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琴专利>正文

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47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02
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它包含泡杯、杯盖、透气孔、泡杯手柄、提杆、滤网、提盖、第一出水盖、第一出水孔、底座、出水槽、第二出水盖、第二出水孔,杯盖盖于泡杯顶部,杯盖上设计有透气孔,泡杯手柄与泡杯侧相连接,提杆固定于滤网中心,滤网至于泡杯底部,提盖穿过杯盖中心与提杆相对应,第一出水盖固定于泡杯底部,第一出水盖设计有二个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盖9位于底座中心与出水槽相连接,第二水出盖上与第一出水孔对应位置设计有第二出水孔,泡杯放置于底座上。能够在短时间内便捷快速的进行泡茶,旋转式的放水有别于以往手持泡杯进行倒茶,不易烫手,更有乐趣,快速清洁茶碴提高了泡茶的效率,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泡茶体验。

A Convenient Tea-making 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泡茶茶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捷泡茶茶具,涉及茶具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便捷泡茶茶具。
技术介绍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许多人的生活当中喝茶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茶文化中茶具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条件,好的茶具不仅能提升茶的味道,还能使饮茶者在泡茶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茶具也在不断的变化,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变快,有时泡茶的时间变得较短,为了让人们在短时间内也能享受泡茶的乐趣,一些茶具也在变化,让人们能更方便的泡茶,但是大部分的茶具在泡茶过程中都是使用手直接与泡杯接触行进茶水的倾倒,而且在清理茶碴时都是直接将茶碴倒掉,或者使用镊子将茶碴夹出,这样在泡茶时因水温过高经常将手指烫伤,清理茶碴的过程也较为麻烦,耗时较长,不能给泡茶带来较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将滤杯与泡杯结为一体,既可以快速泡茶,又能快速高效的清理茶碴,提升了人们在短时间内泡茶的乐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它包含泡杯1、杯盖2、透气孔21、泡杯手柄3、提杆4、滤网5、提盖6、第一出水盖7、第一出水孔71、底座8、出水槽82、第二出水盖9、第二出水孔91,杯盖2盖于泡杯1顶部,杯盖2上设计有透气孔21,泡杯手柄3与泡杯1侧壁相连接,提杆4固定于滤网5中心,滤网5至于泡杯1底部,提盖6穿过杯盖2中心与提杆4相对应,第一出水盖7固定于泡杯1底部,第一出水盖7设计有二个第一出水孔71,第二出水盖9位于底座8中心与出水槽82相连接,第二出水盖9上与第一出水孔71对应位置设计有第二出水孔91,泡杯1放置于底座8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提杆4顶部设计有半圆型提杆顶盖41。进一步的,所述的提盖6底部设计有半圆型提盖底板6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出水盖7底面还设计有二个限位孔72,限位孔72分布于第一出水孔71二侧。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出水盖9表面设计有二个限位凸起92,限位凸起92分布于第二出水孔91二侧。进一步的,所述的泡杯1底部外侧设计有限位边11。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8顶部对应限位边11处设计有限位槽81。进一步的,所述的泡杯手柄3上设计有椭圆型凹槽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泡茶阶段时旋转泡杯1将限位凸起92旋转至第一出水孔71防止茶水流出,需倒茶时旋转泡杯1将第一出水孔71与第二出水孔91相对,茶水从泡杯1内流入至出水槽82,此时限位凸起92与限位孔72相对应,泡杯1不会随意转动,保证出水效率,需清理茶碴时转动提盖6,将提盖底板61旋转至与提杆顶盖41一半对应位置,提起杯盖2将带动提杆4与滤网5一起脱离泡杯1,能够将茶碴全部清理出泡杯1,泡杯手柄3上凹槽31的设计有助于手持泡杯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能够在短时间内便捷快速的进行泡茶,旋转式的放水有别于以往手持泡杯进行倒茶,不易烫手,更有乐趣,快速清洁茶碴提高了泡茶的效率,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泡茶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泡杯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泡杯1的底视图;图4是图1中提杆4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提盖6的底视图;图6是图1中底座8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泡杯1、杯盖2、透气孔21、泡杯手柄3、提杆4、滤网5、提盖6、第一出水盖7、第一出水孔71、底座8、出水槽82、第二出水盖9、第二出水孔91、提杆顶盖41、提盖底板61、限位孔72、限位凸起92、限位边11、限位槽81、凹槽31。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它由泡杯1、杯盖2、透气孔21、泡杯手柄3、提杆4、滤网5、提盖6、第一出水盖7、第一出水孔71、底座8、出水槽82、第二出水盖9、第二出水孔91组成,杯盖2盖于泡杯1顶部,杯盖2上设计有透气孔21,泡杯手柄3与泡杯1侧壁相连接,提杆4固定于滤网5中心,滤网5至于泡杯1底部,提盖6穿过杯盖2中心与提杆4相对应,第一出水盖7固定于泡杯1底部,第一出水盖7设计有二个第一出水孔71,第二出水盖9位于底座8中心与出水槽82相连接,第二出水盖9上与第一出水孔71对应位置设计有第二出水孔91,泡杯1放置于底座8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提杆4顶部设计有半圆型提杆顶盖41。进一步的,所述的提盖6底部设计有半圆型提盖底板61。提盖底板61的一半与提杆顶盖41的一半相对应时轻易的将提杆4拉起。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出水盖7底面还设计有二个限位孔72,限位孔72分布于第一出水孔71二侧。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出水盖9表面设计有二个限位凸起92,限位凸起92分布于第二出水孔91二侧。限位凸起92进入限位孔72时可防止泡杯1随意转动,限位凸起92与第一出水孔71相接时可防止茶水流出。进一步的,所述的泡杯1底部外侧设计有限位边11。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8顶部对应限位边11处设计有限位槽81。限位边11放入限位槽81既可保证泡杯1顺利旋转,还能保证泡杯1放置于底座8上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的泡杯手柄3上设计有椭圆型凹槽31。凹槽31方便手持时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泡茶阶段时旋转泡杯1将限位凸起92旋转至第一出水孔71防止茶水流出,需倒茶时旋转泡杯1将第一出水孔71与第二出水孔91相对,茶水从泡杯1内流入至出水槽82,此时限位凸起92与限位孔72相对应,泡杯1不会随意转动,保证出水效率,需清理茶碴时转动提盖6,将提盖底板61旋转至与提杆顶盖41一半对应位置,提起杯盖2将带动提杆4与滤网5一起脱离泡杯1,能够将茶碴全部清理出泡杯1,泡杯手柄3上凹槽31的设计有助于手持泡杯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能够在短时间内便捷快速的进行泡茶,旋转式的放水有别于以往手持泡杯进行倒茶,不易烫手,更有乐趣,快速清洁茶碴提高了泡茶的效率,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泡茶体验。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泡杯(1)、杯盖(2)、透气孔(21)、泡杯手柄(3)、提杆(4)、滤网(5)、提盖(6)、第一出水盖(7)、第一出水孔(71)、底座(8)、出水槽(82)、第二出水盖(9)、第二出水孔(91),杯盖(2)盖于泡杯(1)顶部,杯盖(2)上设计有透气孔(21),泡杯手柄(3)与泡杯(1)侧壁相连接,提杆(4)固定于滤网(5)中心,滤网(5)至于泡杯(1)底部,提盖(6)穿过杯盖(2)中心与提杆(4)相对应,第一出水盖(7)固定于泡杯(1)底部,第一出水盖(7)设计有二个第一出水孔(71),第二出水盖(9)位于底座(8)中心与出水槽(82)相连接,第二出水盖(9)上与第一出水孔(71)对应位置设计有第二出水孔(91),泡杯(1)放置于底座(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泡杯(1)、杯盖(2)、透气孔(21)、泡杯手柄(3)、提杆(4)、滤网(5)、提盖(6)、第一出水盖(7)、第一出水孔(71)、底座(8)、出水槽(82)、第二出水盖(9)、第二出水孔(91),杯盖(2)盖于泡杯(1)顶部,杯盖(2)上设计有透气孔(21),泡杯手柄(3)与泡杯(1)侧壁相连接,提杆(4)固定于滤网(5)中心,滤网(5)至于泡杯(1)底部,提盖(6)穿过杯盖(2)中心与提杆(4)相对应,第一出水盖(7)固定于泡杯(1)底部,第一出水盖(7)设计有二个第一出水孔(71),第二出水盖(9)位于底座(8)中心与出水槽(82)相连接,第二出水盖(9)上与第一出水孔(71)对应位置设计有第二出水孔(91),泡杯(1)放置于底座(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琴
申请(专利权)人:白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