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771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包括:当前时间段内,基于POI数据计算车站的一定范围内的POI到对应车站的乘客走行时间;计算车站与其他车站之间的通行时间;根据乘客走行时间和通行时间,基于POI数据采用改进的机会模型对车站进行可达性计算;根据所述的可达性计算结果,识别出不同类型的车站。本方法可以弥补传统可达性测量中的不足,提高了识别精度。

Station Accessi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POI Data and Passenger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规划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私家车拥有量逐渐上升,城市尾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是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公共交通的可达性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其的依赖程度,较高水平的可达性公共交通更容易或得人们的认同。公交车站和地铁车站作为公交和地铁的停靠站,其可达性的衡量一直是现代交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现有交通可达性评价的方法中,潜力模型和机会模型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机会模型没有考虑距离衰减因素,而潜力模型对于出行时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定。另外,针对于乘客的走行时间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走行时间忽略;另一种是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设置为统一的经验值,但是第一种方法明显降低了准确度,第二种方法的虽然能够保证一定的精度,但是文献调查问卷的数量通常都是数量较大,获取的成本较高,而且回收周期较长。车站(公交车站和地铁车站统称为车站)的可达性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于公交车站的选择程度,车站的建设均需要安排线路和车辆,如果设置的车站流量较大,但可达性较差,那么就会导致很多人出行不便,或者设置的车站流量较小,但可达性较高,那么就会导致交通资源的浪费(除特殊照顾区域之外)。识别高流量低可达性的车站和低流量高可达性的车站,其中,对于高流量低可达性的车站,说明交通供给不足可以采用增加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发车频率等措施以改善车站的可达性,提升人们出行的便捷程度;对于低流量高可达性的车站,说明交通供给过剩或者因特殊区域的需求,供给过剩的车站可以采用减少公共交通线路、降低发车频率等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交通供给,提高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从而可以有效评估车站的建设水平,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意见,以制定合理的公共交通规划和建设政策。因此,亟需一种可以进行车站可达性评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前时间段内,基于POI数据计算车站的一定范围内的POI到对应车站的乘客走行时间;计算所述车站与其他车站之间的通行时间;根据所述乘客走行时间和通行时间,基于POI数据采用改进的机会模型对所述车站进行可达性计算;根据所述的可达性计算结果,识别出不同类型的车站。优选地,当前时间段分为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所述的高峰时段为7:00-9:00和17:00-19:00,其余时段为所述平峰时段。优选地,基于POI数据计算车站的一定范围内的POI到对应车站的乘客走行时间,包括:将距离POI最小的车站作为为POI提供服务的所述对应车站。优选地,基于POI数据计算车站的一定范围内的POI到对应车站的乘客走行时间,包括:所述的乘客走行时间为:POI到对应车站的欧氏距离乘以道路绕行比例,然后除以乘客的平均走行速度。优选地,计算所述车站与其他车站之间的通行时间,包括:计算所述车站的上车刷卡时间和终点其他车站的下车刷卡时间之间差值的绝对值,求取对应时段内多次出行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车站与其他车站之间的通行时间,若其中的换乘时间大于一定阈值,则不作为通行时间的计算。优选地,根据所述走行时间和通行时间,采用改进的机会模型对车站进行可达性计算,包括根据下式(1)的改进的机会模型对车站进行可达性计算:其中,Ai表示车站i的可达性;Mj表示车站j的机会数目,即车站一定范围内POI数量,Ti,j表示车站i到车站j的出行时间,其值等于一定范围内的POI到对应车站i的乘客走行时间与车站i到车站j的通行时间之和,单位为分钟,TH表示出行时间预算,f(Ti,j)表示出行时间Ti,j的函数。优选地,根据所述的计算结果,识别出不同类型的车站,包括:根据所述的计算结果,对相应的车站以及对应车站的客流流出量排序并分别按照等分原则进行级别划分,根据车站以及对应客流流出量的级别差值识别出不同类型的车站。优选地,一定范围为600m。优选地,道路绕行比例为1.312,所述的乘客的平均走行速度为4.8km/h。优选地,若其中的换乘时间大于一定阈值,则不作为通行时间的计算,包括:换乘地铁时间的一定阈值为20分钟,换乘公交时间的一定阈值为30分钟。由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基于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在现有机会可达性计算的基础上,考虑走行时间的影响,并通过POI数据,计算每个车站的走行时间,提高了可达性的计算精度,同时提出了改进的机会模型,将车站的流量和可达性划分等级,同时考虑早晚高峰的影响,将出行时间划分为高峰出行时间和平峰出行时间两个部分进行识别,可以弥补传统可达性测量中的不足,提高了识别精度,有效地识别出高流量低可达性的车站;本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城市,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车站规划与建设提供大量有效信息,辅助交通管理部门合理进行车站布设,最终减少高流量低可达性车站的数量,提高出行者的便利性,对公共交通车站规划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吸引更多的人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的基于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研究范围示意图;图3为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可达性评估后的高流量低可达性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目前学者尚未对可达性形成统一的定义,通常可达性可以理解为两点之间相互作用的便利程度。本文研究公共交通车站的可达性,将车站的可达性定义为:车站服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兴趣点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前时间段内,基于POI数据计算车站的一定范围内的POI到对应车站的乘客走行时间;计算所述车站与其他车站之间的通行时间;根据所述乘客走行时间和通行时间,基于POI数据采用改进的机会模型对所述车站进行可达性计算;根据所述的可达性计算结果,识别出不同类型的车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兴趣点POI数据和客流量的车站可达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前时间段内,基于POI数据计算车站的一定范围内的POI到对应车站的乘客走行时间;计算所述车站与其他车站之间的通行时间;根据所述乘客走行时间和通行时间,基于POI数据采用改进的机会模型对所述车站进行可达性计算;根据所述的可达性计算结果,识别出不同类型的车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前时间段分为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所述的高峰时段为7:00-9:00和17:00-19:00,其余时段为所述平峰时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POI数据计算车站的一定范围内的POI到对应车站的乘客走行时间,包括:将距离POI最小的车站作为为POI提供服务的所述对应车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POI数据计算车站的一定范围内的POI到对应车站的乘客走行时间,包括:所述的乘客走行时间为:POI到对应车站的欧氏距离乘以道路绕行比例,然后除以乘客的平均走行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所述车站与其他车站之间的通行时间,包括:计算所述车站的上车刷卡时间和终点其他车站的下车刷卡时间之间差值的绝对值,求取对应时段内多次出行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车站与其他车站之间的通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会君于文涛吴建军赵建东杨欣尹浩东屈云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