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精密点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04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精密点胶机构,包括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和相机及点胶组件(02)。所述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包括X轴直线模组(13)、Y轴直线模组(15)、X轴支架(14)和Y轴支架(16),所述X轴直线模组(13)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所述相机及点胶组件(02)包括Z轴直线模组(04)、相机机构和点胶机构,所述Z轴直线模组(04)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精密点胶机构,允许微量定位误差,较易实现与前段装夹、搬运机构的衔接,从而趋向于整个制造过程的集成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Intelligent precision dispens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精密点胶机构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精密点胶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产品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且生产愈来愈趋向于全面的自动化。基于这样的环境下,用于精密电子产品的装配机械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对于电子产品组装设备(如压装机、点胶机)的功能集成度、精度、效率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较多的工作方式仍为集成度不高的分阶段式组装——不同工序的组装在不同设备上进行,且部分组装仍为手工作业。反复装夹定位、人工的误操作都会影响生产的精度与效率。因此实现先后各个组装阶段的无缝衔接、减少手工作业的比例,是目前电子自动化行业仍然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精密点胶机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精密点胶机构包括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和相机及点胶组件(02),其中:所述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包括X轴直线模组(13)、Y轴直线模组(15)、X轴支架(14)和Y轴支架(16),所述X轴直线模组(13)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所述Y轴直线模组(15)位于X轴直线模组(13)的上方并且通过滑块与X轴直线模组(13)滑动连接,所述Y轴支架(16)位于Y轴直线模组(15)的一侧,所述X轴支架(14)位于X轴直线模组(13)的下方;所述相机及点胶组件(02)包括Z轴直线模组(04)、相机机构和点胶机构,所述Z轴直线模组(04)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所述Z轴直线模组(04)包括Z轴模组底板(03),所述Z轴直线模组(04)位于Y轴直线模组(15)远离Y轴支架(16)的一侧并且与Y轴直线模组(15)滑动连接,所述相机机构和点胶机构同时设置于Z轴模组底板(0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Z轴直线模组(04)包括直线导轨、滚珠螺杆和伺服电机。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相机机构包括相机机构底板(05)、检测相机(06)、光源支架(08)、相机光源(09),所述相机机构底板(05)与Z轴直线模组(04)的直线导轨滑移配合,所述检测相机(06)、光源支架(08)、相机光源(09)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相机机构底板(0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相机(06)在朝向光源支架(08)的一侧设有镜头(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机构底板(10)、点胶枪(11)和胶管(12),所述点胶机构底板(10)与Z轴直线模组(04)的直线导轨滑移配合,所述点胶枪(11)与点胶机构底板(10)固定连接,所述点胶枪(11)与胶管(12)连通。本技术公开的智能精密点胶机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允许微量定位误差,较易实现与前段装夹、搬运机构的衔接,从而趋向于整个制造过程的集成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是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相机及点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XY轴直线模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精密点胶机构,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所述智能精密点胶机构的整体结构,图2示出了所述智能精密点胶机构的相机及点胶组件的具体结构,图3示出了所述智能精密点胶机构的XY轴直线模组组件的具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智能精密点胶机构包括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和相机及点胶组件(02),其中:所述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包括X轴直线模组(13)、Y轴直线模组(15)、X轴支架(14)和Y轴支架(16),所述X轴直线模组(13)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所述Y轴直线模组(15)位于X轴直线模组(13)的上方并且通过滑块与X轴直线模组(13)滑动连接,所述Y轴支架(16)位于Y轴直线模组(15)的一侧,所述X轴支架(14)位于X轴直线模组(13)的下方;所述相机及点胶组件(02)包括Z轴直线模组(04)、相机机构和点胶机构,所述Z轴直线模组(04)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所述Z轴直线模组(04)包括Z轴模组底板(03),所述Z轴直线模组(04)位于Y轴直线模组(15)远离Y轴支架(16)的一侧并且与Y轴直线模组(15)滑动连接,所述相机机构和点胶机构同时设置于Z轴模组底板(03)。进一步地,所述Z轴直线模组(04)包括直线导轨、滚珠螺杆和伺服电机(Y轴直线模组(15)、X轴直线模组(13)同理)。进一步地,所述相机机构包括相机机构底板(05)、检测相机(06)、光源支架(08)、相机光源(09),所述相机机构底板(05)与Z轴直线模组(04)的直线导轨滑移配合,所述检测相机(06)、光源支架(08)、相机光源(09)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相机机构底板(05)。其中,所述检测相机(06)在朝向光源支架(08)的一侧设有镜头(07)。进一步地,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机构底板(10)、点胶枪(11)和胶管(12),所述点胶机构底板(10)与Z轴直线模组(04)的直线导轨滑移配合,所述点胶枪(11)与点胶机构底板(10)固定连接,所述点胶枪(11)与胶管(12)连通。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本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智能精密点胶机构,允许微量定位误差,较易实现与前段装夹、搬运机构的衔接,从而趋向于整个制造过程的集成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可选地,上述优选实施例还有另一变形实施方式,具体阐述如下。当需要点胶的产品由转台或其他搬运机构运送到本技术下方的点胶工位后,三轴伺服直线模组组合首先将检测相机移动到产品的正上方,拍摄照片检测产品的实际准确位置,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直线模组组合再将点胶机构移动到产品的实际准确位置,根据产品所需的点胶路径进行移动点胶。点胶完成后,直线模组组合复位相机及点胶机构的位置。搬运机构将产品运送到下一工位。值得一提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本技术专利申请涉及的直线导轨、滚珠螺杆、伺服电机、检测相机(06)、相机光源(09)等部件,其具体组成结构、接线连接关系以及可能涉及的动作控制过程(例如,伺服电机的运动流程、检测相机的成像流程),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现有技术即可,不应被视为本技术专利申请的主要改进之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精密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和相机及点胶组件(02),其中:所述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包括X轴直线模组(13)、Y轴直线模组(15)、X轴支架(14)和Y轴支架(16),所述X轴直线模组(13)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所述Y轴直线模组(15)位于X轴直线模组(13)的上方并且通过滑块与X轴直线模组(13)滑动连接,所述Y轴支架(16)位于Y轴直线模组(15)的一侧,所述X轴支架(14)位于X轴直线模组(13)的下方;所述相机及点胶组件(02)包括Z轴直线模组(04)、相机机构和点胶机构,所述Z轴直线模组(04)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所述Z轴直线模组(04)包括Z轴模组底板(03),所述Z轴直线模组(04)位于Y轴直线模组(15)远离Y轴支架(16)的一侧并且与Y轴直线模组(15)滑动连接,所述相机机构和点胶机构同时设置于Z轴模组底板(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精密点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和相机及点胶组件(02),其中:所述XY轴直线模组组件(01)包括X轴直线模组(13)、Y轴直线模组(15)、X轴支架(14)和Y轴支架(16),所述X轴直线模组(13)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所述Y轴直线模组(15)位于X轴直线模组(13)的上方并且通过滑块与X轴直线模组(13)滑动连接,所述Y轴支架(16)位于Y轴直线模组(15)的一侧,所述X轴支架(14)位于X轴直线模组(13)的下方;所述相机及点胶组件(02)包括Z轴直线模组(04)、相机机构和点胶机构,所述Z轴直线模组(04)与Y轴直线模组(15)相互正交设置,所述Z轴直线模组(04)包括Z轴模组底板(03),所述Z轴直线模组(04)位于Y轴直线模组(15)远离Y轴支架(16)的一侧并且与Y轴直线模组(15)滑动连接,所述相机机构和点胶机构同时设置于Z轴模组底板(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基刘强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仕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