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粘膜下肌瘤抓持粉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599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宫腔镜粘膜下肌瘤抓持粉碎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粉碎结构,所述的粉碎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套在外管内部,外管末端开有位于侧面的切割窗口,内管的末端开有位于侧面的齿形切口,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装置主体固定连接,内管的另一端位于装置主体内,内管另一端侧壁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连接在电动机上,电动机位于装置主体内,电动机与电源线和电源开关连接,所述的内管另一端的端部套在吸引管内,所述的吸引管固定在装置主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粉碎装置通过内管在外管中转动,内管侧壁上的齿形切口对肌瘤进行切割,割下来的组织从内管被负压装置吸出体外,切除效率高,使用方便。

Grasping and comminuting device for hysteroscopy submucosal myo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宫腔镜粘膜下肌瘤抓持粉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宫腔镜粘膜下肌瘤抓持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而子宫黏膜下肌瘤是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犹如异物,肌瘤可被挤出宫颈外口而突入阴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宫腔镜粘膜下肌瘤抓持粉碎装置,该技术可伸入患者宫腔内将肌瘤切取粉碎并且吸出宫腔外,便于患者的康复。为了达到以上技术目的,实现以上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宫腔镜粘膜下肌瘤抓持粉碎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粉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内部套有内管,外管末端开有位于侧面的切割窗口,内管的末端开有位于侧面的齿形切口,所述的外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宫腔镜粘膜下肌瘤抓持粉碎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粉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内部套有内管,外管末端开有位于侧面的切割窗口,内管的末端开有位于侧面的齿形切口,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装置主体固定连接,内管的另一端位于装置主体内,内管另一端侧壁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连接在电动机上,电动机位于装置主体内,电动机与电源线和电源开关连接,所述的内管另一端的端部套在吸引管内,所述的吸引管固定在装置主体内,另一端伸出装置主体外,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宫腔镜粘膜下肌瘤抓持粉碎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粉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内部套有内管,外管末端开有位于侧面的切割窗口,内管的末端开有位于侧面的齿形切口,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装置主体固定连接,内管的另一端位于装置主体内,内管另一端侧壁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燕宋华邢雪丽余星梅杨婷蒋春莉宋丽娟陈晨杨佳艳黄碧佳蒋玉梅李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