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40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包括由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和硅橡胶薄膜压片堆叠设置组成的试验样品、施压装置、压力传感器、电源、高电位电极、低电位电极和数据采集系统,低电位电极为环形电极,环形电极与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一体化设置,环形电极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和硅橡胶薄膜压片之间,高电位电极设置在环形电极的中心,电源正极接高电位电极,电源负极接环形电极,施压装置与试验样品连接并对试验样品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连接。能可靠地模拟电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与沿面放电的关系。

A Simulated Interface Discharge Test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Cable Intermediate J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试验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在电缆线路中扮演衔接、过渡重要角色,是电力输电系统最薄弱的环节和运行故障的典型部位,其安装界面压力合格是保证电缆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界面压力不足,导致电缆中间接头与电缆本体的复合界面上发生沿面放电故障,甚至酿成爆炸击穿等严重安全事故。因此探究电缆中间接头与电缆本体复合界面上的界面压力与沿面放电起始电压的大小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对电缆本体与中间接头复合界面的界面压力与沿面放电起始电压大小的关系研究较多,大部分学者将针-板电极放置在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与中间接头硅橡胶薄膜压片之间,在针电极侧施加高电压,板电极侧接地。该种实验方法施加在针-板电极之间的场强为极不均匀场强,与中间接头高压屏蔽管和应力锥间的稍不均匀场强差异大,因而只能定性分析界面的击穿电压与界面压力大小的关系;此外,该种方法的密封性较差,不能可靠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与电缆本体之间的密封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能可靠地模拟电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与沿面放电的关系,为分析界面压力对电缆本体与中间接头复合界面间沿面放电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包括由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和硅橡胶薄膜压片堆叠设置组成的试验样品,包括施压装置、压力传感器、电源、高电位电极、低电位电极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的低电位电极为环形电极,所述的环形电极与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一体化设置,所述的环形电极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和硅橡胶薄膜压片之间,所述的高电位电极设置在环形电极的中心,所述的电源正极接高电位电极,所述的电源负极接环形电极,所述的施压装置与试验样品连接并对试验样品施加压力,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连接。通过使用本装置,能够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的放电情况,由于电缆中间接头的高压屏蔽管与半导电带接触,半导电带绕包在压接管上,因此中间接头的高压屏蔽管、半导电带和压接管三者保持等电位,高压屏蔽管承受高电位;应力锥紧密搭接在电缆绝缘屏蔽层上,外侧包覆铜网接地,因此应力锥处为低电位。为了模拟电缆中间接头高压屏蔽管与应力锥间接近均匀的电场分布,因此环形电极的设计可以使电场近似均匀分布在环形电极中心及环形电极之间,从而实现模拟电缆中间接头高压屏蔽管与应力锥之间的电场分布特点,压力传感器和环形电极的设置可以充分保证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和硅橡胶薄膜压片之间的密封特性,为分析界面压力对沿面放电起始电压的影响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撑。进一步的,所述的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置于下层,所述的硅橡胶薄膜压片置于上层,所述的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面积小于硅橡胶薄膜压片的面积。可以提高电压施加方式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电极镀覆于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表面。具体地,环形电极模具放置在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上,用真空镀膜工艺技术,在真空室中加热金属材料,让金属材料的原子离析出打到所述交联聚乙烯压片薄膜上,制成的环形电极将嵌入在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内。将环形电极和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做成一体化可以可靠模拟电缆本体与中间接头界面密封性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电极由金制成。环形电极选择用导电性能良好、耐腐蚀性好且抗氧化的金属材料制成,因此优选采用金作为原料制成环形电极。进一步的,所述的高电位电极为圆形电极,所述的圆形电极设置在环形电极的中心且所述的圆形电极与环形电极相不接触,所述的圆形电极边缘各出均与环形电极内环间距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的圆形电极边缘与环形电极内环之间的间距为2-3mm。由于圆形电极与环形电极的间距将影响二者之间电场分布的均匀情况,本专利技术根据不同的尺寸调整不同的间距。进一步的,所述的施压装置包括上层玻璃板、下层玻璃板、支架、固定螺栓和活动螺母,所述的上层玻璃板和下层玻璃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的试验样品放置于上层玻璃板和下层玻璃板之间,若干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上层玻璃板和下层玻璃板,所述的活动螺母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调节所述的活动螺母为上层玻璃板和下层玻璃板提供相互靠近的作用力。在进行施加压力的时候,玻璃板对式样样品进行按压提供压力,玻璃板的设置与试验样品平面平行,因此在施加压力的时候可以保证对试验样品的施加均匀的压力,这样可以减少试验的误差。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电极,所述的上层玻璃板和硅橡胶薄膜压片开设有连通高电位电极和外界的开孔,所述的连接电极插入开孔并与高电位电机良好接触,所述的连接电极接电源正极。具体地,连接电极的接触面形状与高电位电极的形状大小相同,连接电极垂直于环形电极所处平面,保证连接电极与圆形电极充分接触,模拟均匀电场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厚度小于1mm的薄膜式压力传感器。这样可以忽略压力传感器厚度对实验的影响,另外,由于压力传感器采用柔心材料制成,可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施压对压力传感器造成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电极周围渡引一条导电通道到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边缘并接电源负极。电源负极直接夹紧在该导电通道上,既可以保证环形电极可靠接地,也可以保证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与硅橡胶薄膜压片之间的密封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能可靠地模拟电缆中间接头界面压力与沿面放电的关系,为分析界面压力对电缆本体与中间接头复合界面间沿面放电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撑,实验过程简单,且实验结果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形电极和圆形电极的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包括由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和硅橡胶薄膜压片1堆叠设置组成的试验样品,其中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置于下层,所述的硅橡胶薄膜压片1置于上层,所述的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面积小于硅橡胶薄膜压片1的面积。可以提高电压施加方式的安全可靠性。还包括有施压装置、压力传感器4、电源5、高电位电极10、低电位电极11和数据采集系统,低电位电极11为环形电极,环形电极镀覆在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的表面并置于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和硅橡胶薄膜压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包括由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和硅橡胶薄膜压片(1)堆叠设置组成的试验样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压装置、压力传感器(4)、电源(5)、高电位电极(10)、低电位电极(11)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的低电位电极(11)为环形电极,所述的环形电极与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一体化设置,所述的环形电极和压力传感器(4)均设置在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和硅橡胶薄膜压片(1)之间,所述的高电位电极(10)设置在环形电极的中心,所述的电源(5)正极接高电位电极(10),所述的电源(5)负极接环形电极,所述的施压装置与试验样品连接并对试验样品施加压力,所述的压力传感器(4)与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包括由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和硅橡胶薄膜压片(1)堆叠设置组成的试验样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压装置、压力传感器(4)、电源(5)、高电位电极(10)、低电位电极(11)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的低电位电极(11)为环形电极,所述的环形电极与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一体化设置,所述的环形电极和压力传感器(4)均设置在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和硅橡胶薄膜压片(1)之间,所述的高电位电极(10)设置在环形电极的中心,所述的电源(5)正极接高电位电极(10),所述的电源(5)负极接环形电极,所述的施压装置与试验样品连接并对试验样品施加压力,所述的压力传感器(4)与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置于下层,所述的硅橡胶薄膜压片(1)置于上层,所述的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面积小于硅橡胶薄膜压片(1)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电极镀覆于交联聚乙烯薄膜压片(2)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电极由金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界面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电位电极(10)为圆形电极,所述的圆形电极设置在环形电极的中心且所述的圆形电极与环形电极相不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江静孙廷玺仇炜裴星宇李莹黄顺涛卢志华余盛池雷小月李鹏包淑珍刘刚韩卓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