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本技术属于体能教学器材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能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现在学生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然而,很多学生不喜欢运动,导致体重超标。现在学校也增设了各种健身器材,用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体型。卧推主练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肘肌,兼练前锯肌、肱二头肌、喙肱肌及前臂肌群等,常见的用于卧推的健身器材在使用时需要有人辅助,防止推不动时杠铃压到运动者。现有的史密斯机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但其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同时,史密斯机使得杠铃只能有上下运动,只能锻炼胸肌,影响体验。因此需要一种体验感好,使用安全,结构简单的卧推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体能教学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体能教学装置,包括仰卧板、支撑架、提升组件和配重组件;所述仰卧板呈长凳状,所述仰卧板的下方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支撑架包括四个支撑脚和四个连接杆,所述四个连接杆围合成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四个角处各连接一个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撑脚;所述支撑架一侧靠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能教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仰卧板(100)、支撑架(200)、提升组件(400)和配重组件(300);所述仰卧板(100)呈长凳状,所述仰卧板(100)的下方一端设置有横杆(110),所述横杆(110)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12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130);所述支撑架(200)包括四个支撑脚(210)和四个连接杆(220),所述四个连接杆(220)围合成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四个角处各连接一个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撑脚(210);所述支撑架(200)一侧靠近所述仰卧板(100)设置横杆(110)的一端,并于该侧相邻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滑轮(230)和第二提升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能教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仰卧板(100)、支撑架(200)、提升组件(400)和配重组件(300);所述仰卧板(100)呈长凳状,所述仰卧板(100)的下方一端设置有横杆(110),所述横杆(110)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12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130);所述支撑架(200)包括四个支撑脚(210)和四个连接杆(220),所述四个连接杆(220)围合成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四个角处各连接一个竖直向下设置的支撑脚(210);所述支撑架(200)一侧靠近所述仰卧板(100)设置横杆(110)的一端,并于该侧相邻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滑轮(230)和第二提升滑轮(240);所述第一提升滑轮(230)与所述第一滑轮(120)同侧,所述第二提升滑轮(240)与所述第二滑轮(130)同侧;所述支撑架(200)于所述第一提升滑轮(230)下方和第二提升滑轮(240)下方均设置有导向杆(250),并于导向杆(250)处设置配重组件(300);所述配重组件(300)包括提拉杆(310)、插销(320)和若干配重片(330);所述配重片(330)设置有导向孔(332)和提升孔(333),所述若干配重片(330)叠放并使所述导向杆(250)穿过所述导向孔(332),所述提拉杆(310)穿过所述提升孔(333);所述提拉杆(310)沿轴向设置有一列插销孔(311),相邻所述插销孔(311)的间距与所述配重片(330)的厚度相同;所述配重片(330)下表面凹陷设置有插销槽(331),所述插销(320)从插销槽(331)插入并穿过所述插销孔(311);所述提升组件(400)包括第一拉绳(410)、第二拉绳(420)和推杆(430),所述推杆(430)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环(431),所述第一拉绳(410)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钩(411)并使第一连接钩(411)配合连接于所述推杆(430)一端的连接环(431),所述第一拉绳(410)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120)和第一提升滑轮(2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