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799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支架结构包括:拖架本体,内部形成有供线缆、线管穿过的贯穿孔;以及设于所述拖架本体两侧的支腿,通过所述支腿支撑所述拖架本体,且所述支腿的底部装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轮子,通过所述轮子的转动带动所述拖架本体进行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架结构,套设在需敷设的线缆、线管上,通过支腿及轮子支撑在承载面上并可沿承载面进行移动,一方面避免了线缆、线管因摩擦而容易损坏的问题,另一方面轮子的移动可大大地节省了敷设所需的人力。在施工现场,可根据施工需要而将线缆、线管移动至所需位置,解决了固定式线缆、线管不能随时移动以满足施工需要的问题。

Mobile cable and pipeline support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现场,线缆、线管的敷设往往都是人工拖动进行的,即人工将线缆、线管拖拽到敷设区域,再将线缆、线管放到线槽内,拖拽的过程中,线缆、线管与地面摩擦容易损坏线缆、线管,另外由于线缆、线管的重量较大,需要耗费许多的人力。对于固定式的线缆、线管,比如固定式电缆,其只能敷设到电柜电箱之间,然而施工现场中,大多数的用电、用水等设备都会随着施工的需要而进行移动,固定式的线缆、线管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不能随时进行移动以满足施工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的人工拖拽线缆、线管过程中因摩擦而容易损坏线缆、线管和需要耗费许多人力的问题,还用于解决固定式线缆、线管不能移动而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包括:拖架本体,内部形成有供线缆、线管穿过的贯穿孔;以及设于所述拖架本体两侧的支腿,通过所述支腿支撑所述拖架本体,且所述支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架本体,内部形成有供线缆、线管穿过的贯穿孔;以及设于所述拖架本体两侧的支腿,通过所述支腿支撑所述拖架本体,且所述支腿的底部装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轮子,通过所述轮子的转动带动所述拖架本体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架本体,内部形成有供线缆、线管穿过的贯穿孔;以及设于所述拖架本体两侧的支腿,通过所述支腿支撑所述拖架本体,且所述支腿的底部装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轮子,通过所述轮子的转动带动所述拖架本体进行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的端部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拖架本体的侧部,通过转动调节可使得两侧的支腿的底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支腿的支撑角度可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架本体的侧部固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装设有与所述拖架本体的侧部相平行设置的连接轴;所述支腿的端部开设一连接孔,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且所述支腿的端部可绕所述连接轴进行转动调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安装框上对应的侧框之间支撑连接有支撑弹簧,通过两侧的支撑弹簧支撑所述支腿的端部并使所述支腿呈倾斜状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的长度可调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处安装有制动机构以固定所述轮子。7.一种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春董加举赵仁勇王光辉刘孝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