缓冲池1,所述缓冲池1为砖混结构,所述缓冲池1的前侧设有缓冲池出水口2,所述缓冲池1的侧面设有缓冲池入水口3,所述缓冲池出水口2的竖直高度大于缓冲池入水口3的竖直高度;所述缓冲池入水口3上设有栅栏结构5,所述缓冲池出水口2上设有滤网结构4。通过将缓冲池出水口2的竖直高度大于缓冲池入水口3的竖直高度,使缓冲池入水口3的水进入到缓冲池1内先进行沉淀,使缓冲池1上部的水流经过自然沉降后再由缓冲池出水口2流出,减少了杂质进入到排水管道的数量,保证了整个观赏池水处理循环的正常运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栏结构5包括固定板11和栅栏板12,所述固定板11水平设置,所述栅栏板12竖直设置,所述栅栏板12通过焊接连接固定于固定板11上。所述栅栏板12为钢筋材料,所述栅栏板12的间隙为2-3cm。通过栅栏结构5进行第一重粗过滤,第一重粗过滤去除体量较大的杂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结构4包括方形钢筋框架6和尼龙滤网7,所述尼龙滤网7设置于所述方形钢筋框架6内,所述方形钢筋框架6的上部设有提绳8,所述方形钢筋框架6的两侧设有滑槽(图中未画出),滑槽位于方形钢筋框架6的外侧面上,所述缓冲池出水口2的两侧设有滑道10,所述滑槽与滑道10相匹配。通过滤网结构4进行第二重细过滤,由尼龙滤网7过滤去除体量较小的杂物,且尼龙滤网7可以有效防治观赏池里游鱼进入出水口。同时,过滤装置便于杂物的集中清理,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管道,堵塞排水管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池1从池底砌筑,所述缓冲池1的整体结构为方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池1顶部设有木制栅栏结构5式盖板,可以移动,避免杂物落入缓冲池1的同时,有可在其上放置容器苗等植物,增添景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池入水口3和缓冲池出水口2的规格直径均为30c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池出水口2连接有排水管道(图中未画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尼龙滤网7的孔径为0.5-1cm。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缓冲池1可以调节对排水管道水量保持稳定,实现排水管道的出水量持续稳定,有效实现水处理需要的水量。缓冲池1上设有缓冲池出水口2和缓冲池入水口3,进水量满足出水量的需求。栅栏结构5和滤网结构4,实现了双层过滤,有效地减少了可见杂物等流入排水管道。同时缓冲池1上方的木制栅栏结构5式盖板,可以移动,避免杂物落入缓冲池1的同时,有可在其上放置容器苗等植物,增添景观。当滤网拦截较多青苔水绵等杂物时,可以将滤网提起,清理杂物,再放置回去,或更换尼龙滤网7,都比较方便。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技术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包括缓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为砖混结构,所述缓冲池的前侧设有缓冲池出水口,所述缓冲池的侧面设有缓冲池入水口,所述缓冲池出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缓冲池入水口的竖直高度;所述缓冲池入水口上设有栅栏结构,所述缓冲池出水口上设有滤网结构;所述滤网结构包括方形钢筋框架和尼龙滤网,所述尼龙滤网设置于所述方形钢筋框架内,所述方形钢筋框架的上部设有提绳,所述方形钢筋框架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缓冲池出水口的两侧设有滑道,所述滑槽与滑道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包括缓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为砖混结构,所述缓冲池的前侧设有缓冲池出水口,所述缓冲池的侧面设有缓冲池入水口,所述缓冲池出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缓冲池入水口的竖直高度;所述缓冲池入水口上设有栅栏结构,所述缓冲池出水口上设有滤网结构;所述滤网结构包括方形钢筋框架和尼龙滤网,所述尼龙滤网设置于所述方形钢筋框架内,所述方形钢筋框架的上部设有提绳,所述方形钢筋框架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缓冲池出水口的两侧设有滑道,所述滑槽与滑道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从池底砌筑,所述缓冲池的整体结构为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池进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琳赵勋诸亮张晓刘方军刘毛毛贾健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