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耐黄变的纺粘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85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耐黄变的纺粘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通过将催化剂体系、氢气及丙烯混合聚合反应,并于反应过程中维持极低的H2/C3摩尔比,制得熔融指数为2.5‑3.2g/10min的第一产物体系,再和添加剂混合,经挤压造粒的熔融指数为20‑45g/10min,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3‑5的聚丙烯树脂。与液相本体法相比,稳定简单,没有预聚工序,氢用量少,降低了工业风险。通过对高效抗氧剂的选择和降解剂过氧化物添加量的控制,有效地提高抗氧剂的效率,降低两者的阻抗性,并减少了过氧化物的残留量,制得窄分子量分布的耐黄变非织造布专用树脂料。

A Production Method of Polypropylene Resin for Yellow Resistance Spunbonded Nonwovens with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耐黄变的纺粘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树脂,具体涉及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耐黄变的纺粘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聚丙烯通常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即含有卤化钛的催化剂的存在下由丙烯单体聚合而制造。这些催化剂通常还含有内给电子体,例如邻苯二甲酸酯、二醚等。现有的生产装置工艺多采用环管类工艺,这类工艺由于液相本体聚合的本质要求,催化剂都需要预接触和预聚合,而且一般需要两组串联的环管反应器。高、低压的闪蒸分离气体需要洗涤除细粉,汽蒸、干燥的尾气也需要水洗处理,而气相法生产均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只需要一台均聚反应器,反应器后的聚合物粉料大多采用脱气仓一步法处理。因而气相法工艺流程短,设备台数少,流程配置比环管法简单。而且气相法因为聚合压力和温度等操作条件都比环管法缓和,生产工艺更为安全。聚丙烯目前已经成为纺粘非织造布中使用最广泛的聚合物之一。由于它具有质地轻、强力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等优点,聚丙烯无纺布用于多种制品,例如包括尿布、卫生巾、训练裤、成人失禁产品、医院工作服、湿手巾、清洁工衣物等在内的一次性卫生物品。为了在纺粘非织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耐黄变的纺粘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催化剂体系、氢气及丙烯混合于聚合反应器中,并于聚合反应过程中维持H2/C3的摩尔比为0.0025‑0.0035,制得第一产物体系;其在温度230℃、载荷2.16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2.5‑3.2g/10min;S2、将第一产物体系和添加剂混合,由挤压机挤压造粒制得聚丙烯树脂,其在温度230℃、载荷2.16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20‑45g/10min,黄色指数小于‑2.0,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耐黄变的纺粘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催化剂体系、氢气及丙烯混合于聚合反应器中,并于聚合反应过程中维持H2/C3的摩尔比为0.0025-0.0035,制得第一产物体系;其在温度230℃、载荷2.16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2.5-3.2g/10min;S2、将第一产物体系和添加剂混合,由挤压机挤压造粒制得聚丙烯树脂,其在温度230℃、载荷2.16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20-45g/10min,黄色指数小于-2.0,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耐黄变的纺粘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包括以下步骤:A1、向聚合反应器中进丙烯,建立丙烯分压至2.5-3.2MPa;A2、向聚合反应器中进氢气至H2/C3的摩尔比为0.0025-0.0035,向聚合反应器注入催化剂体系;A3、反应开始后,添加丙烯保持聚合反应器内丙烯分压,通过控制各物料进料量来维持组分比例;保证丙烯分压的前提下,提高聚合反应器负荷至52t/h;A4、控制H2/C3的摩尔比,产出熔融指数为2.5-3.2g/10min的第一产物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耐黄变的纺粘非织造布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载体、外给电子体、助催化剂、内给电子体、含有钛-卤键的钛化合物;所述外给电子体为烷氧基硅烷类化合物、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异丁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环已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所述内给电子体为邻苯二甲基酸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9,9-二甲氧甲基芴、2,2-二乙基丙二酸二正丁酯、2-异丁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英崔寅鑫汪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华能源张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