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底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500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底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电池底焊装置,通过设置传输组件、转运组件和收集组件,这样,便能通过转运组件将传输组件上的锂电池转运至收集组件处收集;再通过在转运组件与传输组件之间设置用于在焊接过程中避免产生焊渣的光纤激光器,且转运组件包括夹持结构和夹持结构能够滑动的转动部件,夹持结构能够按压该锂电池内的极耳,使得该极耳与锂电池底部的钢壳能够焊接固定,且转动部件将夹持结构转动至输送部,且在转动部件内滑动收缩时,与该光纤激光器位置对应后,实现对锂电池的底部进行焊接。这样,避免了使用焊针,有效消除了焊渣;且由于无需进行维护和更换焊针,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底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底焊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由于其开路电压低、能量密度小、使用寿命短、有记忆效应和倍率性能差,并且环境污染严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从1990年Sony公司成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后,锂电池的研究迅速推向全世界。在短短的十几年中,锂离子电池凭借其具有其他二次电池难以比拟的优点(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结构致密、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实用温度范围宽、无记忆效应等),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在3C(cellularphone,portablecomputer,camcorder)市场迅速扩大并冲击原有的二次电池市场,很快的占据了统治地位。目前锂电池的形态还是以圆柱、方形、软包为主。圆柱主要以钢壳、铝壳圆柱电池为主,这种电池的表现为容量高、输出电压高、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输出电压稳定、能大电流放电、电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工作温度范围宽、对环境友好。另外,圆柱型锂电池的历史悠久,市场的普及率高,圆柱型锂电池采用的卷绕工艺较为成熟,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品质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底焊装置,用于焊接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传输锂电池的传输组件、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的底部焊接的光纤激光器、用于将所述锂电池从所述传输组件转运至收集装置的转运组件,以及所述收集组件,所述转运组件包括位于光纤激光器上方的安装底座、设于所述安装底座顶部且能够转动的转动部件、用于夹持所述锂电池且可相对所述转动部件滑动夹持部件,且所述夹持部件插接于所述转动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底焊装置,用于焊接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传输锂电池的传输组件、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的底部焊接的光纤激光器、用于将所述锂电池从所述传输组件转运至收集装置的转运组件,以及所述收集组件,所述转运组件包括位于光纤激光器上方的安装底座、设于所述安装底座顶部且能够转动的转动部件、用于夹持所述锂电池且可相对所述转动部件滑动夹持部件,且所述夹持部件插接于所述转动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底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组件与所述收集组件之间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锂电池的拉力测试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底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测试仪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锂电池的外观的图像检测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底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内开设有滑动通道,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插接于所述转运结构内且能够相对滑动的滑动连接部和与所述滑动连接部连接的夹持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底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内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陈泽伟温惠康袁鹏邹宏江刘水养汪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