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按压件以及骶骨按压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25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骶骨按压件,包含安静时在内即使在运动时也能够使骶骨本身稳定,从而能够改善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传递功能,提高运动功能。骶骨按压件(X)具备实心柱状的基部(21);以及从基部(21)的两侧部左右对称地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2),一对突出部(22)各自的外侧面(22b)彼此的宽度构成为比一对髂后上棘(13)之间的宽度小,一对突出部(22)的按压面(22a)仅按压骶骨(11)。

Sacral Compressor and Sacral Compress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骶骨按压件以及骶骨按压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压人的骶骨的骶骨按压件以及骶骨按压单元。
技术介绍
骶骨位于在大腿骨与脊柱之间支承身体的骨盆的中央。该骶骨与脊柱连接,所以担负稳定躯干的重要作用。以往,公知有集中按压包含该骶骨的骶髂关节、髂骨等周边来矫正躯干的骶骨按压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的骶骨按压件具备从腰部到骶骨部进行压迫的倒三角形的平板状垫,在该垫的中心部设置有加强件。记载了利用该加强件保持垫的形状,并且压迫腰以及骶骨来矫正脊柱。专利文献2的骶骨按压件由具备支承骶骨的抵接面、和将该抵接面的上两侧部切缺而形成并支承位于骶骨的两侧部的髂后上棘的支承面的板状部件构成。记载了将该板状部件放置在椅子的背板,若以由支承面支承髂后上棘并且使骶骨按压在抵接面的方式就座,则能够预防腰椎的障碍。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581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11946号公报骶髂关节位置构成骨盆的骶骨与髂骨之间,但现代人多少产生骶髂关节的不稳定性。其结果是,上半身与下半身的连动不稳定,成为运动功能的降低、腰痛的原因。专利文献1的骶骨按压件利用平板状垫从腰部到骶骨部进行压迫,所以不会限制骶骨的运动。同样,专利文献2的骶骨按压件也利用板状部件的支承面按压骶髂关节,所以也不会限制骶骨的运动。因此,并没有能够高效地改善运动功能。另外,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平板状垫中,无法仅可靠地按压骶骨。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骶骨按压件即使在静止时按压骶骨而能够预防腰椎的障碍,利用支承髂后上棘的支承面同时按压骶骨与骶髂关节,所以在运动时骶骨也不稳定,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传递功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期待一种骶骨按压件以及骶骨按压单元,其包含安静时在内即使在运动时也能够使骶骨本身稳定,从而能够改善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传递功能,提高运动功能。本专利技术的骶骨按压件的特征结构是以下方面,即具备:实心柱状的基部;以及从上述基部的两侧部左右对称地突出的一对突出部,一对上述突出部各自的外侧面彼此的宽度构成为比一对髂后上棘之间的宽度小,一对上述突出部的按压面仅按压骶骨。在本构成中,使一对突出部从基部的两侧部左右对称地突出,将该基部形成为实心柱状,所以例如若在基部的背面安装带并将突出部配置于骶骨,则能够使从基部朝向骶骨的方向的力向突出部的按压面可靠地传递。此时,在本构成中,构成为使一对突出部各自的外侧面彼此的宽度比一对髂后上棘之间的宽度小,该突出部具有仅按压骶骨的按压面。因此,该按压面仅按压骶骨而不会按压位于髂后上棘附近的骶髂关节,能够使骶骨稳定。即能够利用骶骨的稳定来改善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传递功能,所以骨盆稳定,步行、直立、旋转、侧屈等的功能得以提高,由此能够提高运动功能,并能够预防腰痛。另外,仅按压骶骨而将意识集中在骶骨,由此也成为提高所谓的丹田的意识的训练。这样,能够提供一种骶骨按压件,包含安静时在内即使在运动时,也能够使骶骨本身稳定,从而能够改善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传递功能,并提高运动功能。其它特征结构是以下这点,即一对上述突出部各自的外侧面彼此由越远离上述基部则越靠近的倾斜面构成。如本构成那样,若一对突出部各自的外侧面彼此由越远离基部则越靠近的倾斜面构成,则该倾斜面容易作为用于将突出部配置于比髂后上棘靠内侧的引导件而发挥功能,容易将骶骨按压件佩戴于身体。另外,即使在运动时按压面从骶骨向位置偏移的方向移动,利用该倾斜面按压面也很难成为按压髂后上棘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维持按压面仅按压骶骨的状态。其它特征结构是以下这点,即还具备:带,其固定于上述基部中的位于与上述突出部相反的一侧的背面,通过卷绕于人而朝向上述突出部作用按压力,上述基部的上述背面由凸状曲面构成。如本构成那样,若将基部的背面构成为凸状曲面,则在将带卷绕于人时带沿着基部的背面的凸状曲面而抵接,所以能够有效地提高突出部的按压面对骶骨的按压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骶骨的稳定性。其它特征结构是以下这点,即还具备:带,其固定于上述基部中的位于与上述突出部相反的一侧的背面,通过卷绕于人而朝向上述突出部作用按压力,上述基部的位于两侧的一对外侧面彼此由越远离上述突出部则越靠近的锥面构成。如本构成那样,若基部的外侧面彼此由越远离突出部则越靠近的锥面构成,则供带抵接的基部的背面的面积变小。其结果是,带相对于基部的每单位面积的抵接应力变大,所以能够有效地提高突出部的按压面对骶骨的按压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骶骨的稳定性。其它特征结构是如下这点,即上述按压面由平坦面形成。骶骨朝向背面以凸状弯曲。如本构成那样,若由平坦面构成按压骶骨的按压面则能够将按压力集中在凸状部分的一部分区域。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骶骨的稳定性。其它特征结构如下这点,即还具备从上述基部的上表面立起设置的立起设置部。如本构成那样,设置从基部的上表面立起设置的立起设置部,从而在将突出部的按压面仅按压在骶骨的状态下,能够沿着腰椎配置立起设置部。其结果是,若在骶骨被按压了的状态下翘腰则被立起设置部压迫,所以能够有意地矫正翘腰提高腰椎与骶骨的连动性。因此,能够改善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传递功能,能够提高运动功能。本专利技术的骶骨按压单元的特征结构如下,骶骨按压单元具备:骶骨按压件,其具有按压骶骨的按压面,该按压面的最外线彼此的宽度构成为比一对髂后上棘之间的宽度小;以及下半身服装,其在背部内侧固定有上述骶骨按压件,上述骶骨按压件相对于上述下半身服装的固定位置以上述按压面仅按压骶骨的方式设定。本构成的骶骨按压单元具备:具有按压骶骨的按压面的骶骨按压件和将骶骨按压件固定于背部内侧的下半身服装,骶骨按压件相对于下半身服装的固定位置以按压面仅按压骶骨的方式被设定。其结果是,通过仅穿上下半身服装,骶骨按压件就仅仅按压骶骨,并且利用下半身服装防止骶骨按压件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可靠地传递骶骨按压件的按压面的朝向骶骨的方向的力。另外,构成为骶骨按压件的按压面的最外线彼此的宽度比一对髂后上棘之间的宽度小,所以按压面仅按压骶骨而不会按压位于髂后上棘附近的髂骨,能够使骶骨稳定。即能够通过骶骨的稳定来改善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传递功能,所以骨盆稳定,步行、直立、旋转、侧屈等功能得以提高,由此能够提高运动功能,并预防腰痛。另外,仅按压骶骨而使意识集中在骶骨,由此也成为提高所谓的丹田的意识的训练。这样,能够提供一种骶骨按压单元,包含安静时在内即使在运动时,也能够使骶骨本身稳定,从而能够改善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传递功能,并提高运动功能。其它特征结构是以下这点,即还具备:能够卷绕在上述下半身服装的外周面的紧固带,在上述下半身服装的至少上述骶骨按压件所处的背面,设置有固定上述紧固带的卷绕位置的固定部。在本构成中,设置被卷绕在下半身服装的外周面的紧固带,该紧固带被固定于下半身服装中的骶骨按压件所处的背面。因此,能够使骶骨按压件的按压面对骶骨的按压力变大,能够进一步提高骶骨的稳定性。其它特征结构是以下这点,即上述骶骨按压件具有:固定于上述下半身服装的上述背部内侧的第一部件;具有上述按压面的第二部件;以及在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能够装卸地连接的第三部件。如本构成那样,作为骶骨按压件,设置有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能够装卸的第三部件,从而能够调整高度,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骶骨按压件,其中,具备:实心柱状的基部;以及从上述基部的两侧部左右对称地突出的一对突出部,一对上述突出部各自的外侧面彼此的宽度构成为比一对髂后上棘之间的宽度小,一对上述突出部的按压面仅按压骶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16 JP 2017-0050081.一种骶骨按压件,其中,具备:实心柱状的基部;以及从上述基部的两侧部左右对称地突出的一对突出部,一对上述突出部各自的外侧面彼此的宽度构成为比一对髂后上棘之间的宽度小,一对上述突出部的按压面仅按压骶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骶骨按压件,其中,一对上述突出部各自的外侧面彼此由越远离上述基部则越靠近的倾斜面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骶骨按压件,其中,还具备带,该带固定于上述基部中的位于与上述突出部相反的一侧的背面,并通过卷绕于人而朝向上述突出部作用按压力,上述基部的上述背面由凸状曲面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骶骨按压件,其中,还具备带,该带固定于上述基部中的位于与上述突出部相反的一侧的背面,并通过卷绕于人而朝向上述突出部作用按压力,上述基部的位于两侧的一对外侧面彼此由越远离上述突出部则越靠近的锥面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有限会社Q·O·L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