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75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面罩、出药接头壳储气罐和雾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暂时储存雾化药物,避免药物浪费;装置严密,有单一流向的给药通道,避免雾化药物泄露刺激眼睛,也避免雾化药物泄漏导致患者给药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还可以避免雾化药物外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患者在吸入药物时通过吸气即可给药,在患者呼气时气体直接被排出;雾化器使药液充分雾化,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A Spray Inhalation Device for Anti-spill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吸入治疗是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为细小微粒,随着呼吸,微粒进入并沉积到呼吸道表面,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现有雾化治疗装置通常包括压缩机、导气管、雾化杯以及连接在雾化杯上的喷雾嘴或面罩。现有雾化吸入装置未设置药物雾化后的存储空间,雾化的药液持续喷出,导致患者不能将全部的雾化药物吸入造成药物浪费,同时极易发生雾化药物溢出的现象,另外在常规设计中患者呼气和吸气通道不相互独立,患者呼气过程易将雾化药物与二氧化碳一起排出,也会造成药物浪费,基于上述原因,现有雾化吸入装置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能够有效避免药物浪费提高治疗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面罩、出药接头壳、储气罐和雾化器。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出药接头壳与储气罐的连接端扣接有面罩接头底座,出药接头壳在面罩接头底座的扣接处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使出药接头壳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面罩接头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和泄压口,单向阀使出药接头壳内部与储气罐内部连通,泄压口靠近出气口,泄压口中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溢气塞。单向阀包括固定在面罩接头底座上的镂空阀体盘,镂空阀体盘上通过固定销固定有膜片,靠近出气口处的膜片超出镂空阀体盘表面,超出镂空阀体盘表面的部分膜片上表面设置有压膜板,压膜板固定在出药接头壳内壁。雾化器包括雾化外壳,雾化外壳与储气罐的连接端设置有隔膜,隔膜中心设置有雾化出口,雾化出口使雾化器与储气罐连通,隔膜下方分别设置有药杯和气泵,药杯外壁与雾化外壳内壁不接触,气泵穿过药杯底面且位于雾化出口正下方,靠近气泵的喷头处设置有撞击柱,撞击柱位于气泵喷头的正上方,位于药杯内部的气泵外表面设置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上气泵壳,位于药杯外部的气泵外表面设置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下气泵壳,上气泵壳和下气泵壳均分别与药杯底面固定连接,上气泵壳外部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应的引流壳,引流壳的内壁不与上气泵壳接触,药杯下方设置有混气调节装置。药杯侧壁超过药杯底面向下延伸,药杯侧壁底端不超过雾化外壳底端,混气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部分药杯外壁与和其位置对应的雾化外壳内壁之间的第一混气挡板,第一混气挡板分别与部分药杯外壁、部分雾化外壳内壁贴合,还包括活动设置在药杯外壁与雾化外壳内壁之间的第二混气挡板,第二混气挡板位于第一混气挡板下方,第二混气挡板上设置有旋转拨片,第二混气挡板通过改变在药杯外壁与雾化外壳内壁之间的位置改变进入雾化器中的外部空气量。隔膜与药杯之间设置有混气结构,混气结构包括扣合在药杯顶端的镂空圆盘,镂空圆盘中心设置有圆柱状混气筒,混气筒与雾化出口相对设置,气泵的喷头和撞击柱均位于混气筒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结构简单,为患者提供雾化治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能够暂时储存雾化药物,避免药物浪费;装置严密,有单一流向的给药通道,避免雾化药物泄露刺激眼睛,也避免雾化药物泄漏导致患者给药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还可以避免雾化药物外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患者在吸入药物时通过吸气即可给药,在患者呼气时气体直接被排出;雾化器使药液充分雾化,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中出药接头壳、储气罐和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罩,2.出药接头壳,3.储气罐,4.雾化器,5.面罩接头底座,6.出气口,7.单向阀,8.泄压口,9.溢气塞,10.固定销,11.膜片,12.雾化外壳,13.隔膜,14.雾化出口,15.药杯,16.气泵,17.撞击柱,18.上气泵壳,19.下气泵壳,20.引流壳,21.第一混气挡板,22.第二混气挡板,23.旋转拨片,24.镂空圆盘,25.混气筒,26.镂空阀体盘,27.压膜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面罩1、出药接头壳2、储气罐3和雾化器4。如图2所示,出药接头壳2与储气罐3的连接端扣接有面罩接头底座5,出药接头壳2在面罩接头底座5的扣接处开设有出气口6,出气口6使出药接头壳2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面罩接头底座5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7和泄压口8,如图3所示,单向阀7包括固定在面罩接头底座5上的镂空阀体盘26,镂空阀体盘26上通过固定销10固定有膜片11,靠近出气口6处的膜片11超出镂空阀体盘26表面,所述超出镂空阀体盘表面的部分膜片上表面设置有压膜板27,所述压膜板27固定在出药接头壳2内壁,面罩接头底座5上对应膜片11的位置为镂空结构,单向阀7使出药接头壳2内部与储气罐3内部连通,泄压口8靠近出气口6,泄压口8中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溢气塞9。雾化器4包括雾化外壳12,雾化外壳12与储气罐3的连接端设置有隔膜13,隔膜13中心设置有雾化出口14,雾化出口14使雾化器4与储气罐3连通,隔膜13下方分别设置有药杯15和气泵16,药杯15外壁与雾化外壳12内壁不接触,气泵16穿过药杯15底面且位于雾化出口14正下方,靠近气泵16的喷头处设置有撞击柱17,撞击柱17位于气泵16喷头的正上方,位于药杯15内部的气泵16外表面设置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上气泵壳18,位于药杯15外部的气泵16外表面设置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下气泵壳19,上气泵壳18和下气泵壳19均分别与药杯15底面固定连接,上气泵壳18外部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应的引流壳20,引流壳20的内壁不与上气泵壳18接触,药杯15下方设置有混气调节装置。药杯15侧壁超过药杯15底面向下延伸,药杯15侧壁底端不超过雾化外壳12底端,混气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部分药杯15外壁与和其位置对应的雾化外壳12内壁之间的第一混气挡板21,第一混气挡板21分别与部分药杯15外壁、部分雾化外壳12内壁贴合,还包括活动设置在药杯15外壁与雾化外壳12内壁之间的第二混气挡板22,第二混气挡板22位于第一混气挡板21下方,第二混气挡板22上设置有旋转拨片23,第二混气挡板22通过改变在药杯15外壁与雾化外壳12内壁之间的位置改变进入雾化器4中的外部空气量。隔膜13与药杯15之间设置有混气结构,混气结构包括扣合在药杯15顶端的镂空圆盘24,镂空圆盘24中心设置有圆柱状混气筒25,混气筒25与雾化出口14相对设置,气泵16的喷头和撞击柱17均位于混气筒25中。本技术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将储气罐3与雾化器4拆开,向药杯15中添加所需药液,将储气罐3与雾化器4安装在一起;雾化过程:打开气泵16,气泵16从喷头喷射出高速流动的气体射入混气筒25中,进而高速流动的气体流入储气罐3中,当混气储气室内气体充满后,顶开泄压口8处的溢气塞9排出多余气体,同时由于气泵16喷射高速流动的气体,使药杯15中药液表面产生负压,药液被挤压,药液由引流壳20与上气泵壳18的缝隙向上流动至气泵16喷头处,药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面罩(1)、出药接头壳(2)、储气罐(3)和雾化器(4),所述出药接头壳(2)与储气罐(3)的连接端扣接有面罩接头底座(5),所述出药接头壳(2)在面罩接头底座(5)的扣接处开设有出气口(6),所述出气口(6)使出药接头壳(2)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面罩接头底座(5)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7)和泄压口(8),所述单向阀(7)使出药接头壳(2)内部与储气罐(3)内部连通,所述泄压口(8)靠近出气口(6),所述泄压口(8)中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溢气塞(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面罩(1)、出药接头壳(2)、储气罐(3)和雾化器(4),所述出药接头壳(2)与储气罐(3)的连接端扣接有面罩接头底座(5),所述出药接头壳(2)在面罩接头底座(5)的扣接处开设有出气口(6),所述出气口(6)使出药接头壳(2)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面罩接头底座(5)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7)和泄压口(8),所述单向阀(7)使出药接头壳(2)内部与储气罐(3)内部连通,所述泄压口(8)靠近出气口(6),所述泄压口(8)中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溢气塞(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7)包括固定在面罩接头底座(5)上的镂空阀体盘(26),所述镂空阀体盘(26)上通过固定销(10)固定有膜片(11),靠近所述出气口(6)处的膜片(11)超出镂空阀体盘(26)表面,所述超出镂空阀体盘(26)表面的部分膜片(11)上表面设置有压膜板(27),所述压膜板(27)固定在出药接头壳(2)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药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4)包括雾化外壳(12),所述雾化外壳(12)与储气罐(3)的连接端设置有隔膜(13),所述隔膜(13)中心设置有雾化出口(14),所述雾化出口(14)使雾化器(4)与储气罐(3)连通,所述隔膜(13)下方分别设置有药杯(15)和气泵(16),所述药杯(15)外壁与雾化外壳(12)内壁不接触,所述气泵(16)穿过药杯(15)底面且位于雾化出口(14)正下方,靠近所述气泵(16)的喷头处设置有撞击柱(17),所述撞击柱(17)位于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战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爱的医学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