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斌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及接种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91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09
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及接种工艺,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过程繁琐、成本过高、对操作人员的技巧性要求较高且浪费人力的问题。它还包括气泵、气体传送管路及液体传送管路,所述培养罐上连通固接有接种管,摇瓶顶部固设有瓶盖,所述瓶盖内安装有滤芯,瓶盖的顶部与所述气泵之间通过气体传送管路连通设置,摇瓶的下部连通设置有出液控制管,所述出液控制管与所述接种管之间通过液体传送管路连通设置,其中所述瓶盖的顶部、所述出液控制管上及所述接种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液控制管上远离摇瓶的一端部还设置有第二阀门。

A Vaccination Device and Technology for Liquid Strain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及接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及接种工艺,属于生物发酵

技术介绍
传统液体菌种接种工艺流程一般为:试管活化→试管种转接、培养→试管转接摇瓶种并摇床培养→摇好后的摇瓶种接入不锈钢培养罐内培养。其中摇瓶种转接培养罐的操作过程为:清洁培养罐接种口部位并消毒→在培养罐接种口套上酒精棉圈→人员戴手套→点燃接种口酒精棉圈→罐体泄压保持在微压状态,并同时打开培养罐接种口→拿起摇瓶种在已经点燃的酒精火焰上方烧烤数秒种→拔掉摇瓶种棉圈并把菌种倒入培养罐内→关闭接种口并恢复所需要设定的罐压值→把还在燃烧的酒精棉取下来并扔到安全处扑灭。以上传统的摇瓶种转接过程存在如下弊端:1、成本高,每次转接必须使用如棉圈或酒精棉以产生火焰;2、程序繁琐,专业性强,对操作人员技巧性要求较高,普通操作人员需要不断适应,操作失误概率大,易造成培养失败;3、操作不安全并有少量污染,在操作过程中会有火焰、烟雾甚至有毒气体产生,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4、在接种过程中,接入的多个摇瓶会产生多个燃烧冒烟的棉塞,一般情况下操作人员都会把它扔在地面上,易产生有害物质且不卫生;5、浪费人力,传统接种工艺至少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工作,且完成整个接种操作用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过程繁琐、成本过高、对操作人员的技巧性要求较高且浪费人力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及接种工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它包括培养罐及摇瓶,它还包括气泵、气体传送管路及液体传送管路,所述培养罐上连通固接有接种管,摇瓶顶部固设有瓶盖,所述瓶盖内安装有滤芯,瓶盖的顶部与所述气泵之间通过气体传送管路连通设置,摇瓶的下部连通设置有出液控制管,所述出液控制管与所述接种管之间通过液体传送管路连通设置,其中所述瓶盖的顶部、所述出液控制管上及所述接种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液控制管上远离摇瓶的一端部还设置有第二阀门。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罐上还连通固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气体传送管路上靠近气泵的一端部装设有三通,出气管、气泵及气体传送管路通过所述三通连通设置,且气泵与三通之间的管路上以及出气管上的第二阀门与三通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进一步地,所述瓶盖包括通过第一法兰盘固接为一体的上半盖体和下半盖体,其中上半盖体外部固设有第一连接管,上半盖体内部固设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同轴连通设置,滤芯的顶端与第二连接管螺纹连接,气体传送管路与第一连接管固接,所述下半盖体的下部与摇瓶上部螺纹连接,且滤芯的底端与摇瓶顶端紧密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瓶盖包括通过第一法兰盘固接为一体的上半盖体和下半盖体,其中上半盖体外部连通固接有第一连接管,下半盖体的内部连通固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滤芯与第三连接管螺纹连接,下半盖体的底端固接有连接螺套,且所述连接螺套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同轴连通设置,所述连接螺套与摇瓶上部螺纹连接。进一步地,上半盖体与气体传送管路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进气控制管及设置在进气控制管一端的活接,进气控制管的另一端与气体传送管路连通,且进气控制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进气控制管与第一连接管通过所述活接固接。进一步地,所述摇瓶包括上半瓶体和下半瓶体,且上半瓶体和下半瓶体通过第二法兰盘固接。进一步地,所述下半瓶体内固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杆、若干第二搅拌杆和若干叶片,其中第一搅拌杆竖直固设在瓶体底部中心位置,若干第二搅拌杆沿下半瓶体周向均布,且每个第二搅拌杆的两端均分别与下半瓶体的侧壁和底部固接,在第一搅拌杆的外壁和第二搅拌杆的外壁分别固设有若干叶片。进一步地,气体传送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进一步地,下半瓶体的外壁固设有扶手,且下半瓶体的侧壁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上设置有刻度线。一种使用上述接种装置的接种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所有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培养罐内部达到蒸汽输出时,打开出液控制管上的第二阀门,然后打开接种管上的第一阀门,放尽液体传送管路内的空气,并通过高温蒸汽对液体传送管路实施无死角灭菌,灭菌完成后关闭出液控制管上的第二阀门,然后冷却备用;步骤二:打开瓶盖上的第一阀门,并同时打开气泵或出气管上的第一阀门,将无菌气体通过气体传送管路传送至瓶盖内,然后通过瓶盖内滤芯的二次过滤后进入摇瓶内,待输入摇瓶内部的气体压力值超过培养罐内的气体压力值时,依次打开出液控制管上的第一阀门及接种管上的第一阀门,摇瓶内的液体菌种快速注入培养罐内,完成整个接种工艺流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通过滤芯对充入摇瓶内的洁净空气进行二次过滤,有效减少进入培养罐内的液体的污染。使用本申请在接种时,摇瓶内的液体全程通过液体传送管路传输至培养罐内,并且在接种前通过培养罐内的高温蒸汽对液体传送管路进行灭菌,与现有接种设备相比较,接种过程更简单,接种过程不再需要大量的酒精棉塞实现灭菌,使得成本大大降低,安全卫生且无任何有害物质产生,有效降低了摇瓶内液体菌种进入培养罐时的污染,大大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巧性要求;接种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搬运摇瓶并手动将其内的液体菌种倒入培养罐内,且能实现迅速接种,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操作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设备可循环重复性使用,利用率更高,成本更低。培养罐与摇瓶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在完全密闭的条件下接种,简单安全,有效控制由于人员操作引起的人为失误,控制了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气体传送管路直接连接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气体传送管路通过三通同时连接气泵与培养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摇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摇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为图3中摇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为下半瓶体的主剖视示意图;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摇瓶部分未示出);图8为接种管外接多头进流管、出气管外接多头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气体传送管路直接连接培养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2、4、6及8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它包括培养罐1及摇瓶2,它还包括气泵3、气体传送管路4及液体传送管路5,所述培养罐1上连通固接有接种管1-1,摇瓶2顶部固设有瓶盖6,所述瓶盖6内安装有滤芯6-1,瓶盖6的顶部与所述气泵3之间通过气体传送管路4连通设置,摇瓶2的下部连通设置有出液控制管2-1,所述出液控制管2-1与所述接种管1-1之间通过液体传送管路5连通设置,其中所述瓶盖6的顶部、所述出液控制管2-1上及所述接种管1-1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7,所述出液控制管2-1上远离摇瓶2的一端部还设置有第二阀门8。所述接种管1-1可外接多头进流管9,所述气泵3可外接多头分流管10,多头进流管9的多个进口一一对应通过多个液体传送管路5对接多个摇瓶2的出液控制管2-1,多头分流管10的多个出口一一对应通过多个气体传送管路4对接多个摇瓶2的瓶盖6。多头进流管9上的每个进口以及多头分流管10上的每个出口均设置有第一阀门7,以控制多个摇瓶2的单独或同时工作,即工作时可以多个摇瓶2同时灭菌,多个摇瓶2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它包括培养罐(1)及摇瓶(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气泵(3)、气体传送管路(4)及液体传送管路(5),所述培养罐(1)上连通固接有接种管(1‑1),摇瓶(2)顶部固设有瓶盖(6),所述瓶盖(6)内安装有滤芯(6‑1),瓶盖(6)的顶部与所述气泵(3)之间通过气体传送管路(4)连通设置,摇瓶(2)的下部连通设置有出液控制管(2‑1),所述出液控制管(2‑1)与所述接种管(1‑1)之间通过液体传送管路(5)连通设置,其中所述瓶盖(6)的顶部、所述出液控制管(2‑1)上及所述接种管(1‑1)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7),所述出液控制管(2‑1)上远离摇瓶(2)的一端部还设置有第二阀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它包括培养罐(1)及摇瓶(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气泵(3)、气体传送管路(4)及液体传送管路(5),所述培养罐(1)上连通固接有接种管(1-1),摇瓶(2)顶部固设有瓶盖(6),所述瓶盖(6)内安装有滤芯(6-1),瓶盖(6)的顶部与所述气泵(3)之间通过气体传送管路(4)连通设置,摇瓶(2)的下部连通设置有出液控制管(2-1),所述出液控制管(2-1)与所述接种管(1-1)之间通过液体传送管路(5)连通设置,其中所述瓶盖(6)的顶部、所述出液控制管(2-1)上及所述接种管(1-1)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7),所述出液控制管(2-1)上远离摇瓶(2)的一端部还设置有第二阀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罐(1)上还连通固设有出气管(1-2),所述出气管(1-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气体传送管路(4)上靠近气泵(3)的一端部装设有三通(11),出气管(1-2)、气泵(3)及气体传送管路(4)通过所述三通(11)连通设置,且气泵(3)与三通(11)之间的管路上以及出气管(1-2)上的第二阀门(8)与三通(11)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6)包括通过第一法兰盘(6-2)固接为一体的上半盖体(6-3)和下半盖体(6-4),其中上半盖体(6-3)外部固设有第一连接管(6-31),上半盖体(6-3)内部固设有第二连接管(6-32),且第一连接管(6-31)与第二连接管(6-32)同轴连通设置,滤芯(6-1)的顶端与第二连接管(6-32)螺纹连接,气体传送管路(4)与第一连接管(6-31)固接,所述下半盖体(6-4)的下部与摇瓶(2)上部螺纹连接,且滤芯(6-1)的底端与摇瓶(2)顶端紧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6)包括通过第一法兰盘(6-2)固接为一体的上半盖体(6-3)和下半盖体(6-4),其中上半盖体(6-3)外部连通固接有第一连接管(6-31),下半盖体(6-4)的内部连通固接有第三连接管(6-41),所述滤芯(6-1)与第三连接管(6-41)螺纹连接,下半盖体(6-4)的底端固接有连接螺套(6-5),且所述连接螺套(6-5)与所述第三连接管(6-41)同轴连通设置,所述连接螺套(6-5)与摇瓶(2)上部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液体菌种培养的接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斌刘永昶
申请(专利权)人:车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