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理实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62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24
一种药理实验设备,涉及一种实验用具,所述的支架体由置具(1)和底座(25)组成,所述的置具(1)为半圆筒体结构,所述的置具(1)的一侧边与前端平面板(15)的一侧边通过竖向排列的数个合叶(16)活动连接,所述的置具(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的平面板(15)的另一侧边通过竖向排列的数个配套的插锁连接,在所述的置具(1)的上端设有弧形开口(2),在所述的置具(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隔板(3)、上肢捆扎带(5)和下肢捆扎带(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药理实验过程中,实现小鼠固定以及尾静脉注射时调整装置在适合进行实验的角度于一身,解决了传统药理实验中,固定装置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以及操作台不能改变角度的问题。

A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理实验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药理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药理实验阶段分为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人体),动物实验时药物开发应用于人体之前的必经阶段,药物进入人体,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消积的影响常常会带给人体痛苦,甚至危害生命,所以,必须要经过长时间大量的动物实验观察。动物药理实验可以有效地评估药品的有效率、安全性等指标。可以帮助确定药物应用的安全剂量范围,避免剂量过大造成损伤,有利于避免或者减少药物在人体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动物实验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实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早在17世纪就有人用小鼠做实验,由于小白鼠的基因数列和人类的差不多,一些医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验都是由小白鼠来完成,很多人类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通过在小白鼠身上找到相似性状,在各种实验研究中,小鼠现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详尽,用途最多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小鼠实验在各领域实验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新药研发领域,大批量的药敏、药效、药物动力学等研究中更为广泛。实验小鼠给药的方式包括尾静脉注射、灌肠给药、腹腔注射、皮下注射、侧脑室注射、鼻腔给药等,其中为静脉注射是实验小鼠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在药理实验中,由于小鼠属于活体动物,并且小鼠体型较小,行动敏捷,行动不可控,导致进行小白鼠的尾静脉注射过程非常费时费力,有时还有可能咬伤实验人员,因此,为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实验安全地进行,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小鼠进行有效固定。目前虽然有固定装置可以进行辅助小鼠药理实验的进行,但实验操作是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如下:1、在进行小鼠尾静脉注射时,传统使用的固定装置大多是将小鼠固定在特制的固定器内,但是固定效果不好,对于辅助药理实验进行的效果不佳,因此急缺一种能够实现小鼠有效固定的实验设备;2、现有的小鼠固定装置,大多是将小鼠装入在一个玻璃容器内,再将小鼠尾巴留在玻璃容器外,在实验过程中,小鼠仍能在容器内进行小范围内的蹿动,容易从玻璃容器的开口处逃出,需实验人员再将小鼠装回在玻璃容器内,很容易出现实验人员被小鼠咬伤的情况;3、使用的固定小鼠的容器有固定的容积,不能根据小鼠自身的体重与大小进行改变,实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药理实验的进行;4、现有的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固定,尾静脉注射时小鼠尾巴无法拉直,导致注射针头不能准确地进入小鼠尾静脉血管内,使得尾静脉注射过程费时费力,大大降低尾静脉注射的效率;5、现有的固定装置,装小鼠的筒体以及与筒体相配合使用的实验固定台,需要配合使用才能进行实验,结构较为复杂笨重,操作较为不便;6、目前使用的实验固定台不能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角度的调节,不利于药理实验的进行;7、在给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之前,必须对小鼠称重,然后根据小鼠体重计算给药剂量。但称重的过程中,小鼠经常在天平托盘上爬行甚至逃脱,导致称量不准确,使用其他容器将小鼠固定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再将小鼠与容器一起放在天平上进行测量,但是容器不能对于小鼠的各个部位进行固定,小鼠仍会有小范围的活动,导致结果不准确,耽误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时间,影响实验进程。在进行小鼠的药理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上述的问题不能解决,提出一种能实现在药理实验中,有效固定小鼠的药理实验设备,对于医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理实验设备,本技术在药理实验过程中,实现小鼠固定以及尾静脉注射时调整装置在适合进行实验的角度于一身,解决了传统药理实验中,固定装置的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以及操作台不能改变角度的问题。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药理实验设备,包括支架体,所述的支架体由置具和底座组成,所述的置具为半圆筒体结构,所述的置具的一侧边与前端平面板的一侧边通过竖向排列的数个合叶活动连接,所述的置具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的平面板的另一侧边通过竖向排列的数个配套的插锁连接,在所述的置具的上端设有弧形开口,在所述的置具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隔板、上肢捆扎带和下肢捆扎带,在所述的隔板的中部设有锁颈口,在所述的上肢捆扎带和下肢捆扎带的一端分别设有穿扎头,每一穿扎头分别穿过置具壁面设有的上下侧壁孔并分别通过铆钉固定在上下侧壁孔内,在每一穿扎头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手压柄,在所述的置具的底面设有与锁颈口相对的通孔,在所述的置具底面的前端设有前延板,在所述的置具底面与所述的前延板相叠处的下端活动连接有下延板。所述的一种药理实验设备,所述的置具由透明的玻璃材质制成。所述的一种药理实验设备,在所述的平面板的前表面连接有拉手。所述的一种药理实验设备,所述的插锁由锁吸件和锁插件组成,数个锁吸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置具的前开口侧边的上下部,与数个锁吸件相对的数个锁插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平面板的一侧边面上,在每一锁插件上分别设有插入到每一锁吸件插口内的插头,在每个插头上分别设有螺纹孔,在每一锁吸件的插口内横向穿插有与插头上的螺纹孔相匹配的螺栓杆,在螺栓杆的外端连接有转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药理实验设备,在药理实验过程中,可实现满足不同规格、体重大小的小鼠固定以及小鼠安放与注射过程一体化,解决了传统药理实验中,固定装置对小鼠体重有限定以及小鼠填装时需要“硬塞”的不便,本装置操作便捷,优化小鼠填装方式,同时小鼠装载设备与底座通过旋转改变角度的方式避免传统需要将小鼠装载设备拆卸下来填装的不便;通过在罩体内设置锁颈口,在小鼠填装时只需拎起小鼠头部使其脖颈卡在锁颈口内即可实现对小鼠的吊挂,直接一步式装载,避免传统向固定空间大小的罩体内硬塞小鼠的不便,同时锁颈口吊挂的方式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小鼠装填;通过设置上肢捆扎带与下肢捆扎带,可实现根据小鼠的体重不同进行“贴身”捆绑固定,使药理实验设备适用于多种体型、体重的小鼠的固定,在固定过程中,可将小鼠上肢、下肢进行有效的固定,使得小鼠在药理实验过程中不能窜动,有利于药理实验中尾静脉注射的进行,更有利于药理实验的进行,还能将小鼠的头部进行固定,避免小鼠咬伤工作人员;通过设置松紧螺栓,可以调节罩体与底座之间的角度,实现小鼠装填时旋转罩体使其竖直放置,装填完毕,再旋转至水平或稍倾斜角度实现注射,避免传统设备还需将罩体从固定台上卸下装填小鼠再将其装上进行注射的不便;通过将小鼠的尾巴固定在沟槽内,并使得其尾巴被拉直,便于小鼠尾静脉注射的进行,可有效避免因小鼠尾部摆动,无法进行药理实验,可使尾静脉注射过程十分轻松快捷,极大提高小鼠尾静脉注射效率有。通过设置U型夹板、立板和松紧螺栓,可根据实验人员的需求调整合适进行尾静脉注射的注射角度,并且角度调节后可通过松紧螺栓的顺时针转动,将U型夹板与立板之间夹持的更加紧固,实现置具的固定与角度调节和小鼠的固定一体化,使置具在药理实验过程中不易晃动,有利于尾静脉注射的进行,避免传统药理实验时,需要使用装小鼠的器具与固定器具的实验台配合使用才能进行实验,结构复杂笨重,操作不便。通过在置具的底面设置通孔以及在泡沫垫上表面设置与通孔相接的沟槽,在尾静脉注射的药理实验过程中,可对小鼠尾巴进行固定,便于为静脉注射,避免由于小鼠尾巴摆动导致不能完成注射过程或者扎伤小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理实验设备,包括支架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体由置具(1)和底座(25)组成,所述的置具(1)为半圆筒体结构,所述的置具(1)的一侧边与前端平面板(15)的一侧边通过竖向排列的数个合叶(16)活动连接,所述的置具(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的平面板(15)的另一侧边通过竖向排列的数个配套的插锁连接,在所述的置具(1)的上端设有弧形开口(2),在所述的置具(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隔板(3)、上肢捆扎带(5)和下肢捆扎带(9),在所述的隔板(3)的中部设有锁颈口(4),在所述的上肢捆扎带(5)和下肢捆扎带(9)的一端分别设有穿扎头(7),每一穿扎头(7)分别穿过置具(1)壁面设有的上下侧壁孔(6)并分别通过铆钉固定在上下侧壁孔(6)内,在每一穿扎头(7)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手压柄(8),在所述的置具(1)的底面设有与锁颈口(4)相对的通孔(10),在所述的置具(1)底面的前端设有前延板(11),在所述的置具(1)底面与所述的前延板(11)相叠处的下端活动连接有下延板(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理实验设备,包括支架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体由置具(1)和底座(25)组成,所述的置具(1)为半圆筒体结构,所述的置具(1)的一侧边与前端平面板(15)的一侧边通过竖向排列的数个合叶(16)活动连接,所述的置具(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的平面板(15)的另一侧边通过竖向排列的数个配套的插锁连接,在所述的置具(1)的上端设有弧形开口(2),在所述的置具(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隔板(3)、上肢捆扎带(5)和下肢捆扎带(9),在所述的隔板(3)的中部设有锁颈口(4),在所述的上肢捆扎带(5)和下肢捆扎带(9)的一端分别设有穿扎头(7),每一穿扎头(7)分别穿过置具(1)壁面设有的上下侧壁孔(6)并分别通过铆钉固定在上下侧壁孔(6)内,在每一穿扎头(7)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手压柄(8),在所述的置具(1)的底面设有与锁颈口(4)相对的通孔(10),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磊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