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740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从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和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预测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和预测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将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与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将电源点实时负荷电流与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并将上述差值分别与对应阈值比较,如果差值超出阈值,则判断对应分支线或电源点发生跳闸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利用现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配变信息,及时判断配电网的开关跳闸故障并进行定位和告警,实现了资源的合力利用和整合。

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early warn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n-distribution automation coverage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网故障预警
,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配电网改造的不断发展,20/10kV配电线路设备可靠性大大加强,特别是20/10kV配网干线的运行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但配网部分线路由于用户设备老旧、选型差、维护不力等因素,运行可靠性较低。因此,用户设备故障造成线路跳闸是配网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线路故障跳闸后,要隔离故障分支线段,恢复非故障线路段供电是当务之急。在未找到明显故障原因情况下,通常采用分段试送的方法确定故障位于哪个线路段,再逐一排查,排查效率十分低下。配电网供电方式多是利用负荷电流开关将线路分段,这样既可以做到分段检修,又可以在故障时分段跳闸,避免造成全线停电。目前通常采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线路故障区段的定位、隔离,对非故障线路恢复供电,可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减少对用户的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但部分地区配电自动化程度仍然较低,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上线率低,数据可靠性差,无法达到调度员迅速判断处理故障的要求,往往配网线路开关跳闸后配网调度员无法及时掌握,给故障隔离和修复造成困难。如果,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配网设备全部进行监控,需要许多的配电终端或现场智能装置,一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节点数量相当大,这样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费工费时,增加了配网故障预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在不增加配电二次终端硬件投资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配变信息,及时判断配电网的开关跳闸故障并进行定位和告警,实现了资源的合力利用和整合,降低了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和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S2)根据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生成分支线信息及电源点信息,并在网架变更时进行数据更新,所述分支线信息包括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信息和历史负荷电流信息,所述电源点信息包括电源点的实时负荷电流信息和历史负荷电流信息;S3)根据分支线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根据电源点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S4)将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与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一差值,将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一差值超出第一设定阈值,则判断该分支线发生跳闸故障;将电源点实时负荷电流与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二差值,将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二差值超出第二设定阈值,则判断该电源点发生跳闸故障;S5)根据区域内配电网的GIS拓扑信息,获取发生跳闸故障的分支线或电源点的位置信息,并进行事件登录、推图和语音告警。可选的,所述从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和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具体包括:从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中获取电源点的有功、无功、电流、电压信息,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分支线的有功、无功、电流、电压信息,构成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可选的,所述根据分支线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根据电源点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具体包括:在预测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与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之前,对分支线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与电源点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进行异常数据检测及剔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系统,应用于上述的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接口模块,用于与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和用电信息管理系统通信连接,获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拓扑模块,用于根据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生成分支线信息及电源点信息,并在网架变更时进行更新,所述分支线信息包括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信息和历史负荷电流信息,所述电源点信息包括电源点的实时负荷电流信息和历史负荷电流信息;负荷电流预测模块,用于根据分支线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根据电源点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故障判断模块,用于将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与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一差值,将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一差值超出第一设定阈值,则判断该分支线发生跳闸故障;将电源点实时负荷电流与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二差值,将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二差值超出第二设定阈值,则判断该电源点发生跳闸故障;故障告警模块,用于根据区域内配电网的GIS拓扑信息,获取发生跳闸故障的分支线或电源点的位置信息,并进行事件登录、推图和语音告警。可选的,所述故障判断模块包括差值计算模块和比较分析模块,所述差值计算模块用于将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与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一差值,将电源点实时负荷电流与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二差值;所述比较分析模块,用于将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一差值超出第一设定阈值,则判断该分支线发生跳闸故障,将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二差值超出第二设定阈值,则判断该电源点发生跳闸故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在不增加配电二次终端硬件投资的情况下,综合利用现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配变信息拓扑及配变信息,实现配网大数据故障预警及定位,在保障故障监测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成本;并且建立了分支线与电源点跳闸故障判断的算法,能够及时发现故障线路,并实现定位,方便调度工作人员及时掌握配电故障,为维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实现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的快速、有效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在不增加配电二次终端硬件投资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以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配变信息,及时判断配电网的开关跳闸故障并进行定位和告警,实现了资源的合力利用和整合,降低了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成本。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从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和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S2)根据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生成分支线信息及电源点信息,并在网架变更时进行数据更新,所述分支线信息包括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信息和历史负荷电流信息,所述电源点信息包括电源点的实时负荷电流信息和历史负荷电流信息;S3)根据分支线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根据电源点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S4)将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与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一差值,将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一差值超出第一设定阈值,则判断该分支线发生跳闸故障;将电源点实时负荷电流与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二差值,将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二差值超出第二设定阈值,则判断该电源点发生跳闸故障;S5)根据区域内配电网的GIS拓扑信息,获取发生跳闸故障的分支线或电源点的位置信息,并进行事件登录、推图和语音告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从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和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S2)根据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生成分支线信息及电源点信息,并在网架变更时进行数据更新,所述分支线信息包括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信息和历史负荷电流信息,所述电源点信息包括电源点的实时负荷电流信息和历史负荷电流信息;S3)根据分支线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根据电源点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S4)将分支线的实时负荷电流与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一差值,将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一差值超出第一设定阈值,则判断该分支线发生跳闸故障;将电源点实时负荷电流与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做差,得出第二差值,将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阈值比较,若第二差值超出第二设定阈值,则判断该电源点发生跳闸故障;S5)根据区域内配电网的GIS拓扑信息,获取发生跳闸故障的分支线或电源点的位置信息,并进行事件登录、推图和语音告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和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区域内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具体包括:从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中获取电源点的有功、无功、电流、电压信息,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分支线的有功、无功、电流、电压信息,构成配电网一次网架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非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分支线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根据电源点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预测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具体包括:在预测分支线理论负荷电流与电源点理论负荷电流之前,对分支线的历史负荷电流信息与电源点的历史负荷电流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群杰徐立王源涛董皆夏爱军金建华徐红灿於岳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市大江东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