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及注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32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及注食装置。所述注食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一端设有注食器接口,另一端设有胃管接口,所述注食器接口和胃管接口均与接头本体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侧壁还设有分支接口,所述分支接口连接有吸食软管;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切换开关,所述胃管接口和分支接口通过切换开关实现与注食器接口的交替连通。所述注食装置包括注食器和上述的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连续地通过胃管注入流食,不易滴漏,不受污染,同时可保证流食恒温,避免流食冷却后蛋白质固化,出现难抽取现象;整个操作简便,使用后清洗方便,注食接头可以与临床各种型号的注食器配合使用。

Multifunctional fluid feeding joint and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及注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及注食装置,属于医用护理器械

技术介绍
卧床病患常常伴有不能自主进食的情况,通过胃管进食成了病人主要进食方式。该进食方式是将胃管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以注食器打入流食,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单次喂食量有限、食物温度易流失、续食需要反复重新连接胃管等。一般来说需胃管进食的病患以少食多餐为宜,传统喂食方式无形中增加了喂食者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及注食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一端设有注食器接口,另一端设有胃管接口,所述注食器接口和胃管接口均与接头本体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侧壁还设有分支接口,所述分支接口连接有吸食软管;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切换开关,所述胃管接口和分支接口通过切换开关实现与注食器接口的交替连通。作为所述注食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食器接口配有注食软盖,所述注食软盖中心开设有用于连接注食器接头的通孔。作为所述注食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开关包括内芯、杆体和旋钮,所述内芯转动安装在接头本体的内腔中,所述接头本体的内腔被所述内芯分隔为注食器连接腔、胃管连接腔和分支连接腔,所述注食器接口与注食器连接腔连通,胃管接口与胃管连接腔连通,分支接口与分支连接腔连通;所述杆体贯穿接头本体侧壁,杆体内端与内芯端部固定连接,杆体外端固定安装所述旋钮,通过旋转旋钮可带动内芯来回转动;所述内芯一侧设有第一通口,另一侧设有第二通口,且第一通口与第二通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口在来回转动过程中始终与注食器连接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口在来回转动过程中交替与胃管连接腔和分支连接腔连通。作为所述注食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食器接口配有注食软盖,所述注食软盖中心开设有用于连接注食器接头的通孔。作为所述注食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支接口的轴线与胃管接口的轴线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所述第一通口为扇形开口,且所述扇形开口的圆心角小于180度,所述第二通口为圆形开口。作为所述注食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旋钮位于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之间,当旋钮与第一限位凸起抵接时,第二通口与胃管连接腔连通,当旋钮与第二限位凸起抵接时,第二通口与分支连接腔连通。作为所述注食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食软管为硅胶软管,在硅胶软管末端连接有重力球,所述重力球上设有与吸食软管连通的开口。作为所述注食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支接口内设置有过滤网。作为所述注食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支接口上设有贯穿至分支连接腔的滤网装入口,所述过滤网装在滤网装入口内,滤网装入口配装有密封盖。作为所述注食接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装入口的轴线垂直于分支接口的轴线,所述滤网装入口内设有两道定位导槽,所述过滤网为半圆筒形,在过滤网的两侧边上设有滑动嵌置于所述定位导槽内的定位凸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多功能流质注食装置,包括注食器和注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食接头采用上述的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作为所述注食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食器的乳头的为锥形,所述胃管上设有胃管软盖,且胃管软盖的结构与注食软盖结构相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注食接头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在接头本体上增设分支接口并连接吸食软管,从而能够连续地通过胃管注入流食,不易滴漏,不受污染。2)、本专利技术中的吸食软管从保温容器内吸取流食,可以保证流食恒温,避免流食冷却后蛋白质固化,出现难抽取现象;整个操作简便,不用很高的专业要求,接头使用后清洗也非常方便,而且注食接头可以与临床各种型号的注食器配合使用,适用范围广泛。3)、本专利技术中的切换开关设计巧妙,能够方便地实现注食器接口与胃管接口、分支接口交替连通。4)、本专利技术中的分支接头内设置了过滤网,可以防止注食器将流食中的块状物吸入,避免发生堵塞问题。5)、本专利技术注食装置中的注食器与注食接头螺纹连接,连接更为安全可靠,不会出现意外脱开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接头本体、1a-注食器接口、1b-胃管接口、1c-分支接口、2-吸食软管、3-切换开关、3.1-内芯、3.1a-第一通口、3.1b-第二通口、3.2-杆体、3.3-旋钮、4-注食器连接腔、5-胃管连接腔、6-分支连接腔、7-重力球、7a-开口、8-第一限位凸起、9-第二限位凸起、10-过滤网、10a-定位凸筋、11-滤网装入口、12-密封盖、13-定位导槽、14-注食器、15-螺纹连接管、16-胃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所述接头本体1一端设有注食器接口1a,另一端设有胃管接口1b,所述注食器接口1a和胃管接口1b均与接头本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接头本体1的侧壁还设有分支接口1c,所述分支接口1c连接有吸食软管2;所述接头本体1上设置有切换开关3,所述胃管接口1b和分支接口1c通过切换开关3实现与注食器接口1a的交替连通。具体应用时,注食器接口1a连接注食器14的乳头,胃管接口1b连接胃管16,分支接口1c上的吸食软管2连接,吸食软管2插入盛有流食的保温容器内;然后通过切换开关3将分支接口1c关闭,胃管接口1b打开,通过注食器14可以给患者打入流食;当注食器14内的流食全部打入后,再通过切换开关3将分支接口1c打开,胃管接口1b关闭,此时可以从保温容器内吸入流食。这样就增加了操作连续性,而且不易滴漏,不受污染;同时可以保证流食恒温,避免流食冷却后蛋白质固化,出现难抽取现象;整个操作简便,不用很高的专业要求,接头使用后清洗也非常方便。而且本注食接头可以与临床各种型号的注食器14配合使用。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注食器接口1a配有注食软盖15,所述注食软盖15中心开设有用于连接注食器14接头的通孔15a。如此设置,临床上可以用注食器14直接连接在注食软盖15的通孔15a上,从而可以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注食器14,操作方便。另外,为防止注食软盖15丢失,注食软盖15用细绳连接在注食器接口1a处。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切换开关3包括内芯3.1、杆体3.2和旋钮3.3,所述内芯3.1转动安装在接头本体1的内腔中,所述接头本体1的内腔被所述内芯3.1分隔为注食器连接腔4、胃管连接腔5和分支连接腔6,所述注食器接口1a与注食器连接腔4连通,胃管接口1b与胃管连接腔5连通,分支接口1c与分支连接腔6连通;所述杆体3.2贯穿接头本体1侧壁,杆体3.2内端与内芯3.1端部固定连接,杆体3.2外端固定安装所述旋钮3.3,通过旋转旋钮3.3可带动内芯3.1来回转动;所述内芯3.1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所述接头本体(1)一端设有注食器接口(1a),另一端设有胃管接口(1b),所述注食器接口(1a)和胃管接口(1b)均与接头本体(1)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的侧壁还设有分支接口(1c),所述分支接口(1c)连接有吸食软管(2);所述接头本体(1)上设置有切换开关(3),所述胃管接口(1b)和分支接口(1c)通过切换开关(3)实现与注食器接口(1a)的交替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所述接头本体(1)一端设有注食器接口(1a),另一端设有胃管接口(1b),所述注食器接口(1a)和胃管接口(1b)均与接头本体(1)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的侧壁还设有分支接口(1c),所述分支接口(1c)连接有吸食软管(2);所述接头本体(1)上设置有切换开关(3),所述胃管接口(1b)和分支接口(1c)通过切换开关(3)实现与注食器接口(1a)的交替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食器接口(1a)配有注食软盖(15),所述注食软盖(15)中心开设有用于连接注食器(14)接头的通孔(15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3)包括内芯(3.1)、杆体(3.2)和旋钮(3.3),所述内芯(3.1)转动安装在接头本体(1)的内腔中,所述接头本体(1)的内腔被所述内芯(3.1)分隔为注食器连接腔(4)、胃管连接腔(5)和分支连接腔(6),所述注食器接口(1a)与注食器连接腔(4)连通,胃管接口(1b)与胃管连接腔(5)连通,分支接口(1c)与分支连接腔(6)连通;所述杆体(3.2)贯穿接头本体(1)侧壁,杆体(3.2)内端与内芯(3.1)端部固定连接,杆体(3.2)外端固定安装所述旋钮(3.3),通过旋转旋钮(3.3)可带动内芯(3.1)来回转动;所述内芯(3.1)一侧设有第一通口(3.1a),另一侧设有第二通口(3.1b),且第一通口(3.1a)与第二通口(3.1b)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通口(3.1a)在来回转动过程中始终与注食器连接腔(4)连通,所述第二通口(3.1b)在来回转动过程中交替与胃管连接腔(5)和分支连接腔(6)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流质注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佳美刘易宸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