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梅贤玉专利>正文

坐卧位防压疮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66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囊垫技术领域,尤其为坐卧位防压疮气垫,包括两个充气囊,充气囊上开设有U形槽,U形槽两端对称连接有连接带,充气囊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束缚带,充气囊的上表面均匀等间距的连接有若干支撑棒,若干支撑棒的顶部连接有座垫,两个座垫远离U形槽的一侧通过连接片相连接,充气囊的内部还设有分隔板,充气囊的左右两侧还依次安装有充气阀和放气管,放气管的内设有密封环,密封环的顶部外围圈上连接有橡胶圈,放气管的中央位置竖直设有拉杆,拉杆的底部连接有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分隔板将气囊垫进行独立控制,不仅减少生产成本,并且操作更加方便,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便于推广使用。

Pressure sore air cushion in sitting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坐卧位防压疮气垫
本技术涉及气囊垫
,具体为坐卧位防压疮气垫。
技术介绍
病人术后需要经常的给他翻身、按摩,以免产生褥疮,目前,临床上大多是手工翻转病人,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工作难度,而现有的可翻身气囊垫都是通过升降装置使气囊垫的一侧升起,以达到气囊垫两侧高度不同的目的,便于翻身,但是安装升降装置不仅成本较高,并且控制不方便,而气囊垫的内部属于密封的状态,不能透气,长期坐着的时候,对皮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气囊垫的表面裸露在外界,也容易戳破,鉴于此,我们提出坐卧位防压疮气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坐卧位防压疮气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给患者翻身时不方便,不能透气,容易被戳破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坐卧位防压疮气垫,包括两个充气囊,所述充气囊上开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两端对称连接有连接带,所述充气囊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束缚带,所述充气囊的上表面均匀等间距的连接有若干支撑棒,若干所述支撑棒的顶部连接有座垫,两个所述座垫远离所述U形槽的一侧通过连接片相连接;所述充气囊的内部还设有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U形槽靠近所述连接片的一侧设置,所述充气囊的左右两侧还依次安装有充气阀和放气管,所述放气管的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顶部外围圈上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放气管的中央位置竖直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连接有压板。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带的上表面安装有纽扣,另一个所述连接带上开设有扣眼。优选的,所述束缚带远离所述充气囊的一端连接有魔术贴,且其中一个魔术贴为子贴,另一个为母贴。优选的,所述座垫与所述充气囊表面的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优选的,所述座垫上均匀等间距的开设有若干圆孔。优选的,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连接有拉块。优选的,所述放气管的顶部内壁上水平设有筛孔板,且所述拉杆贯穿所述筛孔板,所述拉杆的外壁上还绕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筛孔板之间的位置。优选的,所述压板呈圆盘状,所述压板的表面积小于所述放气管的内径面积,所述压板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密封环的内径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坐卧位防压疮气垫通过设置的束缚带以及魔术贴,方便医护人员将气囊垫固定在床上以及座椅上,增加使用的便利性。2、本坐卧位防压疮气垫通过设置的支撑棒以及座垫,能够使患者的皮肤与充气囊相互分离,并且在圆孔的作用下,使患者的皮肤能够与外界的空气相接触,方便透气,增加皮肤的舒适性,并且通过座垫,也能使充气囊的表面不会与外界的物体相接触,减少被戳破的情况。3、本坐卧位防压疮气垫通过设置的连接片,能够使两个充气囊之间的夹角进行改变,进而在床上以及椅子上均能够使用。4、本坐卧位防压疮气垫通过设置的分隔板和充气阀,实现对充气囊进行分开充气,进而在需要翻身的时候,只需要将其中一个充气囊进行放气,便能够实现气囊垫两侧高度的不同,方便控制,并且减少生产成本。5、本坐卧位防压疮气垫通过设置的拉杆和压板,在对其中一个充气囊放气时,只需要拉动拉块,便能够使充气囊与外界相连通,进而充气囊内的气体能够快速的流出,实现控制的便利性。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分隔板将气囊垫进行独立控制,不仅减少生产成本,并且操作更加方便,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放气管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充气阀交替充放气时的示意图。图中:1、充气囊;11、U形槽;12、连接带;121、纽扣;122、扣眼;13、束缚带;131、魔术贴;14、支撑棒;15、座垫;16、圆孔;17、连接片;2、分隔板;21、充气阀;22、放气管;23、密封环;24、橡胶圈;25、拉杆;251、拉块;26、压板;27、弹簧;28、筛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坐卧位防压疮气垫,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两个充气囊1,充气囊1上开设有U形槽11,U形槽11两端对称连接有连接带12,其中一个连接带12的上表面安装有纽扣121,另一个连接带12上开设有扣眼122,充气囊1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束缚带13,束缚带13远离充气囊1的一端连接有魔术贴131,充气囊1的上表面均匀等间距的连接有若干支撑棒14,若干支撑棒14的顶部连接有座垫15,两个座垫15远离U形槽11的一侧通过连接片17相连接,座垫15上均匀等间距的开设有若干圆孔16。具体的,其中一个魔术贴131为子贴,另一个为母贴。进一步的,座垫15与充气囊1表面的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进一步的,座垫15和支撑棒14均采用硅胶制成,具有弹性强,对皮肤无害的优点,使用更加舒适。进一步的,连接片17采用尼龙材质制成,增加连接的稳固性,使用寿命更加长久。此外,充气囊1采用pvc材质制成,其内部涂抹有橡胶层,保证充气囊1的稳定性,并且不易破损。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束缚带13以及魔术贴131,方便医护人员将气囊垫固定在床上以及座椅上,增加使用的便利性,通过设置的支撑棒16以及座垫15,能够使患者的皮肤与充气囊1相互分离,并且在圆孔16的作用下,使患者的皮肤能够与外界的空气相接触,方便透气,增加皮肤的舒适性,并且通过座垫15,也能使充气囊1的表面不会与外界的物体相接触,减少被戳破的情况,通过设置的连接片17,能够使两个充气囊1之间的夹角进行改变,进而在床上以及椅子上均能够使用。充气囊1的内部还设有分隔板2,且分隔板2位于U形槽11靠近连接片17的一侧设置,充气囊1的左右两侧还依次安装有充气阀21和放气管22,放气管22的内设有密封环23,密封环23的顶部外围圈上连接有橡胶圈24,放气管22的中央位置竖直设有拉杆25,拉杆25的底部连接有压板26,拉杆25远离压板26的一端连接有拉块251,放气管22的顶部内壁上水平设有筛孔板28,且拉杆25贯穿筛孔板28,拉杆25的外壁上还绕设有弹簧27,且弹簧27位于压板26与筛孔板28之间的位置。具体的压板26呈圆盘状,压板26的表面积小于放气管22的内径面积,压板26的表面积大于密封环23的内径面积,在压板26余密封环23相互分离的时候,实现充气囊1与外界空气的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分隔板2和充气阀21,实现对充气囊1进行分开充气,进而在需要翻身的时候,只需要将其中一个充气囊1进行放气,便能够实现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坐卧位防压疮气垫,包括两个充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1)上开设有U形槽(11),所述U形槽(11)两端对称连接有连接带(12),所述充气囊(1)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束缚带(13),所述充气囊(1)的上表面均匀等间距的连接有若干支撑棒(14),若干所述支撑棒(14)的顶部连接有座垫(15),两个所述座垫(15)远离所述U形槽(11)的一侧通过连接片(17)相连接;所述充气囊(1)的内部还设有分隔板(2),且所述分隔板(2)位于所述U形槽(11)靠近所述连接片(17)的一侧设置,所述充气囊(1)的左右两侧还依次安装有充气阀(21)和放气管(22),所述放气管(22)的内设有密封环(23),所述密封环(23)的顶部外围圈上连接有橡胶圈(24),所述放气管(22)的中央位置竖直设有拉杆(25),所述拉杆(25)的底部连接有压板(26)。

【技术特征摘要】
1.坐卧位防压疮气垫,包括两个充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1)上开设有U形槽(11),所述U形槽(11)两端对称连接有连接带(12),所述充气囊(1)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束缚带(13),所述充气囊(1)的上表面均匀等间距的连接有若干支撑棒(14),若干所述支撑棒(14)的顶部连接有座垫(15),两个所述座垫(15)远离所述U形槽(11)的一侧通过连接片(17)相连接;所述充气囊(1)的内部还设有分隔板(2),且所述分隔板(2)位于所述U形槽(11)靠近所述连接片(17)的一侧设置,所述充气囊(1)的左右两侧还依次安装有充气阀(21)和放气管(22),所述放气管(22)的内设有密封环(23),所述密封环(23)的顶部外围圈上连接有橡胶圈(24),所述放气管(22)的中央位置竖直设有拉杆(25),所述拉杆(25)的底部连接有压板(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卧位防压疮气垫,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带(12)的上表面安装有纽扣(121),另一个所述连接带(12)上开设有扣眼(1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卧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贤玉汤慧红
申请(专利权)人:梅贤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