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文亮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60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器,至少包括连接杆、固定夹和通过导向杆与所述固定夹连接的固定针,所述连接杆至少分为两段且每段所述连接杆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插头或接口,所述插头与所述接口的内壁匹配并且所述插头以紧密贴合于所述接口内壁的方式滑动地插入所述接口内,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接口插接且弹性装置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插头和所述接口的情况下,所述插头能够基于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作用力而沿所述接口的轴向方向按照与所述接口相对滑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骨块件的轴向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多方向穿针且可以调节骨块间的轴向压力,在骨折进行稳定固定的同时,能够避免过度的应力遮挡。

An orthopaedic unilateral external fix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器。
技术介绍
骨科单边外固定器是骨外固定器械中的一种,它的基本构件主要是:连接杆、固定夹和固定针,其中,数个固定夹安装在连接杆上,每个固定夹上均配有至少一个固定针。它是利用人体生物力学及骨折复位的原理,将固定针钉入骨杆中,利用固定针与固定夹、连接杆构成的刚性体使复位的骨折部固定,直至骨折愈合。近年来,单边外固定器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单边外固定器只需固定在肢体的一侧,操作方便且可以减少肢体贯穿可能造成的神经血管损伤。此外,使用单边外固定器对受伤肢体创伤小、软组织剥离少、操作灵活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病人不需要二次住院手术取内固定物,不仅减少病人的痛苦,还节约费用。然而,单边外固定器还存在某些不足,在设计单边外固定器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固定针的针距是可调节的;近骨折线的两针针距尽可能的缩小,远骨折线的固定针针距尽可能的大,以增加对骨的把持力,提高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2、易于多方向穿针;单边外固定器多需平行穿针,只能单一平面调整,力学结构上对骨折端固定的牢稳性较差,常需要增加固定针的直径来提高固定刚度,但这不仅增加了针道感染的机会,也会降低骨强度造成医源性骨折;3、机械结构易于拆卸和组装;骨科外固定器不仅要有固定的作用还要有加速骨折愈合的能力,这就要求外固定器最好能兼具复位、牵引、加压和动力化等功能。同时为了适应不同部位的治疗需要,其构件要尽可能具有通用性,可根据治疗部位和要求组装多种构型;4、钉道感染和皮肤压迫性坏死;钉道感染和渗液的主要原因在于针与骨体结合不紧密和对针道护理不仔细,而皮肤压迫性坏死在肢体水肿时尤易发生,需要在保持皮肤与连接杆之间不接触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固定针的有效长度,保证单边外固定器的抗形变能力。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137356A)公开了一种肢体重建矫形调节可控制外固定支架,其包括:360°角度矫形钉夹、支架轴向上下可控制调节钉夹、支架单边可控角度钉夹、普通钉夹及导杆。该专利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遵循机械力学原则,个性化地任意组合,可适应任何肢体畸形病人的需求,并进行后期的调整。对伴有开放性的粉碎性骨折或骨缺损,可利用这种支架进行加压、延长、旋转、弯曲等;进行临床评估后预先置放此种支架,可以对以上骨折进行后期调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或医源性损伤,变复杂骨折为简单骨折;减少因骨缺损或力线偏移造成的二次手术,在骨折、矫形的治疗中更好的发挥了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缩短医生的手术次数和时间,减少病人费用和病程。但是,该专利存在以下不足:1.该专利提供的外固定器没有提供动力化功能,所谓动力化,即随着骨折愈合,应减少应力遮挡,使外固定器动力化以使得骨折端的骨块间获得微动,骨骼承受应力刺激以利骨痂生长;2.该专利提供的外固定器没有解决钉道感染的问题,外固定架在伴随断骨愈合的漫长过程中,固定针穿过皮肤肌肉的针道处很容易发生感染,为控制感染,除口服、注射抗菌药外,还必须经常向各钉道处涂擦酒精消毒并用无菌敷料包扎钉道处,即使一天多次消毒也不能保证钉道处始终处于消毒的状态,而且患者多选择配戴外固定器离院的治疗方式,故更是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消毒处理;3.该专利提供的外固定器关节过多,固定后受力发生形变的程度大,固定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器,至少包括连接杆、至少一个固定夹和通过导向杆与所述固定夹连接的固定针。所述固定夹以滑动套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至少分为两段。每段所述连接杆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插头或接口。所述接口的一端具有开口且内部呈中空形态。所述插头与所述接口的内壁匹配。所述插头以紧密贴合于所述接口内壁的方式沿所述接口的轴向方向滑动地插入所述接口内。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接口插接且弹性装置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插头和所述接口的情况下,所述插头能够基于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作用力而沿所述接口的轴向方向按照与所述接口相对滑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骨块间的轴向压力。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头和所述接口通过定位螺帽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定位螺帽用于限制所述插头和所述接口分离。所述接口的呈圆柱形的外壁与所述定位螺帽的内壁相匹配。所述接口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定位螺帽的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插头和/或所述接口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定位螺帽滑脱的呈倒角状的凸部。所述定位螺帽通过设置在帽盖处的开孔以嵌套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开孔允许所述连接杆穿过而不允许所述插头和所述接口穿过。所述开孔与呈倒角状的凸部相互抵靠。所述定位螺帽的呈圆形的开放状开口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口的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夹至少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匹配贴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均至少包括半凹槽以及半定位孔。所述半凹槽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杆。所述半定位孔用于固定所述导向杆。所述半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杆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半定位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导向杆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杆至少包括与所述半定位孔匹配的定位销和用于连接所述固定针的第二螺孔。所述固定针至少包括用于穿入患者骨部的自攻钻头刃口、自攻丝杆、螺帽和用于与所述第二螺孔匹配的锁定螺纹。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装置为气体弹簧、液体弹簧、金属弹簧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构成的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和所述接口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液密和/或气密的通孔。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半凹槽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均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用于增加固定强度的防滑纹。所述半定位孔的内表面和所述定位销的表面均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用于增加固定强度的防滑纹。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在所述半凹槽相对于所述半定位孔的一端设置有轴向连接装置。所述轴向连接装置用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轴向相连。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针还包括可折断部和硅胶帽。所述硅胶帽在所述可折断部折断后用于防止所述可折断部划破皮肤和衣服。所述可折断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螺帽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骨科单边外固定器还包括预防钉道感染装置。所述预防钉道感染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针穿透皮肤的钉道处的囊垫和用于存储药液的分流体。所述囊垫用于消毒且与所述钉道周围皮肤接触。所述分流体设有注液孔。所述囊垫通过软管与所述分流体连接。所述囊垫上方设有呈U型开放状的固定钉孔。所述固定钉孔用于固定所述囊垫。所述嚢垫上环绕所述固定钉孔设置有至少一个渗液孔。所述分流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囊垫为向内凹陷的弧面垫。所述渗液孔分布于所述囊垫的向内凹陷的弧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骨科单边外固定器通过改进固定夹的结构,使用夹块的设计方式,实现了固定夹和连接杆之间的角度可调,从而能够多方向穿针,提高了外固定器的固定稳定性;2.本技术提供的骨科单边外固定器还通过连接杆的接口和插头结构实现了骨块间轴向压力的可调节,在骨折进行稳定固定的同时,能够避免过度的应力遮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器,至少包括连接杆(1)、以滑动套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夹(2)和通过导向杆(4)与所述固定夹(2)连接的固定针(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至少分为两段且每段所述连接杆(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插头(9)或接口(10),其中,所述接口(10)的一端具有开口且内部呈中空形态,所述插头(9)与所述接口(10)的内壁匹配并且所述插头(9)以紧密贴合于所述接口(10)内壁的方式沿所述接口(10)的轴向方向滑动地插入所述接口(10)内,在所述插头(9)和所述接口(10)插接且弹性装置(12)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插头(9)和所述接口(10)的情况下,所述插头(9)能够基于所述弹性装置(12)的弹性作用力而沿所述接口(10)的轴向方向按照与所述接口(10)相对滑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骨块间的轴向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器,至少包括连接杆(1)、以滑动套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夹(2)和通过导向杆(4)与所述固定夹(2)连接的固定针(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至少分为两段且每段所述连接杆(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插头(9)或接口(10),其中,所述接口(10)的一端具有开口且内部呈中空形态,所述插头(9)与所述接口(10)的内壁匹配并且所述插头(9)以紧密贴合于所述接口(10)内壁的方式沿所述接口(10)的轴向方向滑动地插入所述接口(10)内,在所述插头(9)和所述接口(10)插接且弹性装置(12)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插头(9)和所述接口(10)的情况下,所述插头(9)能够基于所述弹性装置(12)的弹性作用力而沿所述接口(10)的轴向方向按照与所述接口(10)相对滑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骨块间的轴向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单边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9)和所述接口(10)通过用于限制所述插头(9)和所述接口(10)分离的定位螺帽(11)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接口(10)的呈圆柱形的外壁与所述定位螺帽(11)的内壁相匹配且设有与所述定位螺帽(11)的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插头(9)和/或所述接口(10)与所述连接杆(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定位螺帽(11)滑脱的呈倒角状的凸部(13),所述定位螺帽(11)通过设置在帽盖处允许所述连接杆(1)穿过而不允许所述插头(9)和所述接口(10)穿过的开孔(31)以嵌套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杆(1)活动连接,所述开孔(31)与呈倒角状的凸部(13)相互抵靠,所述定位螺帽(11)的呈圆形的开放状开口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口(10)的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科单边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2)至少包括第一固定块(15)和第二固定块(16),其中,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6)匹配贴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6)均至少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杆(1)的半凹槽(18)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导向杆(4)的半定位孔(17);所述半凹槽(18)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杆(1)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半定位孔(17)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导向杆(4)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固定块(15)和所述第二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亮张文科李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何文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