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06925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环境石油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菌的筛选方法以及复合菌剂的制备与应用。复合菌剂含假黄色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 sp.S1‑2)、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HC8‑3S)和迪茨氏菌属(Dietzia sp.CN‑3)混合的菌株。本发明专利技术海洋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在中性偏碱性的环境中对石油的降解效果较好,并且能够耐受高盐环境,特别适应于海洋环境,扩大了其在海洋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An Efficient Compound Bacterial Agent for Marine Petroleum Degrad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环境石油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菌的筛选方法以及复合菌剂的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海洋石油污染,特别是突发性溢油事故的处理,紧急处理手段包括机械密封、溢油回收和使用化学分散剂等。物理修复法是利用不同类型的围油栏、吸油船,以及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吸附材料等回收石油。化学修复法主要是向海水中加入消油剂、凝油剂等处理石油。物理修复法和化学修复法虽然能够快速清除大部分泄漏的石油,但用物理修复法很难完全去除海洋表面油膜和水中溶解的石油;而用消油剂、凝油剂等化学修复法,实际上是向海洋中投加化学污染物,造成了二次污染。对于海底溢油或者随水体运动沉降到海底沉积物中的石油污染,目前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法均无法有效地治理。原位石油降解微生物的自我修复和人为添加外源性石油降解微生物,是当前解决海洋沉积物石油污染的主要方式。石油中的烃类绝大部分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代谢,最终矿化成CO2和H2O,微生物修复成为关键技术。微生物可以清除海水表面油膜,分解海水中溶解的石油烃,对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物理修复法和化学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复合菌剂含假黄色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 sp.S1‑2)、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HC8‑3S)和迪茨氏菌属(Dietzia sp.CN‑3)混合的菌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复合菌剂含假黄色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sp.S1-2)、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HC8-3S)和迪茨氏菌属(Dietziasp.CN-3)混合的菌株。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为所述菌株的混合发酵菌液与菌种保藏液按体积比为0.75-1:1-1.5的比例混合;其中,所述菌种保藏液按质量分数的组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6%-4.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8%-3.0%,乙醇2.2%-2.4%,柠檬酸0.6%-0.8%,硫酸钠0.6%-0.8%,氯化钾0.2%-0.4%,甘油0.2%-0.4%,乙酸0.1%-0.3%,黄原胶0.05%-0.07%,乙酸乙酯0.02%-0.04%,有机硅消泡剂0.05%-0.07%,余量为水。所述混合发酵菌液中混合菌液中3种菌株的体积比是0.5-1:0.75-1:1-1.5。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假黄色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sp.S1-2,保藏单位名称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保藏号为CCTCCM2019450,保藏日期为2019年6月12日;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HC8-3S,保藏单位名称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保藏号为CCTCCM2019449,保藏日期为2019年6月12日;迪茨氏菌属(Dietziasp.CN-3),保藏单位名称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保藏号为CCTCCM2015537,保藏日期为2015年9月15日。4.按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的海洋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珂陈卫卫李俊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