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起锟专利>正文

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77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护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包括底贴,底贴的中部设有封贴,底贴的顶面开设有贴口,贴口的上方且位于底贴上设有连接框,连接框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通孔,底贴的底面粘接有双面胶,封贴的顶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封贴的底面设有凸框,凸框的两端内侧均设有若干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底贴贴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再将紫药水往连接框内倒入一定量,通过摆动伤口所在身体的部位,使紫药水流遍伤口,从而达到擦拭伤口的效果,同时不需接触伤口,避免了疼痛,使得治疗更轻松;通过将封贴卡接在连接框上方,从而保护伤口不接触外界物体,避免二次损伤,同时伤口通过透气孔进行透气,避免细菌增长繁殖。

A Skin Scratch Protection P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
本技术涉及保护贴
,具体为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
技术介绍
擦伤是皮肤表面被粗糙物擦破的损伤,最常见的是手掌、手臂和小腿的皮肤。许多人擦伤皮肤后,习惯贴一片创可贴了事,但擦伤的伤口不适宜用创可贴,而应该用紫药水消炎,让伤口自然暴露在空气中,以待愈合。然而大面积擦伤在擦拭紫药水时,需用棉球接触伤口涂抹,其十分疼痛,儿童难以忍受导致不配合,给医护人员或家人带来困扰;由于伤口暴露在外,玩耍时或运动时容易被碰到,甚至加重损伤面积和程度,尤其是儿童更容易二次损伤,给自己带来疼痛,且给家人带来烦恼。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伤口擦拭药水,接触十分疼痛;伤口暴露在外易碰伤而加重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包括底贴,所述底贴的上方设有封贴,所述底贴的中部开设有贴口,所述贴口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底贴上设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底贴的底面粘接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贴口位置对应,所述底贴的顶面且位于所述连接框的一侧开设有弧槽,所述弧槽的内侧设有限位柱,所述封贴的顶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封贴的底面设有凸框,所述凸框的两端内侧均设有若干卡柱。优选的,所述底贴呈长方体,所述贴口的尺寸与所述连接框的内部尺寸相等。优选的,所述弧槽内放置有创可贴,所述限位柱的直径与所述弧槽的深度相等。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呈矩形等间距分布。优选的,所述凸框与所述连接框紧密卡接配合。优选的,若干所述通孔与若干所述卡柱卡接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皮肤擦伤保护贴,将底贴贴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并使伤口处在贴口内,再将紫药水往连接框内倒入一定量,通过摆动伤口所在身体的部位,使紫药水流遍伤口,从而达到擦拭伤口的效果,同时不需接触伤口,避免了疼痛,使得治疗更轻松。2、该皮肤擦伤保护贴,通过将封贴卡接在连接框上方,从而保护伤口不接触外界物体,避免二次损伤,同时伤口通过透气孔进行透气,避免细菌增长繁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面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封贴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贴;10、贴口;11、连接框;110、通孔;12、双面胶;120、通口;13、弧槽;130、创可贴;14、限位柱;2、封贴;20、透气孔;21、凸框;210、卡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为避免擦拭伤口使疼痛难忍,不利于儿童治疗,本专利技术人设置了底贴1,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贴1的上方设有封贴2,底贴1的中部开设有贴口10,贴口10的上方且位于底贴1上设有连接框11,连接框11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通孔110,底贴1的底面粘接有双面胶12,且双面胶12的中部开设有通口120,通口120与贴口10位置对应,以在双面胶12贴附到伤口外周后露出伤口。底贴1的顶面且位于连接框11的一侧开设有弧槽13,弧槽13的内侧设有限位柱14。本实施例中,底贴1采用硅胶制成,其质软、韧性好,贴上后使得身体受伤部位伸展自如。具体的,底贴1呈长方体,贴口10的尺寸与连接框11的内部尺寸相等,底贴1和连接框11为一体结构,便于贴合。除此之外,弧槽13内可放置创可贴130,限位柱14的直径与弧槽13的深度相等,通过限位柱14卡住创可贴130,避免掉落,创可贴130以备待用,等伤口结痂便可撕去底贴1而使用创可贴130。为了避免伤口造成二次损伤,本专利技术设置封贴2,以盖住连接框11的开口,避免伤口直接外露。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封贴2的顶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0,封贴2的底面设有凸框21,凸框21的两端内侧均设有若干卡柱210。本实施例中,封贴2采用硅胶制成,其质软、韧性好,贴上后使得身体受伤部位伸展自如。具体的,透气孔20呈矩形等间距分布,使得伤口全面透气且均匀。进一步的,凸框21与连接框11紧密卡接配合,避免被碰落。除此之外,若干通孔110与若干卡柱210卡接配合,使封贴2和底贴1配合稳固,起着二次固定作用。本技术的皮肤擦伤保护贴在使用前,选择适合伤口长度的底贴1,撕去双面胶12的外层膜,使用时,使贴口10对准伤口部位,按压底贴1使双面胶12粘牢,此时将紫药水倒入连接框11内,摆动伤口部位,使得紫药水全面接触伤口,达到涂抹的效果,避免接触伤口疼痛难忍,再将封贴2卡入连接框11上,使连接框11与凸框21卡接,使卡柱210与通孔110卡接,从而使封贴2稳固,对伤口起着保护作用,避免碰触导致二次伤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包括底贴(1),所述底贴(1)的上方设有封贴(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贴(1)的中部开设有贴口(10),所述贴口(10)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底贴(1)上设有连接框(11),所述连接框(11)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通孔(110),所述底贴(1)的底面粘接有双面胶(12),所述双面胶(12)的中部开设有通口(120),所述通口(120)与所述贴口(10)位置对应,所述底贴(1)的顶面且位于所述连接框(11)的一侧开设有弧槽(13),所述弧槽(13)的内侧设有限位柱(14),所述封贴(2)的顶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0),所述封贴(2)的底面设有凸框(21),所述凸框(21)的两端内侧均设有若干卡柱(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擦伤保护贴,包括底贴(1),所述底贴(1)的上方设有封贴(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贴(1)的中部开设有贴口(10),所述贴口(10)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底贴(1)上设有连接框(11),所述连接框(11)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通孔(110),所述底贴(1)的底面粘接有双面胶(12),所述双面胶(12)的中部开设有通口(120),所述通口(120)与所述贴口(10)位置对应,所述底贴(1)的顶面且位于所述连接框(11)的一侧开设有弧槽(13),所述弧槽(13)的内侧设有限位柱(14),所述封贴(2)的顶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0),所述封贴(2)的底面设有凸框(21),所述凸框(21)的两端内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起锟田茂贵
申请(专利权)人:刘起锟田茂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