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235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螺母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包括第一装夹壳体、第二装夹壳体、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能够通过一次装夹加工出工件双面的内角,加工效率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 double-sided chamfering device for embedded round nuts at the foot of communic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
本技术属于螺母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是专用于通信铁塔中的圆螺母,倒内角在其加工过程中是关键的一道工序。传统的倒内角装置一次装夹只能倒一面的内角,需要将圆螺母翻过来再次装夹,然后倒另一面的内角,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夹壳体、第二装夹壳体、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第一倒角机和第一装夹壳体设置在第二装夹壳体上端的左右两侧,第一装夹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料管和第一气缸,进料管的下端左右两侧镂空,第一气缸配合连接第一顶杆,第一顶杆与进料管下端的右侧镂空部分相对应,进料管的下端配合连接第一装夹管,第一装夹管设置在第一装夹壳体的左端面,第一装夹管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和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的位置高于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的位置,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供第一倒角机的刀头进入,第一装夹壳体内还设置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配合连接第二顶杆,第二顶杆与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装夹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装夹管,第二装夹管与第一装夹管竖直连通,第二装夹管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一和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二,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二的位置高于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一的位置,第二装夹壳体内设置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配合连接第三顶杆,第三顶杆与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一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装夹管的下端设置出料口,第二倒角机的刀头正对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二。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夹壳体的内部设置固定第二气缸和第二顶杆的第二气缸孔座。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夹壳体的内部设置固定第三气缸和第三顶杆的第三气缸孔座。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下端配合连接接料盒。所述的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杆和第三顶杆的上表面均为V形结构。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能够通过一次装夹加工出工件双面的内角,加工效率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A处放大图;图3图1中B处放大图;图4图1中C处放大图。图中:1第一装夹壳体、2第二装夹壳体、3第一倒角机、4第二倒角机、5进料管、6第一气缸、7第一顶杆、8第一装夹管、800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801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9第二气缸、10第二顶杆、11第二装夹管、12第三气缸、13第三顶杆、14出料口、15接料盒、16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包括第一装夹壳体1、第二装夹壳体2、第一倒角机3和第二倒角机4。其中第一倒角机3和第二倒角机4为公知的倒角设备。第一倒角机3和第一装夹壳体1设置在第二装夹壳体2上端的左右两侧。第一装夹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料管5和第一气缸6,进料管5的下端左右两侧镂空,第一气缸6配合连接第一顶杆7,第一顶杆7与进料管5下端的右侧镂空部分相对应,进料管5的下端配合连接第一装夹管8,进料管5下端的右侧镂空部分与第一装夹管8连通。第一装夹管8设置在第一装夹壳体1的左端面,第一装夹管8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800和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801,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800的位置高于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801的位置,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800供第一倒角机3的刀头进入,第一装夹壳体1内还设置第二气缸9,第二气缸9配合连接第二顶杆10,第二顶杆10与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10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装夹壳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装夹管11,第二装夹管11与第一装夹管8竖直连通,第二装夹管11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一1100和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二1101,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二1101的位置高于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一1100的位置,第二装夹壳体11内设置第三气缸12,第三气缸12配合连接第三顶杆13,第三顶杆13与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一1100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装夹管11的下端设置出料口14,出料口14的下端配合连接接料盒15,第二倒角机4的刀头正对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二1101。在本技术中,第一装夹壳体1的内部设置固定第二气缸9和第二顶杆10的第二气缸孔座100。在本技术中,第二装夹壳体2的内部设置固定第三气缸12和第三顶杆13的第三气缸孔座200在本技术中,第二顶杆10和第三顶杆13的上表面为V形结构,刚好定位工件16.工作过程:先将工件16放入或通过上料盘投入进料管5,第一气缸6带动第一顶杆7将位于进料管5最下端的工件16顶入第一装夹管8,此时第二气缸9预先带动第二顶杆10顶入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801,将第一装夹管8封堵住,这样工件16就刚好掉落到第二顶杆10上,然后第一倒角机3工作,倒出第一面的内角,结束后第二气缸9带动第二顶杆10回缩,工件16落入到第二装夹管11,然后利用第三气缸12和第三顶杆13通过类似的步骤加工出工件16第二面的内角,最后第三气缸12带动第三顶杆13回缩,工件16落入到接料盒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夹壳体、第二装夹壳体、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第一倒角机和第一装夹壳体设置在第二装夹壳体上端的左右两侧,第一装夹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料管和第一气缸,进料管的下端左右两侧镂空,第一气缸配合连接第一顶杆,第一顶杆与进料管下端的右侧镂空部分相对应,进料管的下端配合连接第一装夹管,第一装夹管设置在第一装夹壳体的左端面,第一装夹管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和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的位置高于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的位置,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供第一倒角机的刀头进入,第一装夹壳体内还设置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配合连接第二顶杆,第二顶杆与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装夹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装夹管,第二装夹管与第一装夹管竖直连通,第二装夹管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一和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二,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二的位置高于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一的位置,第二装夹壳体内设置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配合连接第三顶杆,第三顶杆与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一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装夹管的下端设置出料口,第二倒角机的刀头正对第二装夹管镂空部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铁塔地脚植入式圆螺母的双面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夹壳体、第二装夹壳体、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第一倒角机和第一装夹壳体设置在第二装夹壳体上端的左右两侧,第一装夹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料管和第一气缸,进料管的下端左右两侧镂空,第一气缸配合连接第一顶杆,第一顶杆与进料管下端的右侧镂空部分相对应,进料管的下端配合连接第一装夹管,第一装夹管设置在第一装夹壳体的左端面,第一装夹管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和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的位置高于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的位置,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一供第一倒角机的刀头进入,第一装夹壳体内还设置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配合连接第二顶杆,第二顶杆与第一装夹管镂空部二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装夹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装夹管,第二装夹管与第一装夹管竖直连通,第二装夹管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装夹管镂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富鑫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