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锦祥专利>正文

转角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3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角储柜,主要在储柜与门片间装设一由背框架、侧框架、旋转架、内框架、外框架及连杆组等组成的启闭装置,其中内、外框架上可供装设数个置物架,且内、外框架间为连杆组所枢接,藉以在门片开启时,经由内框架拉动连杆组,带动储柜中内框架上的置物架移向储柜口处,以便于使用者取拿物品或将物品置回储柜中,使储柜内部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并增进使用者取拿物品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角储柜,尤指一种应用于室内墙角处的储柜设计。储柜,主要是在提供物品一存置空间的同时,可使室内空间得以呈现整齐划一的景象,而传统的储柜设计,大多在于柜口处装设有两扇门片,储柜中具有数个置物架,藉以供人们置放物品之用,当使用者欲取拿储柜中的物品或将物品放回储柜时,可开启储柜的门片,将物品自置物架上取出,或将物品置回置物架上,之后,再将门片关闭,使室内的摆设呈现井然有序的外貌。但是,一般室内空间的布置,为使室内具有较多的活动空间,大多是将储柜依着墙面靠置,也因此,储柜被摆置于壁面转角处,且将二组储柜垂直组设壁面转角处的机会甚多,于是,位于壁面转角处的储柜为使二储柜门均得开启存取物品时,两储柜间则需预留一空间藉以供靠转角处储柜门开启之用,如此一来,不但浪费空间,同时亦破坏整组储柜的连贯性,倘若室内空间不大时,更无法以上方式组装。又,若将传统储柜以并接方式组装于墙面转角处,则靠近转角处的储柜的门片将被另一储柜所阻挡而无法开启,因此,使用者欲拿取储柜内靠近转角处的物品、或欲将物品置入储柜靠近转角处的内侧时,由于受到前侧置物架或架上物品的阻隔,造成拿取物品或将物品置入柜中的困难,故有些使用者索性将储柜靠近转角的空间弃之不用,而浪费储柜的利用空间,再者,由于传统储柜在取拿柜内物品时,往往需将储柜的两扇门一一开启,以便于找到所需的物品,如此操作方式对于使用者来说,甚为不便。本技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墙面转角处的转角储柜,该转角储柜是在储柜中藉由一启闭装置的设计,当储柜门开启时,可使储柜中靠墙角处的置物架经由启闭装置的带动下移向储柜口处,以便于使用者取拿物品或将物品置回储柜中,使储柜内部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同时该转角储柜可与其他储柜并接组设于墙面转角处,藉以节省储柜所占据的空间,同时可使整组储柜呈以整体化的美感。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角储柜,该转角储柜于柜口处具有一门片,且储柜内装设有数个供物品置放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储柜与门片间具有一启闭装置,该启闭装置由背框架、侧框架、旋转架、内框架、外框架及连杆组等组成,其中侧框架具有分别固设于柜口侧壁的上、下固定架,藉以供旋转架枢接其间,而旋转架底端设有具滚动元件的滑轨及架板,顶端设有滚动元件;内框架上下分别枢设有数个滚动元件,藉以沿背框架的上、下框材横向移行;外框架的一侧与门片固结,另侧端套设于旋转架上,并可藉旋转架的滑轨及滚动元件滑动移行,内、外框架上可分别装设数个置物架,而连杆组中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串联枢设于内框架的下框材底端与旋转架的架板底部之间,而第三连杆枢设于第二连杆中间处与下固定架的延伸片间,藉以该三连杆的连动关系,在门片开启时,得以拉动内框架上的置物架移向柜口处。也就是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转角储柜,该转角储柜于柜口处具有一可闭柜口的门片,并于储柜内装设有数个供物品置放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储柜与门片间具有一启闭装置,该启闭装置包含背框架、侧框架、旋转架、内框架、外框架及连杆组,其中由数框材组成的背框架固设在储柜背板处;侧框架包含分别固设于柜口侧壁的上、下固定架;旋转架为一枢接于上、下固定架间的架体,架体底端设有具滚动元件的滑轨及架板,顶端设有滚动元件;内框架为数个框材所组成的框体,其上、下框材背侧分别枢设有数个滚动元件,并藉滚动元件组设在背框架的上、下框材处,而立框材上则冲制有数个可供置物架置设定位的定位孔;外框架为数个框材所组成的框体,其立框材上冲制有数个供置物架置设定位的定位孔,其一侧固结于门片,另侧端套设于旋转架处;连杆组由长条状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组成,其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串接于内框架的下框材及旋转架的架板间,第三连杆枢设于第二连杆中间处与下固定架的延伸片间。上述的内、外框架的立框材上的定位孔处,可装设扣接元件,藉以供置物架置设定位。而且,旋转架的顶端可设有一由弹簧及限位柱所组成的限位元件,藉以在门片开启后,上固定架顶抵限位元件,以防止外框架回移。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主要的设计在于使该储柜仅需一侧开设柜口、另侧与侧邻储柜抵接设于墙面转角处,藉以使整组储柜呈以整体化的美感,并可节省储柜所占据空间;同时该转角储柜藉由储柜中启闭装置的设计,在储柜门片开启时,可使储柜中靠墙角处的置物架在启闭装置的带动下移向储柜口处,以便于使用者取拿物品或将物品置回储柜中,使储柜内部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并增进使用者取拿物品的便利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角储柜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角储柜中背框架与内框架的组合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转角储柜中置物架与外框架组合时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转角储柜闭合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转角储柜拉启时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转角储柜拉启时旋转架与外框架间的相对关系示意图(一)。图7是本技术转角储柜拉启时旋转架与外框架间的相对关系示意图(二)。图8是本技术转角储柜拉启后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的转角储柜是由一中空储柜1、一启闭装置2及数个置物架3所组成,其中储柜前端一侧具有一柜口10,该柜口10处可为一门片11所盖合,而门片11外侧可装设一门把,供使用者推拉门片11之用。启闭装置2主要包含背框架20、侧框架30、旋转架40、内框架50、外框架60及连杆组70等,其中背框架20为一由上框材21、下框材22及二侧框材23组成的框体;侧框架30包含上固定架31及下固定架32,其中下固定架32底端具有一延伸片33,且上固定架31与下固定架32间为一立架所衔接;旋转架40为一上、下具有枢接端411的架体41,并于架体41底端设有具滚动元件421的滑轨42及架板43,而顶端则设有滚动元件44及一限位元件45,该限位元件45由弹簧451及限位柱452所组成,如图6或图7所示,而限位柱452并藉由弹簧451可于旋转架40顶端伸出或收回。内框架50为上框材51、下框材52及二立框材53所组成,其中上框材51、下框材52背侧分别枢设有数个滚动元件54,并藉滚动元件54使内框架50可沿背框架20的上框材21、下框材22移行,而立框材53上则冲制有数个定位孔531,该定位孔531上可装设扣接元件80供置物架3置设定位;外框架60为上框材61、下框材62及二立框材63所组成,其中立框材63上冲制有数个定位孔631,该定位孔上631可装设扣接元件80供置物架3置设定位,如图3所示;连杆组70为长条状的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及第三连杆73所组成,各连杆两端且分别设有枢接孔,其中第二连杆72可呈L形的型态,并于中间处设有一枢接孔。组设时,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将背框架20装设于储柜1内的背板上,并将内框架50装置于背框架上,使内框架50藉滚动元件54沿背框架20的上框材21、下框材22移行,另将侧框架30的上固定架31、下固定架32分别组设于储柜1的柜口10侧壁面上、下端,同时将旋转架40枢设于上固定架31与下固定架32间,之后,将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一端分别枢设于内框架50的下框材52底端以及旋转架40的架板43底部处,并将第一连杆71及第二连杆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角储柜,该转角储柜于柜口处具有一可闭柜口的门片,并于储柜内装设有数个供物品置放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储柜与门片间具有一启闭装置,该启闭装置包含背框架、侧框架、旋转架、内框架、外框架及连杆组,其中由数框材组成的背框架固设在储柜背板处 ;侧框架包含分别固设于柜口侧壁的上、下固定架;旋转架为一枢接于上、下固定架间的架体,架体底端设有具滚动元件的滑轨及架板,顶端设有滚动元件;内框架为数个框材所组成的框体,其上、下框材背侧分别枢设有数个滚动元件,并藉滚动元件组设在背框架 的上、下框材处,而立框材上则冲制有数个可供置物架置设定位的定位孔;外框架为数个框材所组成的框体,其立框材上冲制有数个供置物架置设定位的定位孔,其一侧固结于门片,另侧端套设于旋转架处;连杆组由长条状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组成, 其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串接于内框架的下框材及旋转架的架板间,第三连杆枢设于第二连杆中间处与下固定架的延伸片间,藉以在门片开启时拉动内框架上的置物架移向柜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锦祥
申请(专利权)人:钟锦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