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
,具体涉及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对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和某些电力供应较为充足的地方,蓄热装置得到广泛的使用。不同的热源都有相应的适用范围。比如空气源热泵具有节能的突出优点,但在低环境温度和高环境湿度的时候,工作受限甚至不能工作。随着出水温度的升高,热泵能效比大幅下降,节能效果不明显,而低出水温又不能满足许多供热末端的要求;电蓄热设备工作稳定,出水温度高,供热效果好,但通常电力要大幅增容,导致投资大。现有的联合供热系统中,如专利号:CN201721478083,名称:空气源热泵和蓄热电锅炉联合集中供热系统的中国专利,其中包含空气源热泵和蓄热电锅炉,但只是根据一个固定的环境温度切换或协同工作,实际不同品牌的热泵和蓄热电锅炉规格型号多样,特性各不相同,实际工作工况也千变万化,只是简单地根据一个固定的外温,很难发挥系统最大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1)、蓄热型电加热装置(2)和流量自动调谐器(3),流量自动调谐器(3)包括容器,容器内设置有上筛板(36)和下筛板(35),上筛板(36)和下筛板(35)均设置有筛孔(37),容器上部设置有输送蓄热型电加热装置出水口(34)和接收热泵机组回水口(33),容器下部设置有接收用户回水口(31)和输送热泵机组出水口(32),输送热泵机组出水口(32)通过第一管道与空气源热泵机组(1)的进水口连通,空气源热泵机组(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接收热泵机组回水口(33)连通,输送蓄热型电加热装置出水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1)、蓄热型电加热装置(2)和流量自动调谐器(3),流量自动调谐器(3)包括容器,容器内设置有上筛板(36)和下筛板(35),上筛板(36)和下筛板(35)均设置有筛孔(37),容器上部设置有输送蓄热型电加热装置出水口(34)和接收热泵机组回水口(33),容器下部设置有接收用户回水口(31)和输送热泵机组出水口(32),输送热泵机组出水口(32)通过第一管道与空气源热泵机组(1)的进水口连通,空气源热泵机组(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接收热泵机组回水口(33)连通,输送蓄热型电加热装置出水口(34)通过第三管道与蓄热型电加热装置(2)的进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用户回水口(31)通过总回水管与供热网管连通,总回水管上设置有总回水温度传感器(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型电加热装置(2)的出水口通过总供水管与供热网管连通,总供水管上设置有总供水温度传感器(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热泵机组循环泵(6)和热泵机组总回水温度传感器(10),所述的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热泵机组总出水温度传感器(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管道上设置有总循环泵(5)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总回水温度传感器(9)。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的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1)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2)进行供热,包括以下供热模式:经济模式、节能模式、强热模式、单蓄热模式、单热泵模式、手动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和蓄热型电加热装置联合供热系统的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济模式:即提供相同的热量,采用费用最少的方式进行供热,包括以下情况:谷电时:当实际室外温度大于热泵极限启动气温时,空气源热泵机组(1)进行供热,否则,只有蓄热型电加热装置(2)进行供热;平电时:当实际室外温度小于热泵极限启动气温时,蓄热型电加热装置(2)进行供热;当实际室外温度大于热泵极限启动气温时,则以平电电价/谷电电价*系数A的值为能效比,确定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林天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乐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