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肌少症的机械刺激套件及自适应囊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肌少症的体外反搏和局部振动刺激套件以及囊套装置。
技术介绍
肌少症(sarcopenia)是以肌容积、肌力和躯体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疾病。2016年肌少症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M62.84),这标志着肌少症被认定为一种新的疾病。肌少症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0%,在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中患病率高达50%,在住院老人中患病率高达30~50%。肌少症使老年人行走、坐立等各种日常活动完成困难,增加跌倒风险、失能率和死亡率。目前,肌少症的治疗方法有限,主要是营养干预+阻抗运动,没有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然而对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养老院和住院老年人而言,阻抗运动难以实现。全身振动治疗(WBV)用于治疗肌少症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技术,但该技术需要老年人持续站立才能实施,因此对于重度的老年肌少症患者而言同样难以实施。另外,体外反搏(ECP)是一种临床已经使用40多年的技术,已经有多种体外反搏装置面世,但是主要是应用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和缺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治疗肌少症的机械刺激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1)、连杆(1‑2)、振动装置(1‑3)、可变形触板(1‑4),以及压力传感器(1‑5)、控制模块、气源系统(1‑6)和气囊(1‑7),套筒(1‑1)的一端设置开孔,开孔内放置连杆(1‑2),套筒(1‑1)的另一端设置振动装置(1‑3),振动装置(1‑3)与套筒(1‑1)相对固定,连杆(1‑2)的一端与振动装置(1‑3)相连,振动装置(1‑3)可带动连杆(1‑2)往复运动;连杆(1‑2)的另一端位于套筒(1‑1)外并连接可变形触板(1‑4),可变形触板(1‑4)背对连杆(1‑2)的侧面设置压力传感器(1‑5),压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治疗肌少症的机械刺激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1)、连杆(1-2)、振动装置(1-3)、可变形触板(1-4),以及压力传感器(1-5)、控制模块、气源系统(1-6)和气囊(1-7),套筒(1-1)的一端设置开孔,开孔内放置连杆(1-2),套筒(1-1)的另一端设置振动装置(1-3),振动装置(1-3)与套筒(1-1)相对固定,连杆(1-2)的一端与振动装置(1-3)相连,振动装置(1-3)可带动连杆(1-2)往复运动;连杆(1-2)的另一端位于套筒(1-1)外并连接可变形触板(1-4),可变形触板(1-4)背对连杆(1-2)的侧面设置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还与气源系统(1-6)连接,气囊(1-7)为一个或多个,气源系统(1-6)与气囊(1-7)相连并能向气囊(1-7)注排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肌少症的机械刺激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心电信号采集装置,并且心电信号采集装置与控制模块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肌少症的机械刺激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5)为精诚普F1Y型纽扣式拉压力传感器,可变形触板(1-4)由形状记忆聚合物(SMP)高分子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治疗肌少症的机械刺激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内设置推板(1-8),推板(1-8)可沿套筒(1-1)的轴向滑动,振动装置(1-3)安装于套筒(1-1)内,振动装置(1-3)的一侧与套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振动装置(1-3)的另一侧与推板(1-8)相连,振动装置(1-3)可带动推板(1-8)往复运动;连杆(1-2)位于套筒(1-1)内部的一端与推板(1-8)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肌少症的机械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茗,蒋佼佼,王任杰,吴锦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