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94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它包括壳体、螺旋轴、回转支撑座、进料口、出料口、负压入口、驱动装置、传动联轴器、控制系统、脱气滤芯和变距螺旋叶片,壳体内安装有螺旋轴,螺旋轴的两端分别套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安装在壳体的端部,螺旋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回转支撑座上,壳体一侧的上部开有进料口,壳体另一侧的下部开有出料口,壳体的上部还开有负压入口,螺旋轴的一端通过传动联轴器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负压入口和驱动装置的信号端均与控制系统相连,壳体与螺旋轴之间设置有脱气滤芯,螺旋轴上设置有变距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脱气效果较好、速度快、能够替代人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优点。

A Spiral Mechanism for Degassing in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料螺旋的脱气装置,尤其是一种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早期粉料脱气多采取人工方式,操作繁琐、单调、重复,工人劳动强度大,脱气效果不佳,有些产品长期与人接触还会影响身体健康。由于工业产品千差万别,用户要求各不相同,很难形成统一的脱气模式和定型的脱气设备,因而粉料脱气工序长期以来成为连续化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此外,中国的劳工短缺越来越突出,未来五年中国劳动力增长率大幅减速,各地频繁出现用工荒现象。用工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企业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而随着人们对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高危、有毒、高温等恶劣条件的工作需要由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逐步替代。然而,应该认识到,我国的粉料脱气设备自动化水平总体还处于较低阶段。一些含量高的粉料脱气设备仍依靠国外进口来满足内需。这种过度依靠国外产品的现象,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粉料脱气包装工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脱气效果较好、速度快、能够替代人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它包括壳体、螺旋轴、回转支撑座、进料口、出料口、负压入口、驱动装置、传动联轴器、控制系统、脱气滤芯和变距螺旋叶片,壳体内安装有螺旋轴,螺旋轴的两端分别套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安装在壳体的端部,螺旋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回转支撑座上,壳体一侧的上部开有进料口,壳体另一侧的下部开有出料口,壳体的上部还开有负压入口,螺旋轴的一端通过传动联轴器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负压入口和驱动装置的信号端均与控制系统相连,壳体与螺旋轴之间设置有脱气滤芯,螺旋轴上设置有变距螺旋叶片。进一步地,壳体的下部还开有反吹空气入口,反吹空气入口与控制系统相连。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有脱气功能,通过脱气滤芯把物料里的压缩空气进行脱气,极大程度上减少粉料的含气量。2.本技术的脱气滤芯可根据不同的粉料特性采用不同过滤精度等级的滤芯,满足不同粉料的脱气需求。3.本技术通过控制系统对内脱气螺旋自动控制,实现了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同时也降低了成本。4.本技术的脱气滤芯可通过空气反吹反复使用,提高脱气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螺旋轴、3-回转支撑座、4-进料口、5-出料口、6-负压入口、7-驱动装置、8-传动联轴器、9-控制系统、10-密封装置、11-脱气滤芯、12-变距螺旋叶片、13-反吹空气入口、信号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公开一种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壳体1、螺旋轴2、回转支撑座3、进料口4、出料口5、负压入口6、驱动装置7、传动联轴器8、控制系统9、密封装置10、脱气滤芯11、变距螺旋叶片12和反吹空气入口13,壳体1内安装有螺旋轴2,螺旋轴2上设置有变距螺旋叶片12,壳体1与所螺旋轴2之间设置有脱气滤芯11,螺旋轴2的两端分别套有密封装置10,密封装置10安装在壳体1的端部,螺旋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回转支撑座3上,壳体1一侧的上部开有进料口4,壳体1另一侧的下部开有出料口5,壳体1的上部还开有负压入口6,壳体1的下部还开有反吹空气入口13,螺旋轴2的一端通过传动联轴器8与驱动装置7的驱动轴连接,负压入口6、反吹空气入口13和驱动装置7的信号端均与控制系统9相连。本技术专门设计了脱气滤芯11,通过脱气滤芯11把物料里的压缩空气进行脱气,极大程度上减少粉料的含气量;脱气滤芯11可根据不同的粉料特性采用不同过滤精度等级的滤芯,满足不同粉料的脱气需求;变距螺旋叶片12(叶片螺距越来越小,空间也就越小)可以在螺旋输送过程中对物料进行空间的上的挤压,减少了物料的含气量;控制系统9对内脱气螺旋自动控制,实现了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本技术通过控制系统9发出信号,自动打开负压入口6和驱动装置7,关闭反吹空气入口13,通过传动联轴器8从而带动变距螺旋叶片12进行转动,物料从进料口4进入,经过螺旋输送的过程中,物料一边被变距螺旋叶片12(叶片螺距越来越小,空间也就越小)挤压空间达到脱气效果,一边被脱气滤芯11进行抽气达到脱气效果,两者相结合使物料的含气量大幅度的减少,从而达到脱气效果,物料经出料口5被输送排成,完成一次脱气过程。因脱气滤芯11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被物料堵塞,堵塞后脱气滤芯11的脱气效果会大幅度降低,通过控制系统9关闭负压入口6和驱动装置7,打开反吹空气入口13对脱气滤芯11进行反吹,堵塞脱气滤芯11的物料会被清理畅通,通过控制系统9的自动化运行,实现了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本机构含有的各装置均为市面上常见的,其内部结构均为已知。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所述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包括壳体(1)、螺旋轴(2)、回转支撑座(3)、进料口(4)、出料口(5)、负压入口(6)、驱动装置(7)、传动联轴器(8)和控制系统(9),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所述螺旋轴(2),所述螺旋轴(2)的两端分别套有密封装置(10),所述密封装置(10)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端部,所述螺旋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撑座(3)上,所述壳体(1)一侧的上部开有所述进料口(4),所述壳体(1)另一侧的下部开有所述出料口(5),所述壳体(1)的上部还开有所述负压入口(6),所述螺旋轴(2)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联轴器(8)与所述驱动装置(7)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负压入口(6)和所述驱动装置(7)的信号端均与所述控制系统(9)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还包括脱气滤芯(11)和变距螺旋叶片(12),所述壳体(1)与所述螺旋轴(2)之间设置有所述脱气滤芯(11),所述螺旋轴(2)上设置有变距螺旋叶片(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所述粉料内脱气螺旋机构包括壳体(1)、螺旋轴(2)、回转支撑座(3)、进料口(4)、出料口(5)、负压入口(6)、驱动装置(7)、传动联轴器(8)和控制系统(9),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所述螺旋轴(2),所述螺旋轴(2)的两端分别套有密封装置(10),所述密封装置(10)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端部,所述螺旋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撑座(3)上,所述壳体(1)一侧的上部开有所述进料口(4),所述壳体(1)另一侧的下部开有所述出料口(5),所述壳体(1)的上部还开有所述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亮亮黄娟平丁伟甘培王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晟紫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