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永磁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030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转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永磁体、树脂端盖和树脂填充层,转子铁芯包括多组、每组多片扇形的矽钢片层叠相连,矽钢片两侧设有卡凸,矽钢片扇形尖端设有固定卡口,矽钢片中部设有通孔;永磁体与转子铁芯的每组矽钢片呈环状交错排列,树脂端盖和树脂填充层是在永磁体与转子铁芯外一体浇筑成型的树脂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整片式矽钢片,减小了矽钢片的生产模具大小,生产与加工更简单,降低了磁力的损耗,提高了转子的磁性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电机的性能;相比于传统的一体矽钢片,采用树脂浇筑层中的转轴孔与转轴固定连接,提高了转轴的绝缘性。

A High Efficiency Permanent Magnet Motor R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永磁电机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转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永磁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加工与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传统的电机设计与改进提供了条件。现有的永磁转子设计中,为了使生产加工方便并节约成本,通常采用矽钢片叠压或焊接成转子铁芯整体后,在其中插入长方体形状的永磁体,并用铝制上下盖通过铆接连接,组成电机的转子。然而,采用这种传统的矽钢片设计,其中心处靠近转轴处的矽钢片会分散永磁体的一部分磁通量,并且与转轴接触而使转轴的绝缘性差,且矽钢片的开模尺寸大,生产与加工时较为复杂与困难,导致最终铁芯的良品率低。且铝制的上下盖穿铆钉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机转子磁性利用率较低、转轴绝缘性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永磁电机转子。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两个树脂端盖和设于两个树脂端盖之间的树脂填充层;所述的转子铁芯包括多个铁芯单元,铁芯单元是由多片扇形的矽钢片层叠相连而成,矽钢片两侧设有卡凸,矽钢片扇形尖端设有固定卡口,矽钢片中部设有通孔;永磁体与转子铁芯的每组矽钢片呈环状交错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5)和永磁体(6),其特征是:还包括两个树脂端盖(7)和设于两个树脂端盖(7)之间的树脂填充层(8);所述的转子铁芯(5)包括多个铁芯单元,铁芯单元是由多片扇形的矽钢片(1)层叠相连而成,矽钢片(1)两侧设有卡凸(2),矽钢片(1)扇形尖端设有固定卡口(3),矽钢片(1)中部设有通孔(4);永磁体(6)与转子铁芯(5)的每组矽钢片(1)呈环状交错排列,永磁体(6)通过相邻两侧矽钢片(1)的卡凸(2)固定;所述的树脂端盖(7)和树脂填充层(8)是在永磁体(6)与转子铁芯(5)外一体浇筑成型的树脂件,树脂端盖(7)是设于转子铁芯(5)上下两面的圆柱体,树脂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5)和永磁体(6),其特征是:还包括两个树脂端盖(7)和设于两个树脂端盖(7)之间的树脂填充层(8);所述的转子铁芯(5)包括多个铁芯单元,铁芯单元是由多片扇形的矽钢片(1)层叠相连而成,矽钢片(1)两侧设有卡凸(2),矽钢片(1)扇形尖端设有固定卡口(3),矽钢片(1)中部设有通孔(4);永磁体(6)与转子铁芯(5)的每组矽钢片(1)呈环状交错排列,永磁体(6)通过相邻两侧矽钢片(1)的卡凸(2)固定;所述的树脂端盖(7)和树脂填充层(8)是在永磁体(6)与转子铁芯(5)外一体浇筑成型的树脂件,树脂端盖(7)是设于转子铁芯(5)上下两面的圆柱体,树脂填充层(8)贯穿固定卡口(3)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聪井赟黄柒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四格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