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19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化培养箱,涉及微生物学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门以及载物架,通过在箱体内设置转轴,并将载物架与箱体转动式装配,使载物架能够在箱体内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使得当操作者需要将位于箱体内远离箱门一端的玻璃容器取出时,可以先转动载物架,使位于箱体内远离箱门一端的玻璃容器转动至箱体内靠近箱门的一端,从而使操作者取出更方便,且取出过程中不易触碰到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从而降低操作者取出玻璃容器的过程中将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碰倒的机率,进而降低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

Biochemical incub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化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学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生化培养箱。
技术介绍
生化培养箱是一种专用恒温设备,可用于:水体分析,BOD测定,细菌、霉菌、微生物的培养和保存,植物栽培,育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通常会将待测物放置在玻璃容器中,然后将盛装有待测物的玻璃容器放置在箱体内的载物架上进行实验,为提高实验效率,通常会在载物架上同时放置多个玻璃容器。当操作者需要将载物架上远离箱门一端的玻璃容器取出时,需要先将手伸入箱体内远离箱门的一端,然后拿起载物架上远离箱门一端的玻璃容器,在这个过程中,操作者很容易触碰到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并将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碰倒,从而导致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化培养箱,便于操作者取放玻璃容器,从而降低玻璃容器被意外碰倒的机率,进而降低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化培养箱,包括:一侧开口的箱体、与所述箱体相装配并可与所述箱体盖合的箱门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载物架,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轴线与所述箱体的底壁垂直的转轴,所述载物架与所述箱体转动式装配,且所述载物架与所述箱体之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内设置转轴,并将载物架与箱体转动式装配,使载物架能够在箱体内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使得当操作者需要将位于箱体内远离箱门一端的玻璃容器取出时,可以先转动载物架,使位于箱体内远离箱门一端的玻璃容器转动至箱体内靠近箱门的一端,从而使操作者取出更方便,且取出过程中不易触碰到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从而降低操作者取出玻璃容器的过程中将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碰倒的机率,进而降低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与所述箱体固定,所述载物架与所述转轴在所述转轴的轴向固定、径向转动式装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载物架上玻璃容器在箱体内的位置时,可以绕转轴的轴线转动载物架,使载物架相对转轴转动,并使玻璃容器在箱体内的位置发生变化,操作方便,取出玻璃容器时不易将其他的玻璃容器碰倒,降低了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与所述箱体在所述转轴的轴向固定、径向转动式装配,所述载物架与所述转轴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载物架上玻璃容器在箱体内的位置时,可以绕转轴的轴线转动载物架,使载物架带动转轴相对箱体转动,从而使玻璃容器在箱体内的位置发生变化,操作方便,取出玻璃容器时不易将其他的玻璃容器碰倒,降低了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架呈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载物架设置为圆形,使得转动载物架的过程更顺利,且在箱体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箱体内能够设置的最大的圆形的载物架的底面积大于箱体内能够设置的最大的多边形的载物架的底面积,从而使得相同尺寸的箱体能够容纳的待测物更多,进而可以提高实验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架的边缘设置有环绕所述载物架的边缘一周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以阻挡载物架上的玻璃容器从载物架的边缘掉落,从而降低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同时降低玻璃容器被摔碎的机率,从而降低节省实验器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架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至少两个载物架,使得箱体内能够同时容纳更多的待测物,从而提高实验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门的中部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内嵌设有透明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透过透明板观察箱体内的待测物,便于及时观察实验情况,提高了生化培养箱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铰接,且所述箱门远离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之间的铰接轴的一端开设有便于操作者打开所述箱门的侧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握槽的设置便于操作者打开箱门,提高了生化培养箱的便利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箱体内设置转轴,并将载物架与箱体转动式装配,使载物架能够在箱体内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使得当操作者需要将位于箱体内远离箱门一端的玻璃容器取出时,可以先转动载物架,使位于箱体内远离箱门一端的玻璃容器转动至箱体内靠近箱门的一端,从而使操作者取出更方便,且取出过程中不易触碰到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从而降低操作者取出玻璃容器的过程中将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碰倒的机率,进而降低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2.通过将载物架设置为圆形,使得转动载物架的过程更顺利,且在箱体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箱体内能够设置的最大的圆形的载物架的底面积大于箱体内能够设置的最大的多边形的载物架的底面积,从而使得相同尺寸的箱体能够容纳的待测物更多,进而可以提高实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生化培养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生化培养箱的箱门打开后的细节图。附图标记:1、箱体;11、转轴;12、卡环;13、底壁;2、箱门;21、观察窗;22、透明板;23、侧握槽;3、载物架;31、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生化培养箱,包括箱体1、箱门2以及载物架3。箱体1的一侧开口,箱门2铰接在箱体1开口的一侧,箱体1内固定有转轴11,转轴11的轴线垂直于箱体1的底壁13,载物架3与转轴11在转轴11的轴向固定、径向转动式装配;且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1上固定套设有呈环状的卡环12,载物架3被卡在相邻两个卡环12之间;当操作者需要将位于箱体1内远离箱门2一端的玻璃容器取出时,可以先转动载物架3,使位于箱体1内远离箱门2一端的玻璃容器转动至箱体1内靠近箱门2的一端,从而使操作者取出更方便,且取出过程中不易触碰到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从而降低操作者取出玻璃容器的过程中将其他位置的玻璃容器碰倒的机率,进而降低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为便于操作者打开箱门2,在箱门2上远离箱门2与箱体1之间的铰接轴的一端开设有侧握槽23,提高了生化培养箱的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将载物架3设置为圆形,使得转动载物架3的过程更顺利,且在箱体1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箱体1内能够设置的最大的圆形的载物架3的底面积大于箱体1内能够设置的最大的多边形的载物架3的底面积,从而使得相同尺寸的箱体1能够容纳的待测物更多,进而可以提高实验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效率,在转轴11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载物架3,使得箱体1内能够同时容纳更多的待测物,从而提高实验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转轴11的轴线方向设置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载物架3。为降低玻璃容器从载物架3的边缘掉落的机率,在载物架3的边缘设置有挡板31,挡板31环绕载物架3的边缘一周,从而可以利用挡板31阻挡载物架3上的玻璃容器从载物架3的边缘掉落,降低实验中途失败的机率;同时降低玻璃容器被摔碎的机率,从而降低节省实验器材。另外,在箱门2的中部开设有观察窗21,并在观察窗21内嵌设透明板22,使得操作者可以透过透明板22观察箱体1内的待测物,便于及时观察实验情况,提高了生化培养箱的便利性。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转轴11与箱体1在转轴11的周向固定、径向转动式装配,而载物架3与转轴11固定,当需要调整载物架3上玻璃容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化培养箱,包括:一侧开口的箱体(1)、与所述箱体(1)相装配并可与所述箱体(1)盖合的箱门(2)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载物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轴线与所述箱体(1)的底壁(13)垂直的转轴(11),所述载物架(3)与所述箱体(1)转动式装配,且所述载物架(3)与所述箱体(1)之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轴(11)的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培养箱,包括:一侧开口的箱体(1)、与所述箱体(1)相装配并可与所述箱体(1)盖合的箱门(2)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载物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轴线与所述箱体(1)的底壁(13)垂直的转轴(11),所述载物架(3)与所述箱体(1)转动式装配,且所述载物架(3)与所述箱体(1)之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轴(11)的轴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与所述箱体(1)固定,所述载物架(3)与所述转轴(11)在所述转轴(11)的轴向固定、径向转动式装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与所述箱体(1)在所述转轴(11)的轴向固定、径向转动式装配,所述载物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少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味中王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